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浩峰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數據Big Data、云計算Cloud computing,這三個領域已然成為當下熱門,三者并列,甚至引出“ABC時代”之稱。這不僅意味著互聯網行業的新動向,更蘊含了深層次的傳統行業的顛覆和變革。
在華東理工大學主辦、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承辦的“第二屆創新創業大會暨ABC新時代雙創新生態新領地論壇”上,《新民周刊》記者所見,則是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創業背景,近年來成功的創業企業家之洞見。
在“ABC時代”來臨之際,面對前所未有的創業背景,商學院又該有哪些動作呢?在論壇現場,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院長閻海峰教授為伏彩瑞等15位優秀創業者、投資人頒發了授聘證書,授予他們為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創業導師。“以學生為中心,希望通過創業導師的計劃,能讓更多有創新創業夢的學生有途徑、有方法、有資源地去實現自己的夢想,這就是我們要做的。”閻海峰如此表示。
不同創業起點相同的堅持力
“連接商業與科技,培養知行合一的經管人才,這是華理商學院的使命。”閻海峰不止一次對記者說到這句話。
作為一所理工背景的高校,其商學院的特色,自然脫離不了這一校情。

在本次論壇上演講的嘉賓中,有幾位是名副其實的“創業理工男”。譬如滬江創始人伏彩瑞。他說,自己最初創業時,沒有啟動資金,父母也明確質疑、反對。包括根本無法從各家銀行貸款。然而,2005年臨近研究生畢業的伏彩瑞,當時放不下手頭正在打理的網站。這就是當時在圈內小有名氣的滬江網的前身。
伏彩瑞是這樣介紹滬江網之創立的:“我開始的動機是因為2001年上大三的時候,發現身邊很多人已經想在網上學習,然而他們沒有太多的網絡資源。我就做了一個公益的平臺,那是滬江網的前身,推出之后特別受歡迎,口口相傳就來了很多人,每天用這個網站。不光用,還給我寫郵件,給我留言,說你干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然而,這個網站當時是不盈利的。
研究生畢業之際,伏彩瑞面臨選擇——到底到哪里就業?
“我當時也想找一個好工作,但這就意味著網站二三十萬的用戶就沒人打理的,這些用戶就荒廢了,這些用戶用今天的話來講比金子還寶貴,因為這些是種子用戶,對這個網站,甚至對公司日后的發展形成莫大的影響。當時的我,也特別舍不得。”伏彩瑞說。當時,他做了理性的分析,分析自身創業有沒有勝算,結果是幾乎為零。“首先我查了一下國內有沒有做互聯網教育的,當然是沒有。我們融資肯定融不到,別人會覺得你混不下去才會做互聯網上的產品,要不然誰不去開培訓機構?那時候新東方剛剛上市。所以在國內在全球都找不到我們這種模式。而且我自己沒有任何工作的經驗,那時候對企業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從企業經營方面來說,也是一頭霧水沒有信心。更關鍵的是沒有錢,最后滬江創業的資金就是零,一分錢都沒有,所有的錢是幾個同學兄弟借過來,一共借到了8萬塊。”
當時的伏彩瑞,心中的理想和使命就是用互聯網讓教育更簡單、更公平、更快樂。
與伏彩瑞不同,顧國平最初創業,做的是賣個人電腦。在黃陂路當時的賽博數碼廣場的樓梯道里面賣PC。“別看現在看來賣PC檔次太低了,我剛剛出道的時候選擇做哪個行業,那時候覺得組裝PC絕對是高大上的。每個時代總是有可以讓你抓取的東西。通過賣PC,賣了一段時間,我就琢磨了,一天賣一兩臺不是一回事,怎么樣可以賣更多一點,于是想到了賣配件。第一個賣的是金士頓內容,另外一個是顯示器。賣配件可以規模化地賣,可以往各個賣場拓展,就是代理。”
在顧國平看來,雄心與堅持,是創業者必須擁有的特質。起點創業投資基金主管合伙人查立則提到,創業者是特別善于做“白日夢”的人,做一種不靠譜、異想天開夢的人。而堅持夢想,是成功的第一步。可以說,不同的創業者,擁有不同的起點,但擁有同樣的堅持力。
抓住“ABC時代”的脈搏
“創業這件事,別多想,不要擔心各方面技能積累得還不夠。如果你想創業,今天就能成為一名創業者,因為創業的技能和知識只有在創業的過程中才能習得,才能積累。”查立如此說。

面對“ABC時代”的來臨,查立強調對于創業者來說,有兩點特別重要。“一個是重要的事情先做,你就會變成高效率的人。第二個是優秀是一種習慣,你堅持下去就變成優秀的人。”查立說,“具體地說,就是——第一,創業別多想,如果想可以想一輩子,如果想積累的話,你到各個工作崗位各個職位都做一遍,積累足夠的時候,差不多就是你退休的時候。其實創業你今天決定創業,你就可以成為一個創業者,你不需要積累很久,不需要學會所有的創業知識再走上創業道路,因為創業的技能,創業的知識,只有在創業過程當中才能真正掌握。第二點,優秀是一種習慣。如果你今天走上了創業道路,就以高的標準,新的方法,今天就采用這種方法、這種標準,堅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創業者。”
面對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查立認為,創業者亦必須自我革命,自我迭代,才能有可能創新成功。
伏彩瑞則稱,創業者,一定要回到自己的初心。“我覺得創業還是很開心,苦是別人覺得的,快樂的是自己的,因為你越做越想做。我的出發點就是覺得互聯網才是這個世界解決教育公平最好的方式,有了互聯網我們有可能讓任何人,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不缺教育資源。于是我就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