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
摘 要: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語言文化是一門悠久的歷史文化,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每一個中國人都是炎黃子孫,對于當代的小學生,語言的積累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學習各項知識,增強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經典文化源遠流長,如一些古代的詩詞歌賦體現了優秀的文化底蘊,記錄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歷史,適當地閱讀經典,有利用廣大人民對傳統文化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更好更快地了解中國文化,提高文化水平,激發愛國熱情。主要針對現階段的小學生展開研究,經過不斷地閱讀經典,全面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為今后的學習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閱讀經典;小學生;語言積累
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也是祖國的未來,所以小學時期的教育非常重要,閱讀經典有利于讓學生從小就熟悉中國的傳統文化,了解我國的優秀文化知識,作為一名小學的人民教師,從小讓學生逐漸養成閱讀經典的習慣,充分為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必定會有很大幫助。
一、現階段小學生語言積累中出現的問題
1.語言積累方式欠缺
多年來在我國的教育教學中,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的教學目標一切以知識的傳授為主,填鴨式的灌輸方式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學生理解知識,不斷學習知識,但是對于一些需要閱讀的經典文章,只領會了其中的意義,卻沒有熟讀和背誦,學生雖然學習到了知識,也提高了成績,但是語言的積累不足,文化底蘊欠缺,小學生沒有良好的語感,這些都需要在閱讀經典中逐漸發掘出來,中國的漢語詞匯不僅多并且十分豐富,學生如何靈活地運用日常所積累的語言,也是一個重點的問題。
2.閱讀量小,語言匱乏
在社會這個復雜的環境中,小學生由于受諸多方面的影響,以及家庭的教育方式不當種種原因,每天都要完成很多作業,除此之外,一些家長還給學生報了課外輔導班,學生不僅要在學校中學習,課余時間還要在輔導班中再次學習,這就直接導致了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較少,同時,隨著現在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很多信息化的設備都走入了小學生的生活,小學生貪玩心理較強,很容易沉迷于一些電子產品中,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喜歡閱讀經典文章。
二、通過閱讀經典,切實增強小學生的語言積累措施
1.熟讀背誦,加強語言積累
語感對于學生的語言積累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優質的語感培養需要在閱讀經典中不斷發掘出來,通過長時間的培養,小學生在閱讀經典的過程中自己的詞匯量也在逐漸增加,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很多習慣也在初期的形成階段,在培養閱讀經典方面也會相對容易一些,所以通過熟讀和背誦一些經典的文章,可以強化學生的語言,積累更多的文化知識,教師的教學一定要緊跟社會的腳步,不斷更新和改革教育的思想,引導學生多讀一些經典文章,逐漸增強學生對讀書的興趣,讓學生在閱讀登載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語言,背誦一些經典的語句和段落,為學生今后收集更多的語言詞匯做準備。
2.大量閱讀,豐富語言積累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想要培養小學生大量閱讀的習慣,應當先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逐漸從課內走到課外,在擴大閱讀量的同時豐富小學生的語言積累,在新課標的背景下,更加強調小學生閱讀經典的重要性,一些教育學者針對閱讀經典的問題,還曾經進行過深入的研究,發現了對于平常比較愛閱讀經典的學生,在語言能力和寫作能力方面,都明顯比不參加閱讀經典的學生能力較高,并且知識面也很廣,有開闊的視野和較強的理解能力,教師作為教育的主導者,新的閱讀教學閱讀觀要快速樹立起來,如果學生對課上的一些經典閱讀不感興趣了,還可以幫助學生搜集一些課外的經典進行有效閱讀,無論是課內經典讀物還是課外的經典讀物,都有利于學生的有效學習,只要能夠積累語言,都可以采納進來,不能一味地依靠課內的文章,這也是一種有益的延伸,都能夠培養學生閱讀經典的良好習慣和興趣,逐步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在學生大量閱讀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對語言的積累程度,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和素養。
總之,在本文中主要論述的是小學生閱讀經典與語言積累的問題,通過對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的閱讀,讓小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增長對語言的積累程度,優質的語言積累方式和大量的閱讀為基礎,讓學生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提高教學成果的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小學生全面的素質發展。我們要跟隨這個時代的腳步,培養與時俱進的新型人才,從小學生開始實施經典閱讀教學,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為我國培養新型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董娜.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5(3):221.
[2]張謙.小學語文經典名著閱讀教學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28(3):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