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磊
摘 要:安全管理是鐵路運輸首當其沖的問題,不僅影響到各礦業公司的生產,而且也影響到企業的社會形象和美譽度。班組作為企業的“細胞”,是公司全部工作的基礎,公司的生產、安全等各項任務和責任都要在班組得以實現。本文就如何構建“四化”體系實現班組安全文化建設新提升進行探討。
關鍵詞:構建“四化”體系;班組安全文化建設
開灤集團鐵路運輸分公司,擔負著開灤集團所屬各礦業公司生產煤炭及其副產品的運輸任務,對保證生產體系的暢通運行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鐵運公司始終把班組作為安全生產的前沿陣地,堅持以文化治企,文化治安,加強班組安全文化建設作為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和手段,在工作實踐中構建“四化”體系,實現了班組安全文化建設的新提升,有力促進了公司的安全生產。
一、安全文化理念體系層次化
1、安全文化理念分層升級。
鐵運公司堅持安全文化理念的分層升級,從集團、鐵運、運輸部到班組分層四級,在安全理念的宣貫上,全面落實,逐層細化,層級推進,取得較好的運用效果。在堅持宣傳貫徹集團公司“生命只有一次,遵章守規是保護神”的安全理念,宣傳“安全第一,生產第二”生產理念的基礎上,在鐵運公司層面實行“安則上、不安則下”的用人理念,貫徹“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安全治理理念。在班組員工層面,則堅持徹底清除“事故難免論”等錯誤思想,嚴防盲目樂觀、松懈麻痹、管理弱化現象,克服通常觀念,確保安全生產。
2、安全理念宣貫形式多樣。
公司及各運輸部充分利用現有各種宣傳渠道和手段,將會議室、班前會、站場、車間廠房、生產現場等都作為重要宣傳陣地,綜合運用牌匾、燈箱、圖板、電子屏、聲影等手段,在車間、班組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打造精美獨特的文化環境、景觀,形成安全文化視覺沖擊,使員工在日常工作中潛移默化的得到浸潤和感染。同時,在班組車間加強各類安全標識的規范使用和日常管理維護,保證對各類安全標識做到有檔案記錄,有檢查維護記錄,始終保持安全標識的醒目、整潔、統一、牢固,實現宣貫的長期性。
3、安全文化理念普及應用。
堅持把安全文化做成員工自己的文化,以自己教育自己的形式,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能動轉變是安全文化理念的本質要求和深化普及的重要方式。公司組織發動廣大員工立足自身工作崗位開展崗位糾偏、實行安全操作法活動,采取自我點題,自我糾偏,自我教育,自我執行的“四個自我”方式,引導員工向文化層面思考,挖掘提煉出更精準、更實際、更易記好用的安全操作法表述,讓廣大員工內化于心,外顯于行,實現安全意識和能力的自我提升,從而不斷提高安全文化建設水平和安全工作管理水平。
二、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
1、管理制度系列化。
今年以來,公司行政先后下發執行“四位一體”安全管理制度,完善《鐵運分公司安全獎懲辦法》、《鐵運分公司“三違”考核辦法》和《鐵運分公司“三違”返還規定》等項制度。公司工會下發了群監員長效管理機制,推廣實施員工“相互提醒安全操作法”等多項群眾安全管理制度。這些制度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層面豐富了鐵運安全文化的內容,進一步體現安全管理的文化含量和人性化因素,在各基層班組得到貫徹實施,有力促進了安全生產。
2、準軍文化建設精細化。
公司持續推進準軍文化建設,全面提高規范操作和執行力。近年來公司在所有基層單位全面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在基層各班組和全體員工中全面貫徹和深化推進“準軍事化班前會”、“內燃機車乘務員準軍事化交接班”、“內燃機車乘務員手指口述安全確認”等“三個規范”,實行了準軍事化班組長(車間主任)報告制度,推開調車員等四個工種的手指口述安全確認規范標準的實施。同時,開展內燃機車司機、調車員等兩個工種的“一刻鐘崗位描述”活動,將規范操作提升到“知與行”的層面進行管理,顯著提升操作行為的自覺性和執行力,實現員工安全管理由被動到自覺主動的轉變。
3、安全防范理性化。
為實現安全文化的落地生根,結出豐碩成果,公司重點在運輸部各運轉班組組織結合班組自身工作職能特點和鐵路運輸實際,加強對鐵路安全運輸規律的專門研究,提升安全文化的指導力,實現理性安全防范。重點加強對季節天氣轉換期,安全月活動期、安全重點把握期、事故突發期、職工情緒波動期等“五期”的研究。加強對重要地段、重點時段、重點作業的人、機、物、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進行專門的研究,特別是對員工行為特征、心理動因等問題進行研究,找準規律性,提出超前防范措施。
三、安全文化活動經常化
1、廣泛組織班組開展算清安全“五筆賬” 活動。
算清安全事故形成的政治賬、經濟賬、社會賬、家庭賬、道德賬等“五筆賬”,警示員工珍愛生命、增強社會家庭意識,做到安全生產。
2、開展安全生產“八個我”活動。
通過“我給安全畫個像,我給自己秀個圖,我給事故算個賬,我給幸福曬個單,我給工友傳個經,我給違章拍個磚,我給作業提個醒,我給規章挑個刺”等八個具體形象的活動,形成人人關注安全、檢查自我、糾偏守規的良好局面。
3、組織開展 “四安全” 宣講教育活動。
主要是通過組織黨員、骨干“算安全經濟賬、傳安全寶典經、獻安全管理策,提安全操作醒”的宣講,進行傳經送寶,引導廣大員工提高安全意識,掌握安全技能,實現素質提升。
4、組織開展黨員與員工結安全對子活動。
組織基層班組的黨員全部與本班組的員工結成了安全對子,相互監督、共同促進,協保安全。
四、安全健康體系管理常態化。
1、全員覆蓋性納入動態化。
對“高危人群”的管理檔案不僅包括一、二、三級高血壓人員,還把沒有高血壓但曾犯心腦血管疾病人員也列為“高危人群”進行重點管理,通過堅持督促患病員工定期上站復查,叮囑用藥不出現遺漏。對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人員調換適當工作,復查確定符合上崗條件才允許上崗。
2、全過程跟蹤管理規范化。
堅持對員工身體狀況安全確認和動態跟蹤管理貫穿當班全過程。進一步完善班前集中確認、班中動態排查,交接班登記簽字制度的落實,確保重點人員有效管控。對高危人群每班必測血壓,填寫記錄,不安排單人作業,實現班前確認規范化。班中監管重點加強場外偏遠崗位人員的班前狀態確認,班中聯系確認,場外崗位的巡查檢查確認。
3、全方位提高救助技能普及化。
公司在不斷提高班組急救員應急處理能力培訓的基礎上,重點在班組普及急救相關知識,加強急救實戰演練訓練以及速效救心丸等藥品的投放,提高各班組的急救整體水平。同時構建員工班中發病救助機制,保證在第一時間使班中員工得到及時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