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雄
“久困于窮,冀以小康”。如今,決戰貧困最后千日沖刺的新起點已經來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吹響了決勝全面小康的激越號角。
濮陽市是河南省“三山一灘”扶貧開發重點區域,所轄5個縣和開發區都有貧困人口,涉及74個鄉鎮、349個貧困村、53298戶貧困戶171081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濮陽市委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第一民生工程,按照“黨建為先、產業為根、立志為本、機制為要”的思路,努力在貧困地區全面奔小康的征程中做示范、帶好頭。
做強基層黨建把黨的優勢轉變為脫貧攻堅的勝勢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濮陽市堅持以“黨建掛帥”,從基層黨組織設置、運行、功能、示范入手,積極構建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相融互動、同頻共振新格局,使“基層黨建+扶貧攻堅”的星星之火在濮陽大地迅速燎原。
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增強脫貧攻堅的能力。開展“帶頭人”示范培訓,對涉貧鄉(鎮、辦)黨政正職、駐村第一書記、農村黨支部書記分期分批舉辦專題培訓12期次。市委組織部、市扶貧辦、市農業畜牧局等單位,分別就駐村幫扶、精準扶貧、農業產業化發展等政策進行解讀剖析,切實強化了鄉鎮黨政正職抓黨建促脫貧的主體責任意識,開展扶貧業務重點培訓。
2016年3月,濮陽市建成全國首家農村黨支部書記學院以來,針對精準扶貧專題,開發講授教學、現場教學、訪談教學、研討教學等22門課程,為第一書記、農村黨支部量身定制培訓“菜單”、組合培訓“套餐”,先后4次組織進行了集中培訓。組建扶貧政策宣講團,深入到各縣(區)集中宣講6場次,并編印《市直涉農項目資金申報指南》《濮陽市黨員干部精準幫扶工作手冊》《濮陽市專家人才精準扶貧行動計劃資料匯編》等資料,發放到鄉(鎮)到村,有力促進了第一書記、村黨支部書記熟悉政策、服務發展。
建強基層干部隊伍,筑牢脫貧攻堅戰斗堡壘。堅持干部力量向精準扶貧一線傾斜、工作重心向精準扶貧一線轉移、工作合力向精準扶貧一線聚集。一是選優配強鄉鎮黨政班子。對全市74個涉貧鄉鎮的黨政班子進行了調整,新調整鄉鎮黨委書記26人、鄉鎮長32人,配齊配強了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同時從市直單位選派23名優秀正科級干部到貧困鄉鎮掛職任副鄉鎮長,兼任該鄉鎮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充實了鄉鎮扶貧工作力量。二是推進農村帶頭人隊伍建設。對全市建檔立卡貧困村黨支部書記進行逐一摸排分析,該調整的及時調整,注重在優秀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和復轉軍人中發現人才、使用人才,重點聚焦在實干型、帶動型的致富能手中確定農村黨支部書記人選,全市選樹“三有三帶”農村黨支部書記100名,較好引領了農村脫貧攻堅工作。三是集中整頓軟弱渙散村級班子。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全市倒排出374個軟弱渙散村級組織,采取領導干部掛點聯系、派駐工作組等辦法進行集中整頓。對涉及的44個貧困村軟弱渙散村級組織,分別明確一名縣級干部帶隊蹲點整頓,調優了支部班子,配強了黨支部書記。
實行“雙聯四推六覆蓋”,構建黨建助推脫貧攻堅長效機制。堅持以城市黨建帶動農村黨建,以黨建助力脫貧攻堅,構建“雙聯四推六覆蓋”黨建扶貧長效機制(“雙聯”即單位聯村、黨員聯戶,“四推”即推進村級班子建設、推進精準識別、推進精準幫扶、推進精準脫貧,“六覆蓋”即單位聯村全覆蓋、黨員聯戶全覆蓋、貧困村派駐第一書記全覆蓋、精準識別全覆蓋、精準幫扶全覆蓋、精準脫貧全覆蓋),凝聚了城鄉黨建助推脫貧攻堅合力。