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娜
淺析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文|謝娜
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不斷的提高,時代的進步使人們進入了網絡信息化時代。各個領域信息化,也加快了計算機信息化建設的進程,為了滿足新時代人們對于信息化的需求,各大高校在計算機教育網絡化教學上,必須要有新的改革教育方式。針對不同的社會需求進行教育改革機制,在計算機技術教育課程體系上要有新的要求,在教育模式上要有新的變化,讓大學生在學習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充分了解社會上的對于信息化的需求。現代的計算機技術已經應用到社會上的各個領域,在社會各個行業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計算機技術的普及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人們已經進入了先進的信息化時代。為了更好地培養新一代大學生們,滿足社會對信息技術的發展要求,高校在計算機信息化教育上要不斷創新,改善自身教育體系的落后和不足,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吸取先進的教學經驗,在計算機技術教育的道路上,走出一條發展改革新道路。
在實際教育改革過程中必須要讓理論和現實操作內容結合到一起,且從多方面進行研究和劃分,同時實際整改內容要有一定的依據,其中主要從兩方面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一方面,要結合優先發展的創新原則進行創新,總體而言就是在計算機教育改革時期,根據全面掌控計算機理論知識和現實操作能力兩者合作的觀念,為設計計算機課程內容和教學知識提供依據。同時,要確保設計的內容清晰明了,且可以展現出學科的內在特點、內在邏輯性以及基礎理念等內容。另一方面,需要結合實踐比理論知識更為重要的觀念進行創新。傳統意義上的教學形式,教師更為關注理論知識的闡述,且提出在計算機教學中只要拓展學生的理論知識庫,才能優化學生的實踐上機操作水平。這種錯誤理念源自于以往教學觀念。由此,在實際創新高校計算機教育工作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從社會和學科發展觀點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出現代化計算機教育創新的方向,且可以通過對傳統意義上計算機教學工作提出全面創新的規定,加大對計算機教學中實踐操作的關注。這項工作不但是目前計算機教學創新的設想,也是未來計算機教學工作逐步發展的重點內容。由此,對高校計算機教育工作實施改革,是未來高校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計算機教師關注的焦點問題,其有助于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和成長提供有效保障。
在現代的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計算機的應用,使學生熟知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是有必要的。因此,高校對于計算機教育的改革有著非常的重要性。高校的計算機專業受到了學生們的喜歡,現有的計算機教育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這就極大地促進了高校對于計算機教育的改革。為了給學生們一個良好學習環境,高校要逐步改變自身教育體制,完善課程教育內容,提高師資力量,在提高學生們的成績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們的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們良好的素質修養。
作為老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使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創造新模式的學習氛圍,比如:利用計算機可以播放動畫,同學就可以模擬動畫中的聲音進行表演,從而改善學習的氛圍。網絡信息時代的到來,推動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也帶動了高校對于計算機教育的改革。教育的重要性主要表現以下三個方面:
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是各大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關鍵。提高學生信息處理的能力是為了滿足社會上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須在課程教育內容上要嚴格要求,確保學校的教學質量,提高老師們的自身素質,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從而培養學生們信息處理的能力。比如計算機中的畫圖,可以說是程序語言中非常簡單的并具有特色的主要功能之一,以前學生只是聽老師的講解,而沒有實際的去操作,使學生的對計算機的信息處理能力較差,而經過計算機教育的改革,學生們學會了對計算機下定指令,完成簡單畫圖的信息處理能力,輸入的指令為Repeat 8[Repeat 5(FD 40 RT 180/3 )RT32],由此可以得出六邊形的圖像,如圖1。

圖1 六邊形
在學生進行計算機操作的時候,在系統和通信的支持下,可以獨立的將計算機信息進行處理并轉換成相應的應用技能,從而實現計算機教育改革的主要目的。在教學中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愛好,開發學生們的智力潛能,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計算機人才。
現在的各大高校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學生在計算機方面的素質教育不是很嚴格。學校對于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抓得很緊,可是卻忽略了學生們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當前是計算機的時代,掌握計算機的技能是未來面對競爭的基礎條件,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技能是新時代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環節。因此需要加大計算機的教育課程內容,使得學生在獲取計算機知識的同時,將學到的技術進行應用,在保證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較好的應用技巧。進而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加強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掌握能力的同時,更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計算機教育綜合應用素質的培養,讓大學生們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做一個對國家和社會有貢獻的高素質全能型人才。
