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玉+李娟
【摘要】目的 研究和分析女性不孕患者心理社會因素。方法 抽取女性不孕患者27例作為此次研究的對象,同時選取健康女性30例進行對比,對所有不孕患者的心理社會因素進行回歸性分析,并進行總結。結果 社會方面對于女性不孕患者的支持較少,患者會出現抑郁、焦慮情緒,飲食睡眠狀況不佳,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精神病性癥狀,而導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危險因素就是患者出現抑郁情緒。結論 女性不孕患者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心理問題,針對女性不孕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需要注意對患者實施心理上的疏導與社會治療。
【關鍵詞】女性不孕癥;心理社會因素;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R39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21..02
不孕不育癥在臨床上相當常見,屬于一種生殖系統疾病,其發病率相當高。引起不孕癥發病的因素相對來說較為復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輸卵管不孕,此外,免疫疾病、手術感染等也與不孕不育有相當密切的關系,有大部分不孕癥患者一般都存在多種病發因素[1]。大多數不孕患者往往都會承受比較沉重的心理負擔,尤其是患者不孕不育的病因不明確,以及經過長期治療后仍然不能夠成功妊娠的患者,心理負擔相對來說較大。負面情緒對不孕癥患者的影響較大。本文對我院的不孕癥患者27例的心理社會因素進行分析,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不孕女性患者27例進行本次的研究,所有的患者均經過確診,患者的意識清楚。同時選取健康女性30例作為對照組。病患組年齡23歲~46歲,平均年齡(28.53±2.43)歲。對照組女年齡23歲~44歲,平均年齡(27.63±3.67)歲。兩組患者之間的年齡等相關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選用癥狀自評量表對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價,然后對患者實施不孕癥的臨床系統檢查和診斷,并自行制定相關內容的調查問卷對不孕癥患者進行訪問調查,之后再做綜合性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
將得到的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社會方面對于女性不孕患者的支持較少,患者會出現抑郁、焦慮情緒,飲食睡眠狀況不佳,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精神病性癥狀,而導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危險因素就是患者出現抑郁情緒。見表1。
3 討 論
不孕癥女性病理性的因素較為復雜,其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齡、診斷情況以及診療病史等相關因素。一般來說患者的生育愿望較為強烈,其次,如果對患者的病發因素診斷不準確,患者如果經過長期的治療還不能成功妊娠,患者的心理負擔會隨之增加;除此之外,獨生子女會受到來自長輩更多的壓力,或者男方不孕,都使其壓力增大,造成較大影響。
此次研究發現,不孕癥患者的軀體化癥狀、抑郁、焦慮、精神病性以及飲食和睡眠質量評分均顯著高于健康女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大量的相關研究報道資料顯示,不孕癥女性患者的抑郁、焦慮情緒與健康女性相對比較為嚴重[2]。不孕患者的精神表現形成機制存在一定的差異,而其形成與患者的性格、文化程度等有一定的關聯,深層次的精神特質在短期內會比較難以改變,但是焦慮情緒相對來說比較容易得到有效的改善,不孕癥患者會出現焦慮情緒對患者的預后治療和診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情況下,患者在被確診并制定出相應的治療方案之后,焦慮和抑郁情緒會有明顯的改善[3]。由于社會方面對于女性不孕患者的支持相對較少,患者往往會出現抑郁、焦慮情緒,飲食睡眠狀況不佳,大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精神病性癥狀于軀體化癥狀,而導致女性不孕的主要危險因素就是患者出現抑郁情緒,而引起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與患者可能在入院之前已經接受過多次不孕不育治療,但均已經失敗,患者會因此出現情緒低落以及抑郁的癥狀,在接受相關治療后,不孕癥患者的抑郁和焦慮情緒會有所減輕。
綜上所述,女性不孕患者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社會心理問題,針對女性不孕患者在進行治療時需要注意對患者實施心理上的疏導與社會治療。
參考文獻
[1] 陳武朝.急診室自殺未遂就診患者自殺行為相關特征及危險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2014.30(12):178-181.
[2] 劉彩平,張亦心,高章圈等.對女性不孕癥患者心理和家庭功能現狀調查研究[J].中國計劃生育和婦產科,2010,14(01):8-11.
[3] 繳富斌.輕度認知功能損傷患者社會心理危險因素的病例對照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進修學院,2008.18(39):1865-18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