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聆聆
【摘要】 目的:分析四手操作在門診護理中的應用。方法:將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98例根管治療術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試驗組患者采取四手操作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根管填充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結果:(1)試驗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21.8±2.6)min,顯著短于對照組的(36.2±3.6)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841,P<0.05);對照組中有6例(12.24%)患者根管填充質量較差,顯著高于試驗組的1例(2.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有48例(97.96%)根管填充質量為優,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3例(8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2)試驗組中,有2例患者不滿意,滿意率為95.92%;對照組中,有12例患者不滿意,滿意率為75.51%;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根管治療術中,四手操作護理可以顯著提高根管填充質量,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在臨床中具有推廣和應用價值。
【關鍵詞】 四手操作護理; 根管治療術; 手術時間; 根管填充質量; 滿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4.0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24-0098-02
醫療事業衛生改革是建立起以患者為中心的運營模式,醫療衛生改革始終要以患者的利益為基礎,從不同層次為患者提供多樣化服務,以臨床治療效果和患者的滿意程度為臨床改革衡量標準。四手操作是牙科治療中一種現代化的管理系統和操作模式,護士和醫生各司其職、有序配合[1]。護理人員協助患者入院,介紹院內環境和有關規章管理制度,安排患者進行就診,對消毒用品的配備,醫療器械的準備,藥品調拌,配合醫生的治療操作,讓醫生全身心為患者進行治療服務,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2]。根管治療術為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主要方式,該手術操作復雜,對醫護配合程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四手操作可以提高治療效率,促進根管治療術的成功完成。本文對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98例根管治療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將其歸納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6月-2016年10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就診的98例根管治療術患者按照數字隨機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9例。對照組中,男27例,女22例,年齡20~50歲,平均(37.5±3.7)歲;手術類型:普通根管術44例,鈣化根管術4例,取斷針1例。試驗組中,男25例,女24例,年齡21~51歲,平均(37.9±3.9)歲;手術類型:普通根管術43例,鈣化根管術5例,取斷針1例。兩組患者經臨床檢查和X線片確診需行根管治療術,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一般方法
根管治療操作過程由科里同級別主任醫師完成,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主要包括:手術器械、材料、設備等術前準備及全身疾病的監護,在此基礎上試驗組患者由醫師與經四手操作培訓的臨床護士一同完成,具體的護理方法如下:(1)術前準備。安裝好一次性吸引器頭、三用槍頭等;用薄膜覆蓋好燈把手、治療臺面、手術顯微鏡把手術中易被污染的區域進行防護與隔離。為患者準備好漱口水,并幫其系好胸巾,調整座椅;調試好手術顯微鏡、VDW根管馬達、登士柏根管長度測量儀、賽特力超聲、VDW熱牙膠根管充填系統等設備,準備好一次性治療盤、沖洗液、車針、擴銼針、根充糊劑、牙膠尖、挖匙等術中所需器械與材料。告知患者手術全程安裝橡皮障無法說話,出現不適感,禁止自主亂動而應當舉手示意,在獲得患者同意后安置橡皮障。(2)術中配合。術中配合是指護理人員在術中為醫生傳遞器械、調送材料,數據記錄并根據醫師需要調節根管顯微鏡放大倍數、根管馬達程序等。在根管機械預備時將做好長度標記及沾好潤滑劑的不銹鋼手用銼或安裝在根管馬達上的鎳鈦銼遞給醫師,在醫師完成預備后用酒精棉球擦拭鎳鈦銼并記錄鎳鈦銼的使用次數;在根管長度進行測量時,連接唇溝和支持器,并做好測量長度的記錄。操作時要動作要輕柔,并告知患者下一步的操作,以減少患者緊張、焦慮情緒;幫助醫生完成根管消毒處理工作,在醫師用2%次氯酸鈉和EDTA對根管進行反復沖洗時護士用吸引裝置洗出多余溢出化學消毒劑,傳遞棉球及吸潮紙尖幫助醫生實施根管吸干護理,并把調拌完成的氫氧化鈣糊劑遞給醫生導入根管后再將調拌完成的氧化鋅丁香油傳遞給醫師完成洞口封閉;根管充填時配合醫師將根管當中氫氧化鈣糊劑沖洗出根管,調拌好根充糊劑,按照病歷記錄的預備號數及根管長度選擇合適牙膠尖并進行長度標記,在X線片試尖完成后配合醫師干燥根管,把帶糊劑的牙膠尖傳遞給醫師,在牙膠尖放至合適位置后傳遞熱牙膠裝置的攜熱器給醫師,在醫師將牙膠尖切至指定位置后將已加熱至200 ℃回填槍遞給醫師完成根管充填。