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沙拉提·蘇里旦
摘要: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基礎,也是衡量現代農業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實現農業機械化,能夠減輕勞動強度,節省勞動力,擴大社會服務領域。促進農業機械化新技術的發展,提高農業機械質量,才能更好地提升農業機械生產效率。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
產業化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理論與實踐探索的深入,人們對現代農業的認識不斷深化,內容不斷豐富,體系更加清晰,建設現代農業都將是我國農業農村改革和發展的主旋律。而農業機械作為一種現代化生產手段,是農業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而且在現代農業建設中具有基礎性、承載性和助力性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在現代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
農業現代化的主要構成因素是農機裝備、農業科學技術,對農業現代化的實現,首先要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其次是普及農業機械化,在農業機械化先進技術的支持與推動下,農村綜合生產力才能得到提高,才能促進農村生產勞動得到平穩轉移的實現。目前我國農村農業勞動力短缺,農村勞動力不斷轉移,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勞動力急劇減少,造成農業生產后繼無人。田地拋荒和雙季改單季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糧食生產安全和農產品的有效供給。發展農業機械化是減少土地撂荒,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糧食單產的重要舉措,因此,農業機械現代化水平應該得到加強,讓農業機械化得到普及,這才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主力因素。
二、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1、加強農機化標準體系建設。盡快完善農業機械化的檢測、鑒定、監控和標準化體系,強化質量監督體系建設,提高國家對產品標準、作業質量標準的管理水平,強化農機化標準實施單位的執行能力,建立有效的技術壁壘。
(1)建立農機化標準體系,對保證農機安全、促進農機產品性能、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提高,維護農機用戶的合法權益,做好農業機械化標準化工作對強化農業機械化質量工作,保障農業機械化安全生產具有重要的作用。
(2)如何保證產品質量,實施建立農業機械化的質量檢測體系是關鍵,特別是隨著國外農機產品的大量涌入和我國農機產品平均關稅水平的進一步下調,如何保護農機工業健康發展,限制國外不符合質量標準的劣質產品沖擊,消除對我國農機市場造成的負面影響,應當并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機鑒定系統,增加其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購置、更新檢測儀器、設備,加強實驗室建設。
2、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技術的結合。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農業科學技術的進步,培養一批高新技術人才,參與農業技術和農業發展的生產管理中,鼓勵農民通過培訓學習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建立示范基地,以“辦好一個基地,振興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為工作指導方針,才能有效地促進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加強農機技術推廣工作。各縣級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視農機推廣工作,促進全縣農業機械協調發展。加大農機推廣工作的支持力度,設立農機推廣的專項保障資金,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和農業發展資金里,安排一部分資金,由農業機械管理部門使用,并逐漸形成一種新的推廣模式。支持構建農機服務組織,建設農業機械化生產示范區,可以考慮建設農機示范園和農業科技示范園相結合的形式,使農業示范園區成為融農機示范、技術推廣、技術培訓“三位一體”的互動發展基地。并充分發揮其示范輻射和生產龍頭作用。
4、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加強創新意識,提高農機產品的技術含量,積極引進先進環保型農機產品,如秸稈粉碎還田機,節能型,環保型耕作機械養殖和植保機械等多功能農機具,目前市場上的農業機械裝備不但品種齊全,而且型號繁多,農業機械主管部門要深入農村,認真調查研究,了解農民的意愿,根據各地的不同特點,推廣先進適用的農業機械,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全面推廣農機化新技術、新產品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做好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加速農機的現代化進程。
5、加強農業機械安全管理。農業生產安全直接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因此消除潛在的農機生產風險是提高農業機械效率的重要內容。首先要提高農機手的操作技術水平,加強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要求農機駕駛員自覺遵守規定的法律和法規,杜絕違法現象,消除隱患,實現安全生產。
6、加強技術培訓。農機人員素質教育是農機化事業發展的基礎,農機培訓工作既要有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又要有一支過硬的師資隊伍;既要有優良的培訓質量吸引廣大農民自覺參加,又要靠行政手段、法律、法規強制從業人員參加,要和農機監理部門密切合作,加強監理力度。讓從業人員進一步掌握農機、農藝在農業生產的知識要點,提高專業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進一步夯實我國糧食增產和農業發展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