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
【摘 要】 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創造能力,適時給予適當指導。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從示范、情境、評價三個角度入手,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教師的示范要適切合理,忌簡單,忌完整,看時機。運用的課件要靈活實用,不是越多越好,要合理運用。教師的評價要注意層次性、多樣性和過程性。
【關鍵詞】 幼兒美術教學;教師指導;策略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尊重幼兒自發的表現和創造,并給予適當的指導。”這個要求給幼兒美術教學有兩個重要啟示:一是教學要合乎兒童天性,教學要能促進幼兒的創造表達。二是教師要適當的指導。教師何時指導,怎樣指導,至關重要。結合幼兒美術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要根據不同幼兒的特點,在適當的時機,進行適度的指導,進而促進他們自主思考、自我表達和自我創作,不斷提高幼兒的美術創造能力。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我主要從示范、情境、評價三個維度,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一、教師的示范要適切合理
1.示范忌簡單。在幼兒美術活動中,教師的有效指導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幼兒的學情上的示范和幫助,即教師基于孩子的美術發展水平、學習興趣和直觀經驗等方面出示合理的例子,開展有效的指導。
在一些美術課上,我們有時會看到有的老師用一幅示范畫,讓學生照貓畫虎,簡單模仿。這樣做的后果是限制了幼兒的想象和創造,作品沒有新意,雷同較多。這個時候,假如教師給孩子們提供的是多樣的示范,而不是單一的例子,就可以打開幼兒的視野,給其創作提供更多的參考,也為他們的創作表現提供有效指導。
比如,在美術教學活動《我的媽媽》一課中,教師給幼兒提供的不是一幅圖,而是一組連續的圖畫。透過這些圖畫,孩子們可以全景式地感受不同生活場景的媽媽在勞作的情境。這種指導形式,給幼兒們帶來了多種思路,可以有效地避免簡單模仿,可以催生幼兒的表達與創造。
2.示范忌完整。教師在出示范例的時候,還可以出示一些碎片化的圖畫。教師可以通過調整變化這些素材,啟發幼兒優化組合這些素材,創造出新的美術畫面。
比如,在拼貼畫《圖形變變變》教學中,教師把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圖形自由組合,讓孩子們感受到顏色和形狀不同的圖形可以組合成不同的物體,如小花、月亮、小狗等。這樣處理激發了幼兒的求異思維,為幼兒的美術創造與表達打開了思路。
3.示范看時機。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師要在學生遇到學習困惑時,及時給予有效指導。示范指導的時機很重要。時機早了,示范會限制幼兒的思維和創造力;時機晚了,教師的示范不能對幼兒的學習起到應有的指導作用。
比如,在《奇特的建筑》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各種奇形怪狀的房子,最后運用線條和色彩展現出來。首先,教師根據幼兒生活經驗缺乏的特點,通過多媒體直接出示了一組全球各地的造型特殊的房子,啟發孩子思考這些建筑究竟奇特在哪兒。有了這些示范的及時鋪墊,孩子的思維受到了啟發,想象活躍,一個又一個奇特的建筑紛至沓來,為接下來孩子的自由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對于幼兒缺乏相關經驗和美術技能的情況,教師示范要早一些。反之,對于幼兒有一定學習基礎的,需要幼兒個性化表達的教學內容,教師示范不要過早介入。
二、運用的課件要靈活實用
1.課件不是越多越好。在幼兒美術教學活動中,制作和播放多媒體課件也是一種有效的指導策略。當然,運用課件也不是越多越好,一定要從幼兒實際出發,從教學內容出發,使課件更有效地為優化教學服務。
比如,關于民風民俗等內容豐富的教學,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拉近幼兒與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讓幼兒在形象生動、有聲有色的多媒體課件中去感知、思維和創造,同時突破教學的難點。此外,對于那些操作類的教學內容,比如泥塑、剪紙等,幼兒需要重點學習掌握的是美術技法技巧,這些可以通過教師示范,讓學生觀察思考,可以有效達成教學目標,不需要或少用多媒體課件。因此,課件的運用與否是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的。
2.課件需要合理運用。課件播放的時機很重要,要恰到好處。一般來說,在活動開始部分,為了在最快的時間內集中幼兒的注意,可以播放多媒體課件,然后再出示學習要求和講解美術方法,就比較順利。有的時候,也可以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在美術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播放課件,再相機出示學習任務,組織學習討論。
三、教師的評價要方法多樣
1.注意評價的層次性。教師的評價,可以形成良好的積極反饋,給幼兒的美術學習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在具體運用評價時,教師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兼顧個體差異,充分激發每一個幼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可以全班集體展示幼兒的美術作品,讓他們欣賞點評最有創意的繪畫。也可以讓他們在小組內互相評價小伙伴的作品。
2.注意評價的多樣性。教師的評價方式要多樣,用不同的評價形式吸引廣大幼兒參與評價。可以讓他們自我介紹。每一幅美術作品都是孩子智慧的結晶,教師要給予機會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在自我介紹時,教師還可以通過連續追問,啟發孩子把畫面的內容和背后的思考講清楚。也可以把孩子組織起來相互討論各自的美術作品。引導孩子運用欣賞的眼光發現作品的閃光點,同時指導孩子從線條、色彩、構圖等角度提出自己的建議。
3.注意評價的過程性。評價不僅可以在繪畫結束后進行,也可以在畫畫的過程中展開。比如,在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個別評價指導,也可以在他們的學習小組內通過談話,使他們進一步思考,不斷修改完善自己的美術作品。此外,教師對幼兒美術作品的評價不僅要關注作品本身,還要積極評價幼兒在美術活動中學習習慣、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表現。
總而言之,幼兒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特點,緊緊圍繞美術教學目標,精心選擇合適的時機,運用適切的指導策略,幫助指導幼兒在美術活動中自主地感受、欣賞、表達、創造。
【參考文獻】
[1]對中國幼兒美術教育現狀的思考與建議[J].易妮娜.美術教育研究. 2015(12)
[2]讓幼兒美術教育充滿樂趣[J].朱彥麗.美術教育研究. 2015(16
[3]探析繪本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嘗試[J].黃多芬.美術教育研究. 2014(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