(3)術后醫囑。手術完成后,醫護人員要告知術后可能出現的疼痛、腫脹等不良反應,并囑咐患者遵醫囑進行用藥,對于出現劇烈疼痛患者可復診和就診。患者在進行根管手術后,牙齒的脆弱性增加,易出現折裂現象,應囑咐患者勿用患牙咬硬物。在術后1周,患者無不適癥狀,便可進行全冠修復及填充修復[3-4]。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和根管填充質量進行評估,其中根管填充差,根管填充物填充緊密性不足,超過或者不滿足生物性根尖孔相關標準;優,根管填充物填充緊密性較好,達到生物性根尖孔相關標準。(2)滿意度:利用筆者所在醫院自制的調查問卷表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分為不滿意、滿意和非常滿意,總滿意率=(滿意+非常滿意)/總例數×100%。endprint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時間和根管填充質量比較
經分析,對照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36.2±3.6)min,試驗組患者為(21.8±2.6)min,試驗組患者的平均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841,P<0.05)。對照組中有6例(12.24%)填充質量較差,顯著高于試驗組的1例(2.0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有48例(97.96%)填充質量為優,顯著高于對照組的43例(8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滿意度對比
試驗組中,有2例患者不滿意,滿意率為95.92%;對照組中,有12例患者不滿意,滿意率為75.51%;試驗組患者的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口腔治療流程中,四手操作是指護士和醫生始終都是坐位進行操作,醫護人員的雙手都同時在進行手術工作,醫護之間需要迅速、平穩的進行材料、器械和其他用品等的傳遞[4]。一般而言,1名醫生會配備1名護士,護士是醫生手術助手,兩者之間已經形成一種和諧、默契的配合關系[5]。
四手操作護理使醫師可以將所有精力集中在治療的患牙,尤其對于一些疑難病例的顯微根管治療術是必不可少的。在操作過程中術者的視線不離開目鏡,以保證操作的精準與流暢,嫻熟的四手操作可以避免術者視野丟失,減輕術者的視覺疲勞,大大縮短操作時間,提高治療效率[6],在缺乏四手操作的治療過程中,由于頻繁更換器械等原因造成的視野丟失與重新定位而導致的視覺疲勞與肌肉疲勞可能是導致治療成功率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微生物感染是引起根管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7]。四手操作最大程度減少醫師的雙手接觸術區以外物品,從而減低交叉感染的發生,提高治療的成功率。四手操作已經在口腔治療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宋學清[8]報道四手操作護理患者的手術時間為(22.31±2.2)min,手術時間顯著短于常規護理手術時間;而本文的研究發現,試驗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21.8±2.6)min,顯著短于對照組的(36.2±3.6)min(t=4.841,P<0.05);這與宋學清[8]的研究結果較為一致。王培英[9]研究表明,四手操作護理可以減少患者的交叉感染,提高手術效率。楊蘇琴[10]研究發現,四手操作護理可以顯著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另外,本文的研究還發現,四手操作護理可以提高根管填充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
總之,在根管治療術中,四手操作護理可以顯著提高根管填充質量,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在臨床中具有推廣和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胥陽,啟瑞,張宗慧.四手操作在年輕恒牙外傷冠折透紅做活髓切斷術治療中的護理配合[J].河北醫學,2014,12(2):340-342.
[2]趙瑩.根管治療應用四手操作護理配合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5,12(4):204-205.
[3]稽曉雨.四手操作技術對口腔門診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分析[J].全科護理,2015,15(3):3168-3170.
[4]孫推杰.四子操作在口腔門診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字,2012,21(18):485-486.
[5]杜波.四手操作在口腔門診應用中的護理配合體會[J].護理標準前研究·護理分析,2015,6(28):214-215.
[6]王麗紅,徐敏.顯微根管治療技術的臨床應用與護理體會[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2015,2(11):85-86.
[7]趙力靜.根管治療術中根管充填的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4):356-357.
[8]宋學清.四手操作在口腔治療中的護理配合及實踐體會[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2015,2(9):57-58.
[9]王培英.四手操作在口腔門診的應用及護理體會[J].吉林醫學,2011,32(11): 2284-2285.
[10]楊蘇琴.四手操作技術在口腔內科門診應用的護理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2(3):14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