經過計算機教育的改革,加強了學生的創新能力。計算機可以對教學方式帶來較大的變化,因此在教學的內容中引入和計算機相關的,例如動畫或者游戲的概念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觀看計算機教程的同時,轉動腦筋,大膽的去想象,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力。比如:使用計算機語言利用程序重現俄羅斯方塊的一款積木的圖像,用到的程序語言有:FD20RT80FD19-1 、FD20RT80FD19-2 、FD20RT80FD19-3 、FD20RT80FD19-4 、FD20RT80FD19-5,由此可得到積木的形狀,如圖2。

圖2 積木形狀
由上述內容可知:假如學生不能牢固掌握計算機技術,那么就不能具備發散思維。高校計算機教育的改革不但培養了學生對于信息的處理能力,還能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手段設計課程,從而更加豐富學生們的生活。改革后的計算機教育能夠使學生們具備較高的應用能力,具備與社會對接的知識體系。
《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程》是高校計算機教學工作的重點,其需要放到高校第一年教學任務當中,這樣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提供依據,讓學生盡早通過計算機等級考試。在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中,最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了解定位、科學選擇教學內容。現階段,高校引用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程包含了以下幾點:PC機操作初步模塊、Word文字處理模塊、Excel電子表格處理模塊、Access數據庫使用模塊以及計算機網絡、多媒體與信息系統安全知識模塊、演示文稿制作軟件PowerPoint2000模塊等。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計算機基礎知識在中小學中開始推廣,根據不同階段班級的學習情況,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
現階段,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工作主要是結合“理論教學+上機操作”的形式進行教學。這種形式還是滿足高校學生學習需求的,但在實際推廣中依舊存在很多問題,如缺少學習興趣、無法及時消化學習到的知識點、不具備自主參與的觀念等。結合對這些問題的分析,教師可以進行以下工作:第一,提升辦學條件,優化教學環境。通過以往讓學生上機操作,轉變為安裝多媒體教學管理軟件讓教師依據計算機來管理學生的用機情況。這樣,有助于教師在為學生闡述理論知識和操作演示階段對學生實施約束。第二,提升課件質量,關注教學精準性。一個優越的課件是一堂課實施的重點,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不但要關注內容上的重點,還要關注聲音、圖片以及動畫等內容的結合,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關注度,提升學生對本堂課的學習興趣。設計的教學內容需要結合實際教學目標進行有選擇的教學,大都選擇操作性的內容。第三,加大課外訓練,優化學生的操作技能。課堂教學內容需要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結合多種形式進行復習和優化。同時,可以結合構建計算機基礎知識講課、構建計算機課余學習小組、設計計算機輔助班等形式來構建多樣化的第二課堂,學生在參與中可以逐漸優化自身的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要以教師為基礎,將學生定為教學的主體,全面優化教學方案。通過對計算機基礎整體性進行研究分析可知,教師要注重構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形式,以訓練為根本創新教學實踐形式。結合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特點和網絡環境優勢,有效轉變教學方案。構建與素材相符的教學平臺,讓課程網站成為學生課后學習和解答問題的重要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結合網絡平臺學習,與教師在線溝通,更為快速的進入,調動自主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學生可以在網絡中查找有關教學內容、教學課件以及訓練題目等內容,這樣有助于提升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為了讓高等院校學生擁有現代化計算機發展具備的基礎應用技能,目前各大高校計算機等級考試開始大面積的推廣,其中考試包含了筆試和實踐操作兩方面,筆試與實踐操作都合格的學生可以獲取CCT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考試證書。等級考試的一級要求就是指計算機基礎教學需要達成的教學目標。等級考試的試題難度非常高,關注的內容也非常廣闊,可以滿足學生的理論需求和現實操作規定。由此,各大院校有關計算機教育的考試可以改成一級考試,這對學生而言,不但可以調動其學習的興趣,還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崗位需求提供依據。學生在獲得證書之后,可以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水平,有助于保障其未來工作選擇的有效性。
信息化生活時代的到來,促進了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的計算機人才,各大高校對于計算機教育的改革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高校要利用自己學校的特色,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方式,完善自身教育體制,改變落后的教學模式,為大學生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道德觀。
作者單位:贛南衛生健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