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竟成+夏宇欽+王江海+陳志翔+鄭銘凱
摘要:隨著我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最近幾年已經改變了許多行業的經營模式與發展趨勢。許多傳統模式行業有了顛覆性的轉變,在教育這個極其重要且傳統的行業中,互聯網的加入創造了新的教育模式,其與教育相結合,讓獲取知識的途徑變得更廣、更具體、更新穎、更具有個性。從大體上看,互聯網的發展對教育行業起到了促進作用,觀其發展模式,既有發展問題也有產業鏈的構成問題。最后,以運營商的視角,融合原有的網絡資料和運營方式能力等,根據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與商業模式分析。
關鍵詞:背景;行業分析;市場經營模式
最近幾年互聯網的技術發展愈發迅速,逐漸被大多數行業所接受引用,漸漸形成一種新的經濟形式。從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之間的摩擦以及對傳統商業造成的巨大沖擊,看出了互聯網的潛力與強大。正因如此,各大傳統商業也不得不接受互聯網技術并與其相融合創造出新的經營模式。教育行業至始至終都是一個很傳統的領域,信息多樣化的出現使互聯網教育成為互聯網這一領域所關注的熱點。不得不說的是傳統教育方式也有其自身的優點,是我國幾千年來逐漸摸索形成的,但也有弊病。因此對傳統教育行業與互聯網結合的行業分析與商業的經營模式進行討論與研究。
一、傳統教育行業與互聯網結合的發展趨勢
傳統教育注重以師資力量為主,傳授詳細系統的文化知識,往往不重視學生發展的能力,傳統化的教育方式不利于激發學生們的創新意識與自身潛能或限制了學生的思路與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一味的重視知識體系,卻忽略了其運用實踐的能力。此外,從大體上看,我國的師資力量分布不均勻,一些地方的師資力量與硬件設施資源微薄往往成為提高教育的主要因素。而互聯網就很好的解決了師資力量分配這方面的問題。在互聯網的幫助下,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師資力量分布不均勻的問題。此外與傳統教育方式不同的是互聯網的教育方式是以學生為主,學生的課程選擇變得多樣化,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變得更強,互聯網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師資共享突破了時空限制。
二、互聯網與教育行業和商業模式的基本分析
我國政府對互聯網教育行業的發展做出了大力支持。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指出到2020年,教育現代化與教育信息化基本建成人人都可以學、處處都能學、時時皆可學。據2016年互聯網教育領域分布顯示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期間的基本教育占5 %,語言培訓占23 %,高等教育占35 %,而最多的為職業教育占33 %。據數據顯示,從小學一年級到高中三年級的基本教育占有比例不是很高,但該領域卻逐漸成為熱點話題,進軍此期間基本教育的企業也越來越多,由于年輕的學生群體較多,該領域的在線教育行業迅速發展,但發展的同時也是風險與機遇并存。
1、按具體內容分析領域。我國互聯網教育正快速發展,卻很少有突出的商業模式。首先,互聯網企業因為自身所掌握的技術與思維,大膽的與傳統教育相結合,打入教育市場。其次傳統的教育也在通過與互聯網的碰撞發現新的模式。根據形式與內容的不同互聯網教育主要分為學前教育、高等教育、基礎教育與職業教育等。學前教育指對兒童進行的保育與教育。目前,學前教育也已經邁入了信息化的新階段。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新一代的父母觀念也有所改變提高,國家二胎政策的出臺更是促進學前教育穩步上升。高等教育,也是重要的市場之一。該領域的學者具有一定的價值觀念與付費意愿,更加在乎學習質量與速度。該領域也有較多的切入點,從教材到培訓,都給了許多傳統的線下培訓機構提供了機會。而成人職業教育主要是以公務員、會計資格考試、以及醫學等為主的培訓。
2、市場的運營方式。根據互聯網企業的運營方式及路徑,可以將其分為平臺類型、工具和網校類不等。平臺類模式被運用的較多,是大多數互聯網教育的運行方式。也可細分為面向個人的服務、品牌商直接向用戶提供生產內容。面向個人的服務此模式成功與否的關鍵在于是否優質,難點在于匯聚優秀師資力量的方式。提供生產內容此類模式涉及面很廣,例如語言、幼教以及職業教育和基礎教育等。該模式的優點就在于可以有效的保障學習質量。工具類,此類為輔助性網站,往往從特定領域切入,例如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等。網校類是校外教學,只要具備上網條件即可選擇自己想學習的內容,該模式具有很強的互動性。
3、盈利與發展。我國互聯網教育盈利的方式很簡單,大多數為直接付款。主要為學習內容的收費、服務費、軟件費等。大多數與互聯網教育相結合的公司都很看中平臺,以流量經營的方式,賺取費用。而傳統的教育企業具備客戶資源,更加看中做內容。由此可以看出通過互聯網教育的加入各大教育企業在原有的基礎上正積極打造全新的盈利模式,使盈利模式變得多樣化。
三、互聯網教育與傳統教育的沖突及解決方案
互聯網教育在迅速發展的同時在某些方面卻與傳統教育發生沖突。首先其互動性差,沒有師生間的交流,學員之間的討論,怎樣才能創造出良好的教育氛圍是其面臨的問題之一。其次社會認可度底、盈利周期長。大部分用戶在在線教育這方面扔不信任,如何盈利與擴大規模增強用戶的信任是其面臨的又一問題。解決方案,運營商應加速與教育機構的合作,做到校與校之間相通,班與班之間相連,發掘潛力尋找缺點,進行研發與渠道開闊,與合作伙伴促進融合發展。其次可以提供網絡接入,利用廣泛的網絡資源打造面向客戶與各企業的智能通道。搭建信息平臺,提高信譽程度,引入企業資源,形成優質教育。解決互動問題,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實現網絡開放。
四、結語
互聯網教育讓教育行業從封閉里走出來,實現知識共享。使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想要的資源。讓知識獲取的路徑變廣,提高了學習效率,降低了學習成本。也為創造學習型社會奠定了基礎。同時,我們也應該了解互聯網教育并不是取代傳統教育,而是二者相結合各取其優點所創造的新的教育模式。這種新的教育模式可以使學生主動學習獲取知識,有力于學生們自身潛力的激發與發展。但每個行業都有其自身的發展之道,有其發展的規律與邏輯,唯有不斷努力,不斷創新,才能推動社會發展與產業鏈的建立。
參考文獻
[1] 劉思聰,賀曉偉.中國互聯網教育行業分析與商業模式研究[J].郵電設計技術,2017(5):1-5.
[2] 鄧敦夏.傳統出版企業數字出版商業模式探討[J].中國出版,2011(24):41-42.
[3] 張佶,馬書明.中國傳統教育出版企業商業模式數字化轉型研究[J].管理觀察,2015(18):45-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