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摘要:教研工作是幼兒園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是幼兒園工作的中心,教研工作必須與教學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教學研究的成效直接關系到幼兒園的教學質量,要想成為有特色、有發展后勁的幼兒園,一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
關鍵詞:幼兒園管理;工作方法;教學質量
一、抓好教學常規管理
幼兒園的常規教學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幼兒園管理者應要求教師從本園的實際出發,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活動計劃并靈活地執行。幼兒園管理者不應強行要求教師安排具體內容,而只是每個月安排一些與生活聯系緊密的主題。各班教師根據主題展開相應的活動,在走廊過道增設主題教育氛圍,有文字、圖片、實物等,使幼兒在愉快的狀態中學到知識,提升技能,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為了更有效地做好日常教育教學管理,幼兒園管理人員應進行定期與隨機相結合的方法對各班級的各項教學活動進行檢查與督促,并有目的地參與到教研活動中,提供有價值的教學建議,并在每周的業務學習中進行講評,對好的教育方法及時予以交流推廣,對薄弱的環節進行整改。
二、加強對幼兒日常生活的管理
幼兒園管理者不僅應該加強對幼兒學習活動的管理,而且還應該加強對幼兒日常生活的管理,為幼兒安排合理的作息活動,以提高整個園區中幼兒教育的質量。在對幼兒一日生活活動進行管理時,管理者應該將一天中有關聯性的活動安排在一起,像是占據幼兒日常生活很大部分的學習活動,將有關聯的學習活動安排在一起,這樣就節省了活動之間的過渡環節,例如,將幼兒的課間操活動與戶外教學安排在一起,這樣在幼兒完成課間操活動后可以直接進入戶外教學活動,省去了幼兒往返教室的麻煩,同時還能夠提高戶外教學活動的效率。使幼兒的戶外鍛煉時間集中起來,這樣能夠讓幼兒在戶外得到充分的鍛煉,從而彌補了戶外教學活動時間過短的缺陷,有利于增強幼兒的體質。
再者,幼兒園管理者在安排管理幼兒的生活活動時還要處理好各個活動之間的過渡環節。例如,吃早飯和教學活動開始之間的過渡,由于幼兒吃早飯的時間長短是不同的,有些孩子吃飯快,有些孩子吃飯慢,對于那些吃飯較快的孩子,管理者可以為其提供一些小型玩具來幫助孩子完成吃飯到學習的過渡,使孩子能夠始終處于幼兒園的管理之下。再如,戶外活動和吃飯之間的過渡環節管理上,幼兒園管理者在幼兒活動完之后應該先讓幼兒回到教室中,并完成相應喝水、盥洗事務。由于幼兒在從事完戶外活動后一般都比較累,而離吃飯還有一段時間,教師可組織幼兒在教室中從事一些輕松的活動,讓幼兒在教室中得到休息,但注意不要安排需要很大活動量的活動,盡量讓幼兒能夠坐著完成。同時也不要安排需要過多動腦的學習活動,幼兒在運動完后很難將注意力放在復雜的學習活動上,因而教師可以為幼兒安排講一個故事或是聽一段放松的音樂,讓幼兒在輕松的活動中得到足夠休息后再組織幼兒開始吃飯。這樣的活動安排也有利于幼兒飯菜的消化,增強幼兒的食欲,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三、幼兒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策略
站在以人為本的角度來看,幼兒不只是自然人,也是社會人。因此,幼兒屬于一個主動完整的有機體。要重視幼兒在其年齡階段具備的可塑性和未成熟性、獨特性以及開放性,同時,幼兒也具備很強的學習和教育潛能。幼兒不是成人的附屬品,他們屬于獨立的人,每一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具備自身的特點。幼兒的成長會受到學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社會中每一個個體的生長發展都不是絕對的與世隔絕,這是一種全新的兒童觀。這種兒童觀建立在對幼兒教學管理新理念理解的基礎之上。總之,新的兒童觀對幼兒教學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要尊重幼兒的尊嚴,還要明確其合法權益。兒童跟成年人一樣,具備等值的人格價值;其次,要尊重幼兒的獨立個性,就幼兒的發展來說,其獨立個性的養成是以后創造力形成的關鍵,也是進行開拓進取的重要心理基礎。要進行幼兒教學管理工作,就要了解幼兒,理解幼兒,承認幼兒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在尊重幼兒興趣的前提下,滿足幼兒情感和心理上的需要。總之,幼兒教學管理活動要符合幼兒發展規律,注重幼兒智力教育跟其他能力共同發展。
四、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幼兒園的教學管理者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只有為他們創設了好的環境,才能讓他們在幼兒園更好地學習和生活。幼兒的學習環境分教室內(即室內環境)和教室外(即室外環境和運動場所)兩個方面。
1.室內環境由于幼兒最基本的日常學習和活動都是在教室內展開的,因此,幼兒園的教學管理領導者對教室環境要考慮下面幾個因素,比如,是否讓幼兒感到安全、舒服,有秩序;是否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探究材料或探究空間等等。此外,在教室里可以展開各式各樣的活動,不但教師可以組織一些活動,而且幼兒也可以隨意選擇活動,若想更好地參與這些活動,就必須達到一定的平衡。首先,就需要幼兒園的教學管理領導者將每個學習區域進行調整,同時還要提供大量的應用材料。其次,要根據幼兒園現有條件,正確調整各年齡段班級詳細的教室空間安排,并結合各區域的劃分和安排供給相應的實際運用材料。同時還要考慮到這些教室需要設置哪些基本學習區域,進而供給相應的實際運用材料。
2.室外環境和運動場所幼兒園的教學管理者要調整和安排好幼兒室外的環境場所及運動場所。只有如此,幼兒才能更好地鍛煉自身的肌肉和身體,進而才會更加茁壯地成長。通常情況下,室外活動的場地分為自然和人為兩個方面,不論如何進行劃分,首先要考慮此活動場地適合什么樣的運動項目或者擺放何種運動器材。
總之,幼兒園的管理者在實際的教學中,要多關注幼兒的一舉一動,針對他們遇到的困難要及時采取合理措施,便于幫助他們有效地解決問題,同時,還要給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并始終堅持推行班長負責制,這樣就能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兒園的教學水準,進而讓幼兒在幼兒園能健康快樂地成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