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摘要】目的 分析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獨活寄生湯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中藥飲片治療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的4月~2016年的4月我院收治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獨活寄生湯中藥飲片治療,觀察組則采用獨活寄生湯中藥配方顆粒治療。結果 兩組患者接受治療后關節疼痛個數、腫脹個數及晨僵時間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但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雖稍高于對照組,但兩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結論 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中藥飲片治療的效果基本相當,但配方顆粒更利于患者的健康,且服用方便、簡單、藥性穩定,極大的彌補了以往應用傳統中藥片劑的缺點。
【關鍵詞】類風濕性關節炎;中藥配方顆粒;傳統中藥飲片
【中圖分類號】R25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1..02
類風濕性關節炎病情嚴重變化大,容易反復發作,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嚴重[1]。我科室近幾年采用獨活寄生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效果顯著,獲得了不少患者的認可。本文重點分析了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獨活寄生湯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中藥飲片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的4月~2016年的4月我院收治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54例。納入標準:①所選患者均經全面的臨床檢查,病情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相關診斷標準,并經各項輔助檢查證實診斷。②患者的臨床資料完整,能夠完成治療。③患者無相關藥物過敏史,近2周內為應用免疫抑制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④患者無其他系統嚴重疾病和惡性腫瘤。⑤患者非哺乳與妊娠期女性。⑥患者在精神、溝通、意識方面無障礙,知情且同意參加本次研究。將符合標準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27例。觀察組男9例,女18例;年齡32~66歲,平均年齡(43.1±9.1)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2.4±1.4)年;關節功能:Ⅰ級7例,Ⅱ級11例,Ⅲ級9例。對照組男8例,女19例;年齡32~65歲,平均年齡(42.8±8.7)歲;病程5個月~6年,平均(2.7±1.5)年;關節功能:Ⅰ級6例,Ⅱ級11例,Ⅲ級1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關節功能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應用獨活寄生湯傳統飲片治療,用法與用量:獨活寄生湯飲片(三九藥業公司提供,按照傳統工藝以水煎煮),每天用藥1劑,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持續用藥2周視為1療程,共進行為期4個療程的治療。觀察組患者則應用獨活寄生湯中藥配方顆粒治療,用法與用量:獨活寄生湯中藥配方顆粒治療(來源和中藥飲片相同),根據處方的比例與有效的組方含量將藥量折合成對應的等效劑量,以溫開水溶解后服用,每天用藥1劑,分早晚2次餐后服用,持續用藥2周視為1療程,共進行為期4個療程的治療。
在此期間給予所有患者悉心護理,告知可能導致疾病加重的誘因,說明治療方法、藥物用法和可能發生的不適反應,強調遵醫囑規范用藥對疾病治療與轉歸起到的重要意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的臨床癥狀及相關的臨床指標(RF、ESR、CRP)改善情況。
1.4 療效判定
治療后,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來判定治療效果:患者在治療后臨床癥狀均消失,關節腫脹等體征有明顯減輕,RF呈陰性且ESR水平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關節腫脹等體征有所減輕,RF、ESR等指標有所緩解,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各項實驗室指標均無改善甚至加重,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前后臨床癥狀及體征的改善情況對比
在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的關節疼痛個數、腫脹個數及晨僵時間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上述指標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關節疼痛個數、腫脹個數及晨僵時間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經過積極治療,觀察組患者顯效14例,有效11例,無效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2.59%;對照組患者顯效13例,有效11例,無效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8.89%;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雖稍高于對照組,但兩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3 討 論
類風濕關節炎屬自身免疫性慢性疾病,病情嚴重能夠累及全身血管與各處器官,甚至有可能致殘[2]。關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法眾多,臨床可分西醫或中醫治療,根本的治療目的在于幫助患者減輕癥狀,保護關節及肌肉功能,避免機體出現不可逆的損傷[3]。西醫治療主要為應用藥物對癥治療,雖有一定治療效果,但很難徹底治愈,只能治標無法治本,且長期用藥不良反應大,容易對機體產生一定程度損害,還會增加對藥物的依賴性。而中醫中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在此方面具有獨到的優勢,中醫治療原則在于標本兼治,與西藥聯合治療更是能獲得取長補短的效用[4]。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主要因患者的正氣虛損、稟賦不足,加上復感外邪,導致臟腑的功能失調且經絡運行不暢,用藥宜活血、化瘀、解表、清熱[5],我科近年來應用傳統中藥獨活寄生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獲得了滿意效果。
本文重點在于分析藥獨活寄生湯的兩種用藥形式(即傳統飲片及中藥配方顆粒)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關節疼痛個數、腫脹個數及晨僵時間對比差異不明顯;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RF、ESR、CRP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雖稍高于對照組,但兩組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由此可見,中藥飲片和配方顆粒用藥效果差別并部明顯,但配方顆粒是以中藥飲片為基礎,采用現代的制藥工藝經過噴霧、干燥、烘干等程序精制而成,不僅保留了傳統飲片的藥性及藥物作用,其制藥工藝也將藥物的農藥殘留及自身還有的重金屬有效的控制,同時其服用更加方便、衛生,也方便攜帶,也就更利于患者接受。
綜上所述,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中藥配方顆粒和傳統中藥飲片治療的效果基本相當,但配方顆粒更利于患者的健康,且服用方便、簡單、藥性穩定,極大的彌補了以往應用傳統中藥片劑的缺點。
參考文獻
[1] 徐玉娥.中藥配方顆粒優劣勢分析[J],實用醫藥雜志.2009,26(4):37-38.
[2] 王愛武,何 慧,王楠楠,等.獨活寄生湯傳統湯劑與其配方顆粒湯劑相關成分的對比分析[J],中國藥學雜志.2012,47(18):1345-1349.
[3] 李 琳.中藥配方顆粒研究相關問題及路徑探討[J],山西中醫.2009,25(10):53-54.
[4] 張 晶,張春芳,姚鳳禎.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常用中藥概述[J],遼寧中醫雜志,2014,41(8):1611-1612.
[5] 王愛武,許 志,王福文,等.獨活寄生湯配方顆粒與傳統飲片湯劑的藥效學比較[J],中國藥房.2010,21(7):587-58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