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洋
【摘 要】在舞蹈教學中創新是實現教學效率不斷提升的唯一途徑,因此,對于高校舞蹈教師來說,探索舞蹈教學方法的創新已經成為最重要的基本任務。在本文當中,筆者首先分析了舞蹈教學創新的意義,并從繼承與統一、主體與主導以及新穎與有效三個方面論述了創新的基本原則,最后從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采用游戲教學法以及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三個方面論述了具體創新策略。
【關鍵詞】舞蹈;教學;創新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20-0126-02
創新是藝術的生命,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讓藝術獲得全面的發展。在舞蹈教學中實現教學方法的全面創新才能促進舞蹈教學效率全面提升?,F代科技的不斷發展為舞蹈教學創新帶來了新的契機,現階段高校舞蹈教學必須要抓住一些機遇加強舞蹈教學創新才能為舞蹈教學發展提供新的動力。從總體上來看,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在舞蹈教學創新方面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舞蹈教學的進一步發展。基于此種情況,筆者對舞蹈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一、舞蹈教學方法創新的意義研究
在舞蹈教學當中只有通過科學的設計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從而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為了有效提高舞蹈教學質量,教師要立足于已有的教學資源,對傳統文化進行充分挖掘,此外還需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將舞蹈教學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有效促進舞蹈教學效率的提升。
在舞蹈教學當中,教學方法創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提高舞蹈教學效率提升的重要因素。舞蹈教學方法創新強調的是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的創新,需要充分吸收各種創新理論,此外還需要注重創新實踐,將理論創新的內容融合到實踐創新當中。
其次,舞蹈本身的藝術特性也會導致舞蹈藝術本身會隨著時代與社會環境的變化而出現新的變化,這就要求舞蹈教學方法也必須要實現創新才能滿足舞蹈藝術的進一步發展。
二、舞蹈教學方法創新的基本原則
(一)繼承性與創新性統一原則
任何一種創新都并非是要求完全推翻已有的結論,進行天馬行空的創新,創新必須要建立在已有的科學基礎之上實現新的發展。舞蹈教學創新也是如此,在進行舞蹈教學創新時,一些優秀的教學方法也應該被保留下來,而并非是被一味的拋棄。但是繼承也并非意味著需要一直停滯不前,而是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之上實現創新發展。舞蹈作為一種傳統藝術在我國已經有了多年的發展歷史,其進入到高等教育的歷史也相對較長,在這漫長的發展歷程當中我國高校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舞蹈教學理論與教學體系,教學方法也逐漸趨于完善。在這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因此,現階段高校在進行舞蹈教學方法創新時需要立足于現階段已有的教學方法之上,對其進行必要的完善,而并非是一味否認傳統教學方法,需要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二)主體性與主導性統一原則
根據建構主義教學理論,任何教學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在舞蹈教學中也是如此。因此,在進行舞蹈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以增強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教學方法創新的基本出發點。例如,教師可以采用舞蹈比賽等方式組織學生在課堂當中進行舞蹈比賽,從而讓學生真正融入到教學的全過程當中。但是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并不意味著教師在舞蹈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并不重要。由于大部分學生在經驗方面的缺失,缺乏教師的指導其學習難免會陷入歧途。因此,在遵循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也需要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尊重教師的主導地位與學生的主體性之間并不存在矛盾。在進行舞蹈教學方法創新的過程當中必須要處理好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舞蹈教學的效率。
(三)新穎性與有效性統一的原則
舞蹈教學方法創新需要通過一種新穎的方式來提高舞蹈對學生的吸引力,引導學生有效的融入到舞蹈教學的全過程當中,從而實現舞蹈知識體系的有效建構,同時創新本身也就是凸顯新穎性的目標。因此,在進行舞蹈教學方法創新過程當中需要強調其新穎性。但是增強新穎性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舞蹈教學的效率,而并非在于單純的“創新”,教學效率成為創新的最重要衡量指標。這就要求舞蹈教學方法創新必須要遵循新穎性與有效性統一的基本原則,從而通過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舞蹈學習效率。
三、舞蹈教學方法創新的基本形式總結
(一)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一直以來,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活動往往只針對于學生的具體技能,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往往也只限制于專業技術的教學與學習當中。但是根據最新的教學理論,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心理環境,拉近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才能更好接受教師所傳輸的知識。在傳統舞蹈教學當中,教師只關注與學生專業技能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诖朔N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全方位的溝通與交流。首先,教師在課堂中需要積極主動的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并對其中所反饋的信息進行仔細的分析,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其次,在課余時間教師也需要積極主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交流的內容也并不需要完全局限在學習方面,也可以與學生就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溝通與交流。
