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華
摘要: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而思維的基礎是感覺、知覺。怎樣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幼兒能輕松,愉快地用語言進行交際,正確地表達一日活動中幼兒的思想感情。促進幼兒品德和智力的協調發展,是我們今天本文要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幼兒;語言能力;培養
一、充分尊重孩子,讓孩子快樂地開口說話
尊重孩子還體現在鼓勵、引導孩子說話。我們知道,幼兒到了3歲以后,隨著大腦的迅速發育,聽音器官和發音器官相應成熟,語言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孩子不僅愛學說話、愛提問、愛聽別人講話,也喜歡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和要求。但由于受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的限制,幼兒對事物的本質屬性缺乏認識,因此,對概念的理解也不準確;又由于其語言與思維的不同步,心理想說的話,通過言語表達時,往往出現重復、停頓、不連貫、吃力等現象,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父母一遇到孩子用詞、用句、發音有誤,或表達不流暢,就發脾氣、訓斥、譏諷、嘲笑,甚至給孩子扣上一頂“笨”的帽子,這樣就會挫傷孩子說話的積極性,甚至認為自己真的很笨,進而造成心理障礙。正確的做法是,當孩子在表述上出現困難時,家長不僅要鼓勵孩子說話,更重要的是應耐心等待,讓其把話說完,家長的耐心是幼兒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問題,沒有耐心,教育必然失敗。有鼓勵和耐心還不夠,還必須善于引導。首先要注意引導孩子對生活中簡單概念的理解,但要形象、直觀,通過觀察、觸摸、操作等引導。其次要引導孩子說完整的句子。4歲左右的幼兒仍然以情境性語言為主,常常說半句話、不完整的話。此時家長可通過指導孩子看圖說話,或通過聊天的方式引導孩子談論自己的所見所聞,要求孩子努力把話說清楚,這樣就訓練了孩子獨立、連貫講述的能力,久而久之,有利于孩子的語言從情境性的不連貫語言向連貫性語言過渡。
二、提升幼兒教師素質,為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助力
幼兒園是學齡前兒童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是培養幼兒語言能力的又一主要空間。作為這個空間的主導者——幼兒教師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形成與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幼兒教師自身的教學語言要規范流暢,講述要生動活潑,語言表達要清晰悅耳,富有表現力;情感表現要真實樸素,富有感染力,使幼兒樂于傾聽、樂于模仿,于潤物細無聲中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其次,幼兒教師應注重激發幼兒的表現欲和主動性。我教的是中班的幼兒,這個階段的孩子記憶能力和模仿能力非常強,所以每教過一首兒歌或講過一個故事,我都會鼓勵小朋友主動地給其他小朋友再表演一下,既避免了教師的獨角戲,又給孩子以表現的機會。同時,我還設置了“星星小舞臺”,鼓勵他們把在幼兒園以外學到的兒歌、故事表演給全班的小朋友,對主動參與的小朋友會以上“小小光榮榜”、貼小紅花等形式予以表揚,大大地激發了幼兒說的積極性。第三,游戲編排巧設計,說中玩,玩中說。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生活的主體,編排有趣生動的游戲,是培養幼兒想象力,感知事物,發展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注意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傾聽是幼兒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培養幼兒注意的傾聽,這是發展幼兒表達能力的先決條件。幼兒學習語言,首先要學會聽,聽得準確,聽得懂,然后才有條件正確地模仿——說。講故事是向幼兒介紹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因為幼兒不識字,他們是文學作品的聽眾。將不識字的幼兒引入文學世界,就需要找刃給幼兒講,讓幼兒認真地傾聽,達到教育目的。
給幼兒積極創設聽得環境,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幼兒聽錄音故事、聽別人講故事;邀請幼兒談話互相傾聽并交談;帶領幼兒聽多種聲音:樂器的聲音、動物的聲音等讓幼兒聽后模仿,想象,并講出他們聽到的聲音好象在說什么。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要求幼兒會聽、聽得懂,認真聽不打斷別人的話,這也是文明習慣的一種表現。
四、教師的語言態度是影響幼兒語言能力培養的關鍵因素
“語言態度”是指人們對語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動,這種看法和行動有可能是積極的也有可能是消極的;這里所說的“教師語言態度”是指包括教師對自身和對幼兒兩個方面的語言態度。每位教師的語言態度都具有一定的傾向性──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只是程度不一而已),而這種傾向性必然對幼兒的語言態度、語言能力和語言面貌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1.教師自身的語言態度對幼兒產生的影響教師對語言態度的認識如果是積極的,那么,她就會關注自身的語言面貌和語言行為。如堅持用普通話交談,談吐自然、親切,恰當地使用詞語,聲音抑揚頓挫等,讓幼兒感受到教師語言的親切、幽默、動聽等,從而對語言產生濃厚的興趣,變得愛聽、想說、樂講。相反,如果教師本身對語言態度的認識是消極的,那么,教師常常不在意自己的語言行為,如說話時習慣用方言,或漫不經心或毫無表情、用詞單調等,有的老師較內向,對幼兒或“沉默寡言”,或不茍言笑。試想,幼兒在教師這種消極的語言態度影響下,還會產生喜歡說、樂意說的愿望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2.教師對幼兒的語言態度產生的影響教師對幼兒的語言態度同樣也包括積極和消極兩方面。教師如果對幼兒的語言表達持關注、支持和認可,并給予積極的回應,就能激起幼兒更強的表達欲望,幼兒就會更想說、更愛說,當然也就更樂說、更能說;反之,如果教師對幼兒語言表達不聞不問、否認、緘默,也會影響幼兒表達的積極性。
總之:幼兒教師必須加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對他們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要處處為他們設置語言環境,讓他們勇于說,也會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加大他們的詞匯量,用準確的詞語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為他們將來的人生道路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