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珺
激勵評價是教學評價的重要方式之一,經常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運用激勵評價,對于樹立學生學習信心、激發學習動機具有重要意義。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應當善用激勵評價,讓課堂教學更有效。然而縱觀當下小學高年級英語課堂教學,我們發現雖然有很多教師認識到了激勵評價的重要意義,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仍然存在激勵評價形式單一、模棱兩可的問題,喊來喊去都是“很好”“不錯”“非常棒”這幾句話,學生已經見怪不怪了。事實上,激勵評價只有因人制宜、因時制宜才能發揮積極作用,否則只會成為課堂教學的附庸品。在長期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本人總結了幾種行之有效的激勵評價運用策略,分別是語言激勵、情感激勵、競賽激勵,希望能為小學英語教學改革工作提供新的理論視角。
一、語言激勵性評價的運用
語言激勵評價是最常見的教學評價形式,隨時隨地都能在課堂上運用這種評價形式。直觀鮮明的語言評價能帶給學生最強烈的感官沖擊,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時時刻刻在關注自己,時時刻刻都相信自己。課堂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雙向互動的過程,師生之間總要進行對話,語言是教師傳遞信息、表達情感最直接的方式,教師應當有效利用這一交流契機,多表揚學生,讓學生慢慢樹立學習信心。
譯林版六年級上冊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皇帝的新衣》)單元教學中,考慮到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童話故事,因此導入新課時我請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講一講故事的大致情節。我首先請英語成績中等的張××回答這個問題,他的語言不太流利,說話也結結巴巴,信心不太足。我走到他身邊,鼓勵道:“Dont worry,take your time. Im sure you can do it,come on!”(別著急,慢慢來。我相信你可以做到的,加油!)他認真回想起過去閱讀這篇童話故事時的體驗,終于完成了故事情節的梳理,我贊揚道:“Clever boy!Im so proud of you!”(真聰明!老師為你感到驕傲!)聽見我的贊揚,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這是一次成功的語言激勵,很好地起到了樹立學生學習信心的作用。
二、情感激勵性評價的運用
一名成功的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掌握高超的教學技巧,更應該學會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用情感與學生交流。小學生年紀小,他們正處于渴望愛與呵護的年齡段,情感激勵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語言激勵之外,教師還要用善意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平易近人的態度與學生交往,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積極性。尤其是面對學困生時,情感激勵是相當有效的。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以“關心、理解、尊重、信任”為主的情感因素,讓學困生感受到自己和其他同學一樣重要,激勵他們奮發向上。
王××是一位女同學,從起始階段英語成績就不好,學習也不太積極,到了高年級更加跟不上學習進度。為了幫助她走出英語學習困境,我經常在上課時與她互動,請她回答一些力所能及的問題。她回答正確時,我會面帶微笑,輕輕點頭以示肯定;她回答不夠完整時,我會給予一個鼓勵的眼神,并用肢體語言做出一些提示;她回答錯誤時,我會輕輕搖頭,請她再試一下。漸漸地,她也有了學習信心,正確回答出問題的次數越來越多,一個學期之后英語成績進步了不少。
三、競賽激勵性評價的運用
小學生好勝心強,當他們身處于群體之中時,每個人都想脫穎而出,渴望獲得他人的認可與肯定。尤其是五六年級學生,他們對外界已經形成了初步感知,迫切想要享受勝利的滋味。巧妙利用學生這種好勝心態進行競賽激勵評價,能大大調動學生的表現欲望,讓學生發揮個人特長,全面增強學習效果。從競賽激勵的形式來看,有個人競賽、小組競賽、男女競賽等;從競賽的內容來看,有表演競賽、背誦競賽、朗讀競賽、口語競賽等。教師應當根據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實際情況,選用某一種或者某幾種競賽激勵評價。
The kings new clothes教學中,我將學生分為小組,在班級里面來了一次課本劇表演競賽活動。比賽設置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優秀獎,每個參加比賽的小組都可以獲得不同程度的獎勵。每個小組都卯足了勁,想要拿到特等獎。在排練節目的過程中,學生鞏固了本單元所學內容,英語表達能力也大大提高。他們互相幫助、分工協作,不出兩個禮拜就完成了排練。等到正式表演時,我在班里面搭建了簡易的舞臺,學生躍躍欲試,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
激勵評價能幫助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激發學生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興趣。組織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善用激勵評價,讓課堂教學更有效。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意,雖然課堂教學需要激勵評價,但是有效的教學同樣離不開善意的提醒和適當的點撥。面對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出現的不足之處,我們不能一味采用激勵評價、聽之任之,而是要將激勵評價與委婉批評相互結合,既給予學生充分的激勵,又要有真實的尊重,讓他們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活潑、自信、愉快地學習英語。
參考文獻:
[1]秦錫根.淺談激勵性評價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8(6):123-124.
[2]于超.小學英語激勵性口頭評價體系的審視與定位[J].現代教育科學,2013(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