按照“一幫多、多幫一、一幫一”的方式,組織718個市、縣(區)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349個貧困村黨組織建立結對幫扶關系,組織2萬名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與53298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將每月5日確定為“黨員干部主題扶貧日”,采取月初提醒、月內督導、月末總結等措施,組織市、縣機關及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每月深入到聯系村,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解民困,開展精準幫扶活動。全市各級黨組織累計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協調幫扶資金2億多元,培育建成種植、養殖扶貧龍頭項目141個,舉辦職業技能培訓265期,幫助和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萬人次。
做強產業經濟讓“產業樹”開出脫貧花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在精準扶貧思想的內容中,精準化理念是核心要義,分批分類理念是基礎工具,精神脫貧理念是戰略重點。濮陽市從精準扶貧的工作流程設計和精準扶貧政策體系形成了兩條路徑,推動實踐精準扶貧思想。
濮陽市的脫貧攻堅以產業為依托,產業扶貧是開發式扶貧的靈魂,是脫貧攻堅的發動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助推器。為此,我們結合實際情況,搞好充分調研,努力探索貧困群眾脫貧新路子。市縣安排產業扶貧資金3億元左右,強化產業支撐,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實施“百企萬戶”工程,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就業。濮陽市委按照全國工商聯、國務院扶貧辦、中國光彩會“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要求,堅持“黨委統領、政府引導、政策激勵、部門聯動、鄉鎮行動、企業幫扶、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結合當前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實際情況,大力實施“百企萬戶”產業扶貧工程,吸引服裝、玩具、木材、汽車坐墊加工等適合貧困人口就業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參與精準扶貧。2016年以來,在貧困村建設扶貧車間439個,安置貧困地區農民就業12018人,其中貧困戶5154人,每人月均增收1000元左右,全市就業點共銷售產品2835萬件,銷售額20.1億元,純收入1.3億元,上繳稅金1094.9萬元。建設扶貧車間,不僅極大方便了群眾生產生活,還解決了留守婦女、老人就業問題,探索出了一條增加農村貧困勞動力收入、建設文明和諧新農村的產業扶貧新路子,達到“群眾增收、企業增效、脫貧增速、兩委增力”的“四增”效果。endprint
實施農業產業化扶貧工程,穩定增加貧困群眾收入。通過支持帶貧企業、土地流轉、鼓勵貧困戶自主創業等措施,大力發展設施農業、規模種植(含林果)、規模養殖,直接帶動貧困人口1.1萬人。支持帶動農業企業125家,安排貧困人口就業1050人,年人均增收11560元,帶動3640名貧困人口脫貧。清豐縣立足食用菌產業優勢,啟動“黨建+扶貧+食用菌”重大行動,充分發揮黨建的統領、推動和保障作用,助推脫貧攻堅。全縣整合扶貧資金5000萬元,在17個鄉鎮各建立150畝以上的食用菌種植基地,共建設標準化食用菌大棚3000余座,年內可帶動3000戶以上貧困人口脫貧。臺前縣建成農業產業扶貧基地18個、“一村一品”農業產業園區50個,發展特色農業7萬畝,直接帶動4780名貧困群眾就業。
實施智慧扶貧電商扶貧工程,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主動適應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新形勢,積極推進智慧扶貧電商扶貧工程,轉變農村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商貿流通,帶動創新就業,增加農民收入。市、縣財政每年列支3900萬元,支持縣鄉村電商扶貧示范點、貧困地區農產品品牌化和物流配送網點建設,鼓勵電商企業吸納貧困人口就業、貧困戶開辦網店,拓寬貧困群眾增收渠道。大力發展農產品網絡營銷和訂單農業,拓展銷售渠道。加強電商企業與農產品企業、農戶的有效對接,與京東、蘇寧、樂村淘等10余家電商企業開展合作。蘇寧已建易購直營店5家、農村代理點22家,樂村淘已設立網點350家,直接吸納1500余人就業,同時成功銷售濮陽縣、范縣滯銷蓮藕7萬余斤、清豐縣辣椒20余萬斤等,促進了濮陽市農產品外銷,增加了農民收入。
