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蘭
[摘要]目的 探討多元化護理干預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不同護理干預方式將其分為多元組與常規(guī)組,每組各67例。常規(guī)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多元組患者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給予多元化護理干預,且兩組患者均進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康復狀態(tài)、自我管理能力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康復效果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多元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康復效果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多元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5.52%)高于常規(guī)組(80.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多元化護理干預提高了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復效果及護理滿意度,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控制精神癥狀,回歸社會后可承當社會責任和義務,臨床應用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多元化護理;青少年;精神分裂癥;自我管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 R473.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7)10(b)-0167-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diversifi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improving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n adolescents with schizophrenia.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2016,134 cases adolescents with schizophrenia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were divided into multivariate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6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in the routine group 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and the multivariate group was given diversifi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routine group,and the two groups were all treated with antipsychotic drugs.After treatment,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cores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multivariat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satisfaction of the nurses in the multivariate group (95.52%)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utine group (80.60%),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adolescent schizophrenia patients self management ability,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so that patients can better control of psychiatric symptoms,return to society can bea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it is worth of wide application.
[Key words]Multiplex nursing;Adolescents;Schizophrenia;Self-management ability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重性精神病,其在青壯年時表現(xiàn)不明顯或突然發(fā)病[1]。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及各方面的壓力不斷增加,其在青少年中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2]。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感覺、知覺、思維情感及行為等方面存在障礙,使患者不能進行正常生活,給其家庭及社會經(jīng)濟造成較大壓力[3]。青少年在心智及情感控制方面都不如成年人,所以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在治療時,應注重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4]。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34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多元化護理干預在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endprint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4例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據(jù)不同護理干預方式將其分為多元組與常規(guī)組,每組各67例。常規(guī)組患者,男36例,女31例;年齡13~18歲,平均年齡(15.12±2.19)歲。多元組患者,男42例,女25例;年齡14~19歲,平均年齡(15.68±2.53)歲。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精神分裂癥診斷均符合WHO的國際疾病分類手冊ICD-10的標準[5];②所有患者均為初次患病;③使用統(tǒng)一藥物治療;④所有患者父母均參加心理、健康行為培訓;⑤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器官或臟器性疾病;②沒有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③對治療藥物過敏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
1.2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常規(guī)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如:飲食護理、運動護理、藥物護理、基本護理及心理健康護理等。多元組患者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進行多元化護理干預,具體如下:①全面評估患者。由專門成立針對青少年精神分裂癥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分析其病情,為其定制有針對性的多元化護理干預,選擇合適的康復訓練項目。②心理護理。積極主動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進一步了解患者病情,在患者穩(wěn)定時對其進行心理干預,使患者意識到自己發(fā)病時不正確的行為,同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觀。③認知行為與運動護理干預。幫助患者正面認識自己,通過運動鍛煉釋放其情緒,使其能自己掌控情緒、控制行為。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生活態(tài)度,使其能進行自我評價,鼓勵其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④社會技能培訓。