(二)采用游戲教學法
從藝術的起源考察,藝術與游戲有著不解之緣?!坝螒蛘f”就是藝術起源諸多學說當中的重要一種。該學說的創始者是18世紀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席勒,19世紀英國哲學家赫伯特·斯賓塞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這一學說,后世將該學說稱作“席勒-斯賓塞理論”。該學說認為:藝術起源于人類所具有的游戲本能,這種本能又表現在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由于人類具有過剩的精力,另一個層面是人類將這種過剩的精力運用到沒有實效、沒有功利目的的活動中。于是,游戲作為人的本能,就成為藝術發生的動機。在游戲中,人的過剩精力得到宣泄,并從中獲得愉悅。從這個意義上說,舞蹈作為藝術重要形式之一,與游戲有著深厚的淵源。舞蹈教學中采用游戲娛樂教學法,也就成為重要的選擇之一。基于此種情況,教師在進行舞蹈教學的過程當中應該加強游戲教學的進一步使用。但是游戲教學法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首先,教師需要對教學的內容需要具備較高的了解,并將具體的知識細節有效融入到游戲當中,并通過精心設計讓學生在游戲當中學習到具體的知識,而不是單純進行游戲。其次,教師還需要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對學生在游戲當中所反饋出來的進行深度解析,并及時對學生進行指正。endprint
(三)加強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為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新的途徑。通過現代教育技術,學生可以更加清晰對舞蹈工作進行觀察,同時結合自身的舞蹈動作進行改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因此,現階段教師必須要充分認識到現代教育技術在舞蹈教學中的重要性,不斷強化舞蹈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力度。目前階段在舞蹈教學中使用較為廣泛的現代教育技術有視頻反饋法、VR虛擬教學等技術。但是現代教育技術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才能實現。因此,教師在日常工作當中需要不斷強化自己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強化現代教育技術在舞蹈教學中的進一步應用。
(四)混搭穿越法的應用
從現階段高校舞蹈教學的具體內容來看,舞蹈專業的學生所需要學習的內容相對較多,不僅包含中國古典舞,同時也包含西方舞蹈。這也符合現階段社會對于綜合性人才的實際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混搭穿越法在舞蹈教學中的應用逐漸開始走上歷史舞臺,以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為主要目標。對于舞蹈教學而言,就是通過教學使學生精通一種以上的舞蹈表演種類,同時又具備其他多種舞蹈種類的基本表演水平。為此,在教學中就要將中國的古典舞蹈、西方的現代舞蹈這兩種不同時空的舞種進行穿越式教學;將民族舞蹈、芭蕾舞、拉丁舞等不同舞種進行混搭式教學。以此培養學生多種舞蹈的表演能力,成為舞蹈藝術的多面手。除此之外,還可以將相關舞蹈理論的內容穿插到舞蹈動作的教學當中?;齑畲┰椒ㄔ谖璧附虒W中的應用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與能力提升規律。
四、結語
在本文當中筆者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對舞蹈教學創新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舞蹈教學創新所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最后總結了舞蹈教學中所應該遵循的基本方法,希望能對我國現階段的舞蹈教學方法創新能夠有所啟發。
參考文獻:
[1]焦志麗.高師教育改革中器樂教學的創新研究以河南師范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器樂教學為例[J].藝術教育,2016,(06):225-226.
[2]姬寧.價值論下高校本科藝術教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以舞蹈教學為例[J].藝術教育,2015,(02):40-41.
[3]邱璇.創新體育舞蹈教學方式實現體育舞蹈教學價值——提高體育舞蹈教學質量的方法思考[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1):156-157.
[4]楊姍姍,汪陽帆.創新體育舞蹈教學方式實現體育舞蹈教學價值——提高體育舞蹈教學質量的方法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3,(19):49-50.
[5]吳海林.從“情境反應模型”談舞蹈教學創新——以“90后”群體為受體研究對象[J].文學教育(中),2012,(04):91-92.
[6]張沛.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學創新研究——試析以普高生為主體的舞蹈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06):265.
[7]楊莉莉,路漫漫,寇小潔.加強實踐教學突出個性培養——關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藝術學院音樂表演(歌舞)專業舞蹈課程教學的改革與創新實踐[J].藝術百家,2009,(S1):199-200.
[8]來燕.從“小雞捉老鷹”中得到的啟示——談談舞蹈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A].中國兒童歌舞學會.中國少年兒童舞蹈論文比賽獲獎作品集[C].中國兒童歌舞學會:,200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