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河
摘 要:中國的戲曲表演藝術作為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中國以后戲曲表演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戲曲藝術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改革著,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戲曲藝術也受到一定的沖擊,有的劇種也逐漸消亡。本文將從傳統戲曲表演的藝術的傳承方面進行闡述,提出一些措施。
關鍵詞:傳統戲曲表演;傳承;發展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266-01
中國的傳統戲曲表演是我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部分,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社會意識形態的不斷更新,戲曲藝術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作為優秀的傳統的文化,它是人們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不斷創新的成果,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體現了中華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人們要充分意識到傳統戲曲文化的重要性,要有保護傳統文化的意識,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加強社會各方面力量,做好對傳統優秀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一、傳統戲曲藝術的價值體現
中國戲曲藝術的起源和發展,充分展示一個民族的歷史發展形態,中國戲曲史也是中國戲曲民俗的發展史,只有充分了解戲曲史的發展,也就能夠了解中國傳統的優秀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國戲曲藝術的發展也是在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實踐中產生的,例如,傳統的“儺戲”是在傳統信仰巫術的支配下產生的,但隨著著社會文化的發展,也逐漸成為民族重要的文化遺產,被稱為“活的歷史”。
傳統戲曲藝術的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可以挖掘出傳統的社會思維方式,傳統的戲曲藝術的發展都是建立在傳統文化的發展基礎上,我國古代的文化思想主要是以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為主,儒家思想在我國歷史發展中占據重要的位置,對于現代文化的發展也有著借鑒作用,儒家和道家都主張人與自然的和諧,注重“人”的思想,“中和”的音樂也被稱為完美的音樂,強調藝術與道德之間的統一和融合,道德的發展充實了藝術內容,儒道都注重以“人”為本,將社會傳統文化融入到戲曲藝術中。二是從傳統戲曲藝術中挖掘音樂價值,傳統的戲曲藝術集傳統的音樂審美思想于一體,傳統的戲曲音樂中也體現傳統文化中的“以人為本”思想,與古代民俗中認識事物的方法是一致的,往往是感性多于理性,經驗多于科學,都是在經驗中尋求哲學道理,這種思維方式也表現出音響形態,都是一些感性體驗。傳統的戲曲音樂,追求完整性和自然性戲曲中的板腔體包含了感情的各個發展階段,戲曲的劇情一般都是分幾折,按照事件發生的故事情節,形成圓滿的結構,充分表達了民俗文化中的故事情節。三是傳統戲曲藝術中的表現手法,我國戲曲藝術的不同唱腔體系都有著不同的藝術表現手法,每一種唱法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唱腔方法,在唱法上有專門的訓練方式和要求,我國戲曲藝術的舞臺表演,不僅注重聽覺美,還注重視覺美,傳統藝術創作中注重舞臺形象,演員動作的節奏性和適度感,這些都是舞臺表演的重要環節。
二、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將民俗都看作是一種落后文化的象征,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沒有意識到民俗文化所具備的優秀的文化內涵,忽視了民俗文化對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對待傳統的戲曲藝術總是懷有一種急切的功利態度。對于傳統文化的錯誤認識也不利于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民俗中的優秀戲曲文化也充分包含了一個民族優秀的語言藝術,是人類文化的基石,其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許多優秀的民族文化也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性。
傳統戲曲藝術是通過口承和行為進行傳播和發展的,我們作為新時期的一批人,要充分擔負起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不僅要將傳統的文化作為古典精品珍藏起來,同時還要繼承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要通過教育等的方式對優秀的文化進行研究和學習 ,了解優秀文化中存在的一些先進的社會理念和知識,將某種優秀的文化相沿成習,形成一種優秀的社會習慣傳承下去,形成相對穩定的延續承襲。如果只是將這些優秀的文化保存在博物館中,永遠也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例如,要通過對博物館的開放和展覽,使人們學習到更多的優秀文化,才能真正發揮對優秀文化的傳承和發揚,通過建立相應的藝術學校或者是專業,對于傳統的戲曲文化進行整理,培養一批新的繼承人,學習戲曲表演技能,通過社會各方力量的支持與協助,可以將優秀的戲曲文化傳承下去。
三、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戲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需要社會各方力量的支持和協助,優秀的戲曲文化都是各民族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它充分體現了各民族的生活習慣和歷史發展情況。在當前社會文化逐漸改革的階段,要充分挖掘優秀的文化內容,對當前社會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推進,我國各民族許多優秀的文化都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對于傳承優秀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于春生.傳統戲曲表演藝術的傳承[J].大舞臺,2012(01).
[2]陽羨客.保護傳統文化弘揚戲曲藝術中國戲曲表演學會《地方戲曲的傳承與創新》寧波研討會[A].中國演員,2010(03)..
[3]張誼婷.試論中國戲曲元素在中國民族歌劇中的移植生成[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