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馨雨+孟繁玉+王盈盈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電子商務盛行,電子支付方式應運而生。大學生作為最為特別的一部分消費群體,迅速受到這種便捷支付方式的影響。本文基于對保定市5所高校大學生的問卷調查數據,探討電子支付方式下大學生的消費價值觀,并著重對電子支付方式影響下大學生科學消費觀的構建提出一些建議,幫助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當今消費環境,樹立科學的消費觀。
【關鍵詞】電子支付;消費價值觀;大學生
一、引言
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借互聯網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點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互聯網、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電子支付是電子商務的核心環節,隨著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人們對電子支付的需求進一步提升,電子支付迅速普及。
本次調查中我們共發放書面與網絡問卷共1000份,收回問卷837份,收回率83.7%。總體來說電子支付在保定高校大學生中的認知度普遍較高,認知度基本在90%以上,從使用電子支付消費頻率的比例上來看,經常使用的占比90%左右,只有0.83%的大學生從未使用過電子支付。另外從大學生使用電子支付的領域進行分析,大學生在購物、繳費和生活轉賬三個方面的消費比例占了總比例的75%以上。由結果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已經基本將電子支付作為第一消費支付手段。
二、電子支付方式對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的影響
(一)大學生節儉意識弱化,盲目消費嚴重
1.電子貨幣取代現金支付導致無意識消費
傳統的消費觀念以現金支付為主,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而電子支付方式下電子貨幣的逐漸使用使得大家不必直面金錢的流失,只需在手機等移動設備簡單的操作即可完成消費,使大學生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大量的消費,因此很容易產生盲目消費和過度消費。
據我們調查的統計數據來看,接近70%的大學生反映,電子支付由于是一種虛擬的非現實支付方式,很大程度上會減輕對于金額的敏感度,從而造成額外的支出。
2.網購下電子支付方式導致的無意識消費
電子商務通過立體式的網絡、手機、廣告等技術手段向大學生傳播消費信息,煽動大學生的消費熱情,誘導甚至支配他們的消費行為。大學生正處于消費需求十分旺盛的時期,除了主動購買一些東西以外,大學生往往在瀏覽網站的過程會有一些“意外收獲”,而電子支付方式下的無紙幣化交易,更是加劇了大學生的無意識盲目消費。
據我們的調查數據顯示,存在近一半的調查學生表明,有時購物僅是由于無意瀏覽購物網站而臨時激發的購買意向,這一部分說明,電子支付的存在很容易造成大學生的無意識消費。
(二)大學生理財觀念欠缺,崇尚超前消費
電子支付方式的發展更引起了一種新型的消費模式,即信譽消費、分期借貸消費,如螞蟻花唄、信用卡貸款、分期支付等,使大學生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也能進行大量的現期消費。近日教育部指出大學生超前的消費觀念和創業需求、互聯網貸款申請的便利使得校園網貸快速發展,行業內出現了濫發高利貸、暴力催收、裸條貸款等違法違規現象,強調任何網貸機構不允許向在校大學生發放貸款。電子支付方式下大學生的超前消費方式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以及對各種借貸平臺機制的清醒理智的認識和正確理財觀念的培養,很容易使大學生陷入財務危機,引起對個人和社會較大的危害。
(三)大學生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行為不理性
目前一些大學生存在追求名牌、虛榮攀比的消費觀,在電子支付的背景下,大學生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能夠輕松買到自己負擔不起的商品,由此引發一系列的還款信譽危機。另外,大學生處在大學校園,人際交往消費居多,如時下校園流行的“請客之風”、戀愛成本支出過多等等,存在許多大學生由于面子被迫消費的場合,電子支付方式下的消費讓大學生在“面子消費”中更難自控和理性拒絕。
三、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消費價值觀
(一)轉變家庭培養觀念、樹立榜樣力量
大學生理性消費觀的構建,需要發揮家庭的引導作用。首先,家長自身就要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以身作則,減少盲目的物質消費,多進行精神消費,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引導。其次,家長要對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有所掌握。這需要家長平時多留心他們的消費行為,加強與學校的聯系,有意識地、系統地加以引導。最后,家長要注重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的培養,提供更多社會實踐機會,培養其理財和消費觀念的養成。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注重消費引領
消費觀教育作為目前大學生亟需系統學習的重要課題,應逐步列入高校思政教育體系。把科學合理的消費觀、理財觀內容列入思政課程教學,同時開設相關選修課、專題講座等宣傳和倡導正確的消費觀,系統科學的指導大學生的消費實踐。另外,學校應加強針對大學生實際的困惑及時指導教育活動作為思政教育的補充,打造諸如“大學生消費價值觀淺談”征文、消費方式相關的辯論賽等喜聞樂見的校園文化,樹立理性消費的意識,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
(三)優化社會消費大環境、營造良好風氣
針對目前電子支付方式下大學生出現的消費價值觀存在的問題,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引導,用主流價值觀塑造規范大學生的消費價值觀,引導大學生進行理性消費,拒絕攀比、奢靡、享樂等消費價值觀取向。另外,國家相關部門要制定相關的消費法律法規,以法律的形式將一些消費規范固定下來,用法律來規范和引導人們科學合理地消費。
(四)提高大學生自我修養、增強約束力
大學生科學消費觀的建構不僅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相互配合,更需要大學生自身轉變消費觀念。首先,培養良好的理財意識。大學生要多學習理財方面的知識,提高對理財的認識。其次,提倡精神消費。大學生要注重科學、人文知識的積累,注重精神消費,使消費會走出物質的牢籠。最后,做好資金合理規劃。大學生要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資金,做好預算及支出記錄。定期核算消費情況,遇到資金問題及時尋求合理有效的解決辦法,客觀反思自己的消費行為,使有限的資金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
四、結束語
電子支付是一項新興事物,在實際操作中給大學生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難免存在不良導向。所以在電子支付方式普及的大背景下,需要通過社會、家庭、學校、大學生自己的共同努力,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消費價值觀,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徐潔.新媒體下大學生消費價值觀研究[J].人間,2016(27).
[2]詹莉.論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價值觀[J].西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8).
[3] 耿慧,何明祥.我國電子商務及其電子支付方式發展探討[J].煤礦現代化,2008(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