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子順
摘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是近年來中學語文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內容之一。情感教育對學生語文素養和人文情懷都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決定了在語文學科進行情感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探討情感教育背景下中學語文教學新策略,對提高中學語文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中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策略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把它們當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注重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這就是說,中學語文教學不僅要賦予學生知識和技能,還要培養學生具有多元化的語文素養和高尚的人文情懷。所以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滲透情感教育。“所謂情感教學,從最根木的含義說,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認知因素的同時,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以完善教學目標,增強教學效果的教學。”可見,中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需要新的思考、新的策略。
在中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語文教師的人文情感和語言藝術,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的元認知因素,充分挖掘教材資源中的情感因素。語文情感教育就是要充分發揮情感的調節、組織、綜合等作用,根據語文教材的思想內容,營造作品情境,以語文教師深情講解、學生激情朗讀、背景情感氛圍等等,激發學生的情感,與語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使學生產生生活情感和學習的內驅力的教育互動方式,它是一種富有人文色彩的教學活動。中學語文情感教育,是充分發揮調節情緒,組織和作用的正能量,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從而達到使學生和諧統形成積極、健康、完善的人格培養目標。
筆者通過情感教育理論學習及自身在中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提出中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新策略:
一、以景啟情,挖掘情境感染因素
觸景生情是最普通、最常見的一種審美情感活動,也正是情感的情境性特征的體現。教師借助背景音樂,運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營造語文文本背景情感氛圍,做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比如在《石壕吏》一文中,為了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創作背景,語文教師應該放一段有關安史之亂時戰士們浴血奮戰和民生疾苦狀況的視頻片段,并對當時時代背景做一些適當補充介紹,從而啟發學生學習這篇課文的興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作者的感情變化以及主旨句的理解,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所以,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一般可以運用動態化語言來描繪情境、用多媒體來展示文本情境、用多樣化新式來模擬情境等方法,喚醒學生的語文情感,深化學生的語文情感認知。
二、以美染情,挖掘情操熏陶因素
美感是對事物的美的情感體驗。美感是在欣賞文本作品、社會上的某些特有社會現象和大自然景物時產生的,具有直覺性、形象性。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時要遷徙和鏈接各種的事物,所有這些都能引發學生的情感美感,正確引導陶冶學生的情感。比如利用《延安頌》進行豪邁激昂的詩歌朗誦,有助于激起學生內心豪壯愛國之情。教師授課過程合理地運用語言的抑揚頓挫,可以激發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思緒的跳動,也能更好地融入到語言學習中。當學生通過語言體驗,用心靈去洗滌時,在審美愉悅中陶冶情感,作品中的真善美的情感也就滲透到學生內心世界,進而獲得了感知、思考、判斷生活的能力。
三、以情激情,挖掘情感升華因素
語文教材不是無情物,語言有時比形象更具有吸引力,在教師語言的啟發、引導下,學生可以展開豐富的聯想,從而將學生的感情進行擴展和升華,達到語文教學的最佳效果。在中學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要善于營造出一種融洽、和諧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主動地去領會作品中所流露的思想感情,久而久之,能夠培養起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強烈興趣。比如《故鄉的榕樹》是黃河浪通過回憶故鄉榕樹下的童年生活而抒發思鄉之情的散文,文章運用了獨特的抒情方式,濃彩重墨地抒發了思鄉之情。正是這種思鄉真情打動了讀者的內心,引起讀者情感共鳴,提高了文章的美學價值。因此,情感因素是學生接受多元信息的關鍵點,積極的情感是學生認識活動的“原動力”和“核心能源”。
四、以行促情,挖掘情感行為因素
源頭活水的情感是改變舊情感、培養新情感的途徑和手段。在語文課堂上要注重學生體驗的全新真情流露,內心世界的豐富,情感意識的純真流露。使學生的“情”得到深化,從而提高“熏陶感悟”的效果。例如賞析《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就可以讓學生先讀散曲再作畫,凄苦愁楚的意境在畫中就通過具體的物象表現出來了。以行促情的情感教育方式,不僅能調動學生的“情”,而且能使 “情”在學生行為中凸現出來,達到對語文課程資源更深層次的理解。
總之,情感教育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靈魂,進行情感教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任務,這種教育也越來越引起重視。只有當教師和學生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和學生中,才可能使語文學科變得靈動起來,進而提高學生的情感品質和語文素養。實踐證明,中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意義重大,在今后的中學語文教學中,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踐行情感教育。
參考文獻:
[1]盧家梅.情感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2]朱紹禹.中學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郭預衡.中學語文教學專家談[M].臨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5.
[4]王玄武.比較德育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