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秋生
《王者榮耀》“榮耀”了誰?
文/李秋生
一家電臺約我評論電子游戲《王者榮耀》,我隨手點擊了一下網絡,若干條負面消息撲面而來。
《王者榮耀》官方數據公示注冊用戶超過2億,小學生是主力軍,約占57%。不少小學生“我為君狂”,不想學習,不想吃飯,不想睡覺,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西安小學生成亮為購買《王者榮耀》和《穿越火線》兩款游戲中的裝備和英雄,盜刷了父親銀行卡內6778元。西安小學生童童為買裝備盜刷了父親銀行卡9000多元。
廣州一17歲少年狂打手游《王者榮耀》40小時,誘發腦梗,險些喪命。
杭州13歲的學生張林因玩《王者榮耀》被父親訓斥后,竟然一怒之下從四樓縱身跳下,造成雙腿嚴重骨折。他在醫院蘇醒后第一句話居然是,“快把手機拿給我,我要登錄游戲網站!”
由此可見,青少年玩《王者榮耀》,得不到絲毫“榮耀”,得到的只是一幕幕悲劇。而真正得到所謂“榮耀”的是操縱游戲的玩主。據國外數據機構統計,《王者榮耀》目前已成為全球下載量最大的游戲,一季度收入60億元。
有人評說《王者榮耀》是“網絡農藥”,我看這種說法并不過分。從社會效果看,《王者榮耀》至少構成了三大危害。
首先,毒害了下一代。不少小學生為此走火入魔,荒廢學業,離經叛道,甚至導致生命危險。
其次,涉嫌嚴重篡改歷史。在手游《王者榮耀》里,荊軻變成了手持奇怪兵器的美女刺客,劉備變成了肩抗火槍身穿風衣的黑幫教父。曾有一個沉溺《王者榮耀》的孩子在作文中這樣寫道:“我的天啊,我一直以為四大刺客分別是李白、韓信、蘭陵王、荊軻。在老師講荊軻之前,我一直以為荊軻是女的?!睔v史文化可以闡釋,人物形象可以演繹,但前提是必須尊重和維護優秀文化傳統,不能把歷史變成“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王者榮耀》一邊消費歷史文化,一邊歪曲歷史文化,是對民族文化嚴重的扭曲和傷害,只能是造成文化誤讀和價值錯亂。
再者,利用不顧及社會效果的游戲牟取暴利,損傷了網絡游戲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面對《王者榮耀》帶來的一切,我們還能“溫良恭儉讓”地聽之任之嗎?必須拍案而起,“群起而攻之”。令人遺憾的是,我們不少人似乎已經修練了這樣一種素質:神情麻木,見怪不怪。這種精神狀態必須改變!
作為有關部門,要知道自己的“有關”責任,負起責任來,立即討伐關閉這個游戲,并責成有關玩主接受整頓和查處。
作為學校和家庭,要如臨大敵,切實加強孩子的教育引導,使他們認識到人生遠大理想,自己重任在肩,不能“游戲人生”。
作為司法部門,要健全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法》,對未成年人配備手機、上網操作要有明確的法律條文規定。對涉世不深的小學生應禁止使用手機,不讓他們過早地進入色情泛濫、詐騙盛行、游戲失控的虛擬世界,過早接觸那些無法抵制的誘惑刺激。
魯迅當年曾大聲疾呼,“救救孩子”,梁啟超過去曾深沉指出,“少年強則國強”。今天,我們對先賢的話要重溫三思。
中華民族的神圣使命是實現中國夢,實現中國夢的重任將落在當今孩子們的身上,我們要家庭、學校、社會合力將沉溺于“游戲夢”中的孩子解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