覃婭娟+陳朝
摘要:重型汽車作為重要的生產工具,正經歷著這場經濟結構調整所帶來的陣痛:需求減小、產能擴充導致的行業競爭激烈。牽引車市場發展較慢,面對環境的變化,面臨著極為嚴峻的市場挑戰,如何在牽引車領域取得領先的市場份額已經成為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市場競爭,戰略,牽引車
一、國內重型汽車發展狀況
隨著經濟發展,民族汽車工業重要組成部分的重型汽車行業,經歷了井噴式的增長階段和震蕩式的回調階段:重型汽車年銷量從101.5萬輛回落至55.0716萬輛,5年來下滑達45.7 %。我國重型汽車發展的速度之快使得很多重型汽車企業紛紛擴充產能,吸引更多的企業轉入重型汽車行業,如:春蘭汽車、大運汽車、力帆汽車、聯合重型汽車、四川現代、精工重型汽車等;2014年進入重型汽車行業僅三年的奇瑞汽車正式退出聯合卡車,2015年華菱星馬汽車連續三年虧損,大批企業利潤下降、生產規模縮小,給行業發展蒙上了一層濃重的陰影。重型汽車五大系列牽引車、載貨車、自卸車、攪拌車、專用車產品均出現了下滑,自卸車下滑70 %成為行業下滑之最,牽引車銷售量下滑18 %,成為下滑幅度最小的產品板塊,牽引車市場份額已占據重型汽車總銷量的50.68 %,凸顯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以中國重汽和福田汽車為例,6年來銷售毛利率從20%左右已經下滑到10%左右,企業利潤也進一步下降,為未來的良好循環發展帶來了阻力[1]。其次,中國證券網2016年1月28日發布《華菱星馬2015年度大幅預虧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作為行業第8名的重型汽車企業,已經處于連續3年虧損的狀態。行業環境繼續惡化,行業競爭已經影響到企業的生存,競爭將更加激烈。在激烈競爭時期“不進則退”,面對重型汽車市場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結合競爭戰略相關理論,對行業進行深入的分析,為企業決策者們提供可借鑒的決策思路,使牽引車業務在國內競爭中取得競爭優勢,提高公司牽引車產品的市場占有率[2]。
二、研究的理論方法
1、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已經被廣泛的應用于多個行業,如保健品行業的《保健品行業PEST分析及發展思路》,建筑行業的《對建筑裝飾設計行業的PEST分析》,物流行業的《企業實施逆向物流的PEST分析》等。通過多個成功案例證實PEST分析模型是企業環境分析的一種有效方法,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思路,通過對政治、經濟、社會和技術四個方面的若干影響因素進行總結列示,幫助行業或組織分析和總結相對關鍵和重要的影響因素,以確立最終的戰略目標。
2、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常用于指定集團發展戰略和分析競爭對手情況,在戰略分析中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SWOT分析法是用來確定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從而將公司的戰略與公司內部資源、外部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的一種科學的分析方法?;趦韧獠扛偁幁h境和競爭條件下的態勢分析,將與研究對象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內部優勢、劣勢和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等,通過調查列舉出來,并依照矩陣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統分析的思想,把各種因素相互匹配起來加以分析,從中得出一系列相應的結論,而結論通常帶有一定的決策性[3]。
3、價值鏈分析法。價值鏈分析法是由美國哈佛商學院學者邁克爾·波特提出來的,是一種運用系統性方法來考察企業各項活動和相互關系,從而尋找具有競爭優勢資源、改善短板資源的一種工具。價值鏈分析法以企業價值增加過程中經濟和技術的相對獨立性,將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多個價值活動形成一個形成獨特的價值鏈。對于制造業來說,價值鏈活動分為兩大類: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净顒又饕▋炔课锪?、運營、外部物流、市場營銷和服務;輔助活動主要包括企業基礎設施建設、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開發、采購。通過企業價值鏈的分析能夠幫助企業明確企業的戰略環節,確認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戰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4]。
三、競爭戰略理論
目前,國際上應用最廣的是來自于美國哈佛商學院學者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他提出任何行業中都受五種競爭力量的影響,這五種力量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行業的盈利水平和吸引力,通過五力模型的分析結果,為管理者提供三種基本競爭戰略: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聚焦戰略,在三種基本競爭戰略指引下,企業采取價值鏈價值創造活動和價格戰、促銷戰、服務戰、廣告戰、功能戰、品類戰等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以此來打敗競爭對手。三大基本競爭戰略簡述如下:
(1)成本領先戰略,是指企業建立起高效、規模化的生產設施,全力以赴降低成本、管理費用及研發、服務、推銷、廣告等方面費用,確??偝杀镜陀诟偁帉κ中纬筛偁巸瀯莸膽鹇?。
(2)差異化戰略,是指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差異化,樹立起一些全產業范圍中具有獨特性的東西,對競爭對手形成競爭優勢的競爭戰略。
(3)聚焦戰略,是指企業主攻某個特殊的顧客群、某個細分領域、某一地區市場,企業業務的專一化能夠以較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為某一狹窄的戰略對象服務,從而在狹窄領域取得競爭優勢的戰略[5]。
除了邁克爾·波特提出的三大基本競爭戰略理論之外,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于1990年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公司核心競爭力》一文后,核心競爭力的概念迅速被企業界和學術界所接受。核心競爭力理論強調企業競爭力分析的注意力應集中到企業自身上來,以培育企業核心性的競爭力為主方向,以創造企業可持續性的競爭力優勢為戰略目標,不斷提高企業自身素質,確保企業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長盛不衰。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價值性,為企業的競爭創造價值;具有獨特性,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所獨有;具有延展性,核心競爭力可以有力支撐企業延伸到更具生命力的新事業領域中去。由于核心競爭力具有稀缺性、難以模仿性等這樣的特征,對于核心競爭力的重視和研究,實際上是將企業競爭優勢的生成問題轉化為獲取和保持企業競爭優勢的問題,進而賦予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根據我國牽引車行業現階段競爭的特點,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更加適合XX集團牽引車競爭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本文以邁克爾·波特的競爭戰略理論為理論依據,結合企業內外環境分析選擇和制定了XX集團牽引車競爭戰略。
參考文獻
[1] 儀強.中國軟件市場競爭戰略分析[J].特區經濟,2006(01):336-337.
[2] 曹中,柴慶孚.市場競爭中成本戰略的研究[J].會計之友(下旬刊),2006(06):14-15.
[3] 田恒.破壞性創新在市場競爭中的戰略應用研究[J].商業時代,2011(19):73-75.
[4] 周劍.基于市場競爭的企業成本領先戰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1(17):58-59.
[5] 黃必留,劉杰明,李麗冰.醫院市場競爭戰略研究[J].現代醫院,2011(02):13-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