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勇衛
小籃球:雙手胸前傳球教學設計(第2課時)
文/張勇衛
小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設計
本課重視技能學習的游戲化學習情境的創設,重視技能學習與學生已有生活和學習經驗相聯系,改變單一的灌輸式教學和單一割裂的技能教學結構。充分挖掘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教材的育人價值,將技能學習置于游戲化、綜合化的情境之中,讓學生積極嘗試在解決問題中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把單純知識和技能獲得過程轉變為學科核心素養發展的過程。讓學生充分感受雙手胸前傳接球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培養了自主學習能力和團結協作、精益求精的優良品格。

學習內容 小籃球:雙手胸前傳球教學教學目標1.知道正確的持球手型,傳、接球手型、方法和價值。2.傳接球時能做到雙腳蹬地發力,伸臂、抖腕、撥指,接球后引緩沖,能夠雙手用力均勻,傳過一定距離。發展學生上下肢力量和柔韌、協調等素質。3.樂于參與、自主自律、團結協作,為集體的成功貢獻自己的力量。重、難點 重點: 正確的傳、接球手型及動作 難點:傳球的穩定性以及上下肢協調用力課的部分 教學內容 教師教學策略與要求 學生活動 組織形式與意圖 運動負荷時間 次數 強度準備積累 價值明晰一、常規1.整隊。2.宣布本課內容及學習要求。二、熱身、球性練習1.“你爭我搶”。2.合作繞、傳、滾、運球。3.雙手擊地傳球。1.指定場地整隊,師生問好。2.宣布本課內容。1.兩人一組,一人運球一人搶。2.兩人一組合作玩球,完成球性練習。3.組織兩人一組,雙手擊地傳球,聽哨音持球。要求:持球動作正確、不掉球,體驗接球穩。1.體育委員整隊檢查人數、服裝。2.向老師匯報,請老師上課。1.運球的同學努力護球,搶球的同學積極移動搶球。2.合作繞、傳、滾、運球配合默契不丟球。3.傳球準確,雙肘下垂手腕后屈持球。組織隊形:四列橫隊組織隊形:意圖:調動學生傳接球已有經驗,通過游戲明晰教材的學習意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1 1 1 1 10 10×4 10×3小 中中

探究合作 價值體驗一、不同距離雙手胸前1.傳球要領:“蹬”蹬地發力,“伸”雙臂前伸,“抖”抖腕外翻,“撥”撥手指2.接球要領“迎”持球手型面對來球,主動迎球,“引”接球后引緩沖,將球持于胸前二、不同圖形雙手胸前傳1.圖形傳接球挑戰2.迎面傳接球過呼啦圈比誰多(分層)1.復習雙手胸前傳接球,組織學生進一步體驗,學生自主復習動作要領,在反復體驗過程中初步熟練動作。A.邊說關鍵詞邊徒手練習。指導體驗手部動作。B.近距離練習體驗。C.稍遠距離練習。合作探究,增加距離后,體驗如何更有力地將球傳準,便于同伴接穩。1.兩人一組相距 2米練習,感受傳球手部動作“蹬、伸、抖、撥”和接球“迎、引”的動作。2.兩人一組間隔3米練習,體會動作的連貫和重心變化。1.組織學生合作挑戰完成三種以上圖形的傳接球。A.每次完成指定30次,不失誤即挑戰成功。B.然后選擇新伙伴、新圖形合作進行新挑戰。2.引導完成較快的組進行迎面傳接球過呼啦圈比誰多。1.根據地上的圖形選擇伙伴進行第一輪比賽、第二輪和第三輪比賽。注意兩手用力均勻,力度適中。2.根據自己的能力,樂于配合完成挑戰。組織隊形:組織隊形:自由散點組合。意圖:循序漸進進行練習。意圖:關注個體差異,自主選擇。1 2 4 20×2 20×2 30×3中中大探究合作 價值體驗三、游戲:旋轉羅盤如右圖隊形內外圈兩兩相向站立。游戲開始內圈學生一起將球傳出,傳球后順時針移動點位接外圈新同伴傳來的球,然后再向外傳同學傳球,再順時針移動一個點位,依次循環進行,集體中有一組同學傳接球失誤即游戲結束,比集體挑戰成功次數多1.請6位學生配合示范游戲,講解游戲方法和規則。2.組織學生練習和激發集體的能力不斷挑戰。機動:如學生挑戰情況較好,可以組織學生進一步進行外圈移動和內外圈一起移動的挑戰。傳準球、接穩球、快速移動,能夠與不同的伙伴進行更好的團隊協作與配合。組織隊形:意圖:利用集體合作挑戰的情境,促進不斷注意傳球的手型和力度,并做到因人而宜。意圖:給學生更大的挑戰空間,激發學生的合作潛能。4 3~5中大 大能力拓展 價值提升四、素質拓展:1.俯臥撐姿單手滾球2.猜拳搶球游戲五、能力拓展:貪吃蛇兩兩相對剪刀石頭布,贏者“吃了”輸者,讓其站在身后雙手搭肩前行,再找下一組同學剪刀石頭布,依次直至組成一條“蛇”。六、小結,布置課后練習,回收器材1.講解練習方法,組織兩人一組練習。2.安全教育,組織兩人一組練習。1.和學生一起做貪吃蛇游戲,要求遵守規則,行動迅速,體驗集體練習的快樂。2.組織學生做長蛇舞動放松練習。1.點評技能掌握情況,引導學生互評學習表現等情況,指導課后練習傳、接球。2.師生再見,指導收還器材。1.保持球來回滾動的連續性。2.遵守規則,反應迅速。1.感受運動的快樂。1.回顧反思本課表現情況,大拇指送給“最佳拍檔”。2.體驗集體文化。組織隊形:組織隊形:散點意圖:感受合作的快樂和集體運動的和諧之美。組織隊形:四列橫隊2 1 10 10 1中 中 小教學資源 小籃球32個 練習密度預計 45%
(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 213000)
【點評】:張老師的課堂一直充滿著未知,比如不同距離的傳球挑戰;不同圖形傳球體驗;旋轉羅盤時不停交換的合作者,學生始終處在嶄新的、挑戰的學習情境中,運用和體驗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在自主學習、分層學習中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整節課學生學得輕松、學得主動。
G633.96
B
1005-2410(2017)10-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