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霞
【摘 要】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豐富教學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使學生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不斷提高綜合能力,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中變得更加樂學、好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策略;提高;高中;生物;質量
由于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加之應試教育的普及,使教師本身形成的教學習慣很難改變,即使有的老師有新的教學理念和策略,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卻不能夠恰當的運用,這樣就會使高中生物課堂陷入到矛盾狀態,老師一邊宣講新的教育理念,一邊又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這樣的教學模式容易使課堂陷入在枯燥乏味的氛圍中,使得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創新教學策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樂學、好學。
一、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高中生物作為一門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科學課程,主要是指讓學生在參與社會活動、生活實踐、經濟活動和個人決策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引導學生學會主動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學生作為課堂的主導者我們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還要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發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使高中生物課堂更加充滿趣味性,進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比如,在帶領大家學習《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這一節課時,如果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我會直接導入課堂然后根據自己以往的教學經驗進行知識的講解,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為了喚醒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上課前我先讓學生觀看一組校運動會的圖片并提問“當運動員在參加校運動會時會消耗大量的體力,那么你們認為圖中的運動員想要盡快的補充能量應該吃些什么?請說明理由。”這樣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可以讓學生聯想自己在校運動會時的場景,進而激發學生對這部分學習內容的興趣,從而引導出要學習的內容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雖然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是我們還是要從學生學習的興趣出發,選擇適合學生口味兒的課堂教學形式,通過豐富多彩的課堂導入將學生的無意注意轉向為有意注意,同時我們還要盡量在導入的過程中為學生提出問題,從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和學會主動探究解決問題。
二、加強學科間知識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高中生物與化學、物理等其他學科的知識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科知識點相互滲透,因此在教學時我們不僅要搞好生物學科基礎知識的教學,我們還要充分認識到學科之間綜合性對于教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橫向聯系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
比如,在帶領大家學習“半透膜的選擇透過性”時,在化學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已經知道了有些物質,如某些無機鹽、糖和甘油等這些物質能夠在水中很快的擴散,容易透過半透膜,但是對于一些大分子如蛋白質、淀粉等在水中擴散的速度就很慢,且不能透過半透膜,學生在有了一定的化學理論知識基礎之后,我在為學生講解生物知識時,這樣就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能夠使學生將學科知識有機地聯系在一起,然后我再對學生進行更深一層次的生物知識教學,由于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所以對后續的學習也就感到輕松了。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科間知識的聯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加強學科之間的相互聯系,引導學生將各科知識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由于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他們可以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所以我們要最大限度地放手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學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時候,我們可以采用創設情景教學模式,在情景教學中為學生創設問題,讓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比如,在帶領大家學習《群落的結構》這一節課時,我通過多媒體的形式為大家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通過多媒體的展示我們可以看到畫面中的池塘,池塘中生活著許多我們熟悉的生物,請大家仔細觀察并討論這個池塘中有多少個種群?這個池塘中的生物關系又是如何的?假如生活在該池塘中的肉食性動物大量減少,池塘中其他種群的數量應該呈現怎樣的變化?"通過在創設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和思考回憶起所學過的內容,也能夠讓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會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辦法。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我們還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因為在小組合作中能夠發揮集體的力量,使學生的智慧凝聚在一起,面對同一個問題時找到多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式,而且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各司其職,得到不同程度的鍛煉,在無形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變得樂學、好學。
總而言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地豐富教學模式,更新教育理念,使學生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不斷提高綜合能力,也使得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教學模式中變得更加樂學、好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逐步愛上生物課堂。
【參考文獻】
[1]于長春,王雪嬌,肖卓鋼.生本理念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交際.2017(01)
[2]方引泉.淺談高中生物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生物技術世界.2016(04)
[3]李耀慧.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6(05)
[4]丁如兵.高中生物教學中生活實踐內容的有效融合對策[J].學周刊.2016(23)
[5]魯丹丹.新課改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進展與改革[J].商.2015(52)
[6]陳欣.談高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6(21)
[7]孔霞.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生物教學[J].亞太教育.2016(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