做強金融服務讓信貸“活水”變扶貧“金水”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
如今,鄉村振興連同科教興國、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等成為國家戰略之一。中央提出的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等一系列改革發展方向,為致力于服務“三農”的金融機構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為此,濮陽市將繼續把金融服務與扶貧開發深度融合,建立政府、銀行、擔保、農戶等多方參與、風險共擔的金融扶貧模式,完善金融服務、信用評價、風險防控、產業支撐“四大體系”,積極引導金融資源向貧困村貧困群眾傾斜,有力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目標的實現。
創新信貸扶貧模式,解決貸款難、擔保難問題。制定出臺《濮陽市金融扶貧貸款指導意見》,市縣兩級財政列支1.6億元,設立扶貧貸款風險補償金,由貸款銀行按放大8倍的數額提供免抵押、免擔保扶貧貸款。2017年以來,全市累計發放精準扶貧貸款17.5億元,其中,貧困戶貸款4.9億元;帶貧企業貸款12.6億元,共帶動和扶持貧困人口1.3萬人。范縣依托各鄉鎮“一辦兩站”(脫貧攻堅辦公室、產業脫貧工作站、就業培訓工作站),引導金融機構與貧困戶精準對接,累計發放精準扶貧貸款8300余萬元,惠及貧困戶900余戶。南樂縣聯社積極推廣“金燕快貸通”小額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推出了“合家歡—家庭貸款”“企樂貸—企業最高額授信循環貸款”,累計發放扶貧貸款5589萬元,培育發展優勢產業,帶動187戶貧困戶增收。
創新保險扶貧模式,讓貧困群眾脫貧路上零風險。市級財政列支補助資金1000萬元,鼓勵引導保險機構對秋季農作物和冬小麥進行保險,努力讓群眾脫貧路上無風險。中原農險為55萬農戶290萬畝小麥、1.3萬畝花生、61.3萬畝玉米、12.1萬畝水稻等農作物提供了15.6億元風險保障,2016年,為5萬畝受災秋糧賠款支出609萬元,3.8萬戶農戶得到賠償,為10萬畝受災冬小麥賠款2000萬元,并推出了“農險+就業”扶貧項目,吸納貧困人口協辦農業保險,將帶動2000名貧困人口實現穩定就業脫貧。中原農險與南樂縣政府簽署了《四位一體戰略合作協議》,為貧困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功申請500萬元貸款。中華聯合保險為528戶貧困戶提供脫貧養殖資金2895萬元,促進了農村扶貧由“輸血”向“造血”的機制性轉變。人保健康保險公司積極參與困難群眾大病醫療補充保險承保工作,為全市31萬困難群眾提供優質便捷服務。截至目前,賠付困難群眾大病補充保險8292人,賠付1887.4萬元。市人保財險公司積極推進“政融保”扶貧項目,已成功發放首筆“政融保”融資項目10萬元,并為陽光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申請“政融保”融資項目30萬元。
創新基金扶貧和上市扶貧模式,實現產業精準扶貧。河南農開基金為省級貧困縣企業濮陽縣蔚林股份融資1億元。市農開裕民先進制造業基金為國家級貧困縣企業范縣豐利石化、盛源能源科技等企業融資2億元。組織中原證券、銀河證券、北京觀韜律所、國楓律所、大華會計師事務所與盛源能源科技、可利威化工和臺前農商行進行了專項對接,蔚林股份、盛源能源科技、可利威化工和華興羽絨4家上市后備企業業績基本符合主板IPO條件,臺前農商行符合新三板掛牌條件,均已啟動了新三板掛牌上市前期準備工作。
新征程大幕拉起,行動者已經出發。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對今后一個時期的經濟發展提出了明確要求,目前濮陽市委市政府已經就會后如何迅速地傳達、學習、貫徹、落實好十九大精神作出了具體安排。濮陽既是一個貧困地區,也是一個革命老區,貧困人口的面還比較大,因此在今后的經濟發展中,我們要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戰略機遇,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