根據(jù)患者社會功能障礙程度制定其訓練項目,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原則進行。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康復狀態(tài)、自我管理能力及護理滿意度。評價兩組患者康復狀態(tài)采用康復狀態(tài)量表(MRSS),由我院自行制作的自我管理能力表來評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MRSS量表評分越高表明精神分裂癥患者依賴性越高,其康復效果越差。自我管理能力表評分越高其自我管理能力越好,主要從日常生活能力、遵醫(yī)囑行為、自我心理調節(jié)及社會生活能力等四個方面進行,各方面總分10分。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康復效果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MRS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多元組患者的MRSS評分低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2.2干預前后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的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遵醫(yī)囑行為、自我心理調節(jié)及社會生活能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多元組患者的各項自我管理能力評分均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干預后,多元組患者滿意48例,基本滿意16例,不滿意3例,滿意度95.52%。常規(guī)組患者滿意39例,基本滿意15例,不滿意14例,滿意度80.60%。多元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差異(χ2=7.097,P=0.008<0.05)。
3討論
精神分裂癥是復發(fā)率及致殘率較高的精神疾病之一,其患者病癥具有長時間的持續(xù)性[6]。青少年是社會重視的特殊群體,因其各方面均處于發(fā)育階段,其心理、生理大部分都不如成年人成熟[7]。因此,精神分裂癥在青少年時期發(fā)病,其表現(xiàn)主要為思維散漫、破裂,情感及行為障礙且反應幼稚,患者常會出現(xiàn)幻覺、妄想以致出現(xiàn)自殘自殺等自傷性行為,造成社會治安極度不穩(wěn)定性[8]。
由于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首次患病,其病癥發(fā)作快而急,社會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受到嚴重損傷且預后效果不明顯[9]。相關資料顯示[10-11],抗精神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患者效果較好,但藥物治療的副作用較大,常會使患者出現(xiàn)抑郁、情感淡漠等負面狀態(tài),患者回歸社會后難以恢復正常生活狀態(tài)。多元化護理干預更為注重護理措施的組織性,從不同的途徑分析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性格特點及發(fā)病原因,使用個性化、多元化的方法去幫助患者疏導心理問題及恢復自信心[12]。目前,抗精神疾病藥物治療精神分裂癥不再是唯一方法,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及多方面多元化干預可提高患者的療效及自我管理能力[13]。本研究結果提示,干預前,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康復效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多元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康復效果評分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因此,多元化護理可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正常、降低疾病的復發(fā)率及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擁有更健康的社會適應性行為,減少藥物治療帶來的不良影響。有研究表明[14-15],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在進行治療時,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也極為重要,其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越高,治療時的依從性越好,更有利于疾病的治愈。本研究中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多元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證明多元化護理干預提高護理滿意度,有效改善醫(yī)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綜上所述,多元化護理干預提高了青少年精神分裂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康復效果及護理滿意度,使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精神癥狀,回歸社會后可承擔社會責任和義務,臨床應用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廣應用。endprint
[參考文獻]
[1]何夏君,丁寒琴,崔虹,等.“知、會、能”三步服藥訓練對精神分裂癥病人自我管理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5,29(6):708-710.
[2]何汝冰,胡建平,郝軍峰,等.多元化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7):21-23.
[3]榮建萍.自我效能理論在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yī)學,2015,43(15):2327-2329.
[4]王淑錦.生命力護理干預對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yī)學雜志,2016,11(4):392-394.
[5]張小青,曾云珍,曾秋娜,等.門診隨訪與社區(qū)護理干預對青少年精神分裂癥患者恢復社會功能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5,30(23):2184-2186.
[6]范瑜,鮮玉霞,李娜,等.積極心理學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干預用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6,27(2):342-344.
[7]顧靜蓮,閔海瑛,沈穎.支持性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照顧者的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12):887-889.
[8]胡啟梅,謝紅芬,薛珊,等.社區(qū)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管理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2):140-143.
[9]朱曉潔,曹新妹.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管理干預研究現(xiàn)狀[J].上海護理,2016,16(5):75-79.
[10]楊英.老年精神分裂癥患者自我管理影響因素研究[J].實用老年醫(yī)學,2016,31(5):431-433.
[11]林建葵,周永梅,潘勝茂,等.精神分裂癥患者照顧者精神衛(wèi)生知識需求調查分析[J].現(xiàn)代臨床護理,2015,14(6):11-14.
[12]曹爽,宋修博,王一迪,等.精神分裂癥患者社會功能康復干擾因素的定性研究[J].護理學雜志,2016,31(23):70-72.
[13]魏紅.基于人類職能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康復療效的影響[J].海南醫(yī)學,2015,43(15):2332-2334.
[14]劉寧,黃美蓮.臨床護理路徑在首發(fā)精神分裂癥患者健康宣教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護理管理,2015,6(1):142-144.
[15]劉道英.優(yōu)質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7,32(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