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艷
目前,很多學生進入高年級以后感覺英語變難了,課堂變得枯燥無味了,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也不如以前濃厚了,再加上小學升學考試的壓力,因此,提高高年級英語課堂學習效率成為老師們一直關注并探討的話題。下面,就把我從事高年級英語教學的一些做法和體會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英語,首先就應該讓學生對英語感興趣,高年級學生更不例外。
首先,每個學期開學的第一節課我都沒有急于講課,而是通過用英語和學生進行交流,如,讓學生自我介紹;為學生唱英語歌曲;談論假期情況等等,讓學生感覺英語是有意思的,有趣的。平時我還會利用課余時間,或通過QQ、微信與學生進行溝通,來增進師生間的感情,做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從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其次,我精心設計每一節課,盡量讓每一節課都使學生感興趣,讓學生愛學,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所以我在設計課堂教學環節時總會絞盡腦汁想要設計什么樣的環節學生才感興趣才愛上。比如,我在講六年級上冊Unit 3 My Weekend Plan Read and write時,我設計了為學生演唱有關中秋節的歌曲,朗讀自己為學生制作的藏頭詩,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再如,我在講Unit 5 What does he do?A Lets learn時,設計了學生喜歡的“撕名牌”游戲,學生很感興趣,積極性特別高,效果也不錯。所以,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設計一些能夠吸引學生的教學環節,讓課堂更有意思,更有魅力。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所以在教學中我會力求每節課都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教學,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在記憶單詞時,我會培養學生先記讀音再根據讀音記拼寫,并且邊記單詞邊看圖的習慣;在讀課文時我培養學生邊讀邊想意思的習慣;在做閱讀題時,我培養學生一邊做一邊在文中畫出有關信息的習慣;課堂上我會注重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例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聽寫本,用來課上記信息,記錄他人的對話,表演的情景劇等信息;還有注重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大膽質疑的習慣;做聽力題時,培養學生聽前認真審題的習慣;答題時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認真檢查的習慣。我認為這些習慣的養成會從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
1.設計“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文本
高年級的對話課、閱讀課比起中年級篇幅要長,學生理解起來較難,所以我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對話或文本,比如,我在講六年級下冊Unit 3 Where did you go?B Lets talk時,我就將Amy的假期設計成“思維導圖”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對文本的內容有一個概括性理解,印象更深刻。對于閱讀課的教學也是如此,我也是充分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有時我還讓學生自己完成“思維導圖”,比如在講六年級下冊Unit 4 Then and now Read and write一課時,我就設計了讓學生根據閱讀課文完成有關Wu Yifans dream的“思維導圖”,這樣,學生對整篇課文的理解相當透徹。通過“思維導圖”實現對文本知識的建構,不僅讓學生對文本更容易理解,也開發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學習不僅能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還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語能力。我在教學中會根據不同的課型,不同的教學任務,安排不同的合作形式,如:對話練習,角色扮演,問題的交流與探討,調查填表等,我根據需要合理分配不同人數的小組。比如,對于簡單一點的問題我采取兩人一小組進行討論,較難的問題可以四人一組。還有,我利用小組之間進行評比,來增強學生之間的競爭力,也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四、采取多元化的激勵性評價
要想提高課堂效率,教師的激勵性評價必不可少。課堂上,我充分利用口頭表揚激勵學生,如:Good!Great!Wonderful!Super!You did a good job!等等。特別是對后進生我會抓住他們每一次進步的機會,對他們進行表揚和鼓勵,即使做得不好我也要對他們說上一句“Come on!Study hard!”還有,我利用加分策略來激勵學生的積極性。課上為表現好的個人或小組給予加分,并根據得分評選出進步小明星和優秀學習小組,每周評選一次,并把評選結果通過后黑板或班級QQ群進行展出,這樣,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高了,特別是那些后進生,自從被評上“進步小明星”之后都有了很大轉變。
以上這些是我在教學中的一點做法和拙見,僅供大家參考,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