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景平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的企業也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而為了使企業能夠做好《職工薪酬》這方面的工作,我國相關的政策對2006年制定的《職工薪酬》準則做出了相應的改變,已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這就使企業在支付員工薪酬時更加的標準化、全面化。但是,《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對于企業的經營管理而言又有著一定的影響。本文主要從《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前后的區別入手,對于《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對企業的影響展開了重點的分析。
關鍵詞:職工薪酬;會計準則;企業;影響
職工薪酬的形式多種多樣,最常見的一種就是貨幣性薪酬。另外非貨幣性薪酬也占據了一定的比重。在經過我國企業的不斷發展和完善之后,職工薪酬的形式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而這種改變無論是對于國家經濟的發展還是對于企業的經營而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以下就這一方面展開詳細的分析。
一、《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前后的區別
根據筆者所查看的相關資料,可以得出《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前后的主要區別有三個方面:職工范圍的擴大;職工薪酬覆蓋范圍的擴大;非貨幣性薪酬也逐漸進入了職工薪酬范圍內。以下逐一展開詳細的分析。
(一)職工范圍的擴大
在《職工薪酬》準則變化之后,企業對員工的挑選標準也提高了要求,可以說要求更加的細致化也更加嚴苛了。具體的要求如下:一,無論企業員工是全職員工還是兼職員工,都需要簽署勞動合同或者是勞務合同。二,如果企業員工沒有簽署勞動合同,在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任命之下,該員工也屬于企業的員工之一。三,當企業員工就沒有與企業簽署勞動合同,也沒有得到高層管理人員的任命,而這個員工如果屬于企業的控制范圍之內,其實也是可以享受到企業正式員工的待遇的。這就是《職工薪酬》準則變化之后的職工范圍的變化。可以說,這些變化使企業能夠更加明確職工的范圍,那么企業在對職工發放薪酬的時候必然也會更加方便準確高效。
(二)職工薪酬覆蓋范圍的擴大
《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前后,筆者發現,就最新版的《職工薪酬》中,對于薪酬的范圍和包含的內容的規定也更加明確了。其中,企業如果與員工之間沒有雇傭關系,那么也是需要支付給員工薪酬的。這也是《職工薪酬》準則變化之后的最關鍵的一點。這樣,企業員工的薪酬就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基本利益也不會受到影響,并且在確定員工薪酬的時候,工作也更加完善。
(三)非貨幣性薪酬也逐漸進入了職工薪酬范圍內
最后一個變化就是非貨幣性薪酬也逐漸進入了職工薪酬范圍內。作為企業,也需要定期的在外面購買一些商品作為員工的福利發放給他們。或者是以另外一種方式,比如提供住宿或者提供餐飲等,這些都屬于非貨幣性薪酬。與此同時,也需要對于這些非貨幣薪酬展開核算,保證在員工薪酬發放過程中員工利益和企業利益同時得到保障。
二、《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對企業的影響
《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對企業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企業的人工成本更加明確、企業的財務工作更加的詳細、對企業的經營成果的影響、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以及對企業員工的素質的影響。以下分別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企業的人工成本更加明確
在《職工薪酬》準則發生改變之前,并沒有相關政策對于職工的范圍和薪酬作出一定明確的定義,對于職工薪酬的薪酬結算方式也不十分的明確,增加了企業對人工成本核算和統計的難度。
(二)企業的財務工作更加的詳細
在《職工薪酬》發生改變之后,企業內部的財務工作的流程更加的標準。這主要是因為在職工的薪酬核算和發放上已經建立出來一套完善的機制。因此在計算職工薪酬時,對于各種支持都有了一定的準確的定義,包括一些原則性費用的支出的確定等,那么在對這些費用進行核算時,工作效率更快,企業的財務工作也會更加的詳細。與此同時,企業中的精算和會計這兩項業務會融合在一起,薪酬的核算會更加準確。唯一的缺陷就是會計人員的工作強度會相應的加大。
(三)對企業的經營成果的影響
《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其實對于企業的經營而言,既有著正面的、積極的一面,又有著負面的影響。以下進行詳細的分析。
職工薪酬準則的改變可以說是以負債的方式得以確定。企業無論是實行資本化還是費用化,企業員工都是固定的。而在《職工薪酬》準則發生變化之前,職工的各項福利都是根據他們薪酬的一定比例來進行制定的。但是在《職工薪酬》發生改變之后,這個規定就沒有采用了。轉而被新的規定代替了,即企業可以依據實際的經濟發展情況和收益情況發放員工的福利。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福利發放的方式,可能會出現納稅程度不同的情況,那么此時,就需要作出納稅調整,使企業發放給員工的福利更加符合要求,更加合理化。
與此同時,對于企業薪資統計工作人員而言,他們的工作方案更加明確。企業會根據財務人員的財務數據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采用負債的方式給予工作人員薪酬,而其中,也會出現一定的補償金。可以說,在這個過程當中,企業的經濟效益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的。但是需要注意,不同的行業之間的情況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工業企業,他們的成本的投入就會更高。
之前,企業一般會選擇員工薪酬的14%作為發放給員工的福利。隨著《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這個規則也被取消了。轉變為企業會根據自身的收益情況發放員工的福利。之前,如果員工和企業之間的合同解約或者是到期了,是需要將具體的經濟支出都羅列出來的。而現在,員工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即在自己的利益不受影響的情況之下進行負債處理。這種情況下,企業的利益也是不會受到影響的。最后就是員工在辭職之后的收益情況 。在《職工薪酬》準則發生變化之后,涉及到員工的收益計劃的內容需要及時的作出調整。
(四)對企業未來發展的影響
在《職工薪酬》發生改變之后,企業在發放給員工相關的福利費用的時候,會將科研費用采取另外的一種方式發放,即資本化的形式。這種方式其實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作用,并且也能夠獲得一定的研發費用。以下進行詳細的說明:首先,企業能夠找到合適的投資目標進行投資。主要是由于在滿足了企業員工的薪酬要求之后,企業和員工之間的有關于薪酬的矛盾得以解決,實現了一個雙贏的狀態,此時企業和員工可以說他們雙方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然后就是企業的發展模式會發生一定的變化。主要是因為企業的人力成本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那么企業可以追求更高的經濟利潤,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承受的壓力也會小得多。所以說,《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而言是有積極意義的。
(五)對企業員工的素質的影響
《職工薪酬》準則發生改變之后,企業可以使用多種酬薪的方式保障企業員工的利益。但是反過來,企業的酬薪管理其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即管理更加復雜,難度更大。那么此時,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具備更好的專業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包括管理水平、對于稅法的了解和人力成本的了解等等。只有當工作人員具備了這方面的知識,那么才會使《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起到正面的促進作用,才能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當中占據一席之地。
三、小結
總的來說,《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對于企業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就總體而言,《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對于企業而言積極影響多于消極影響。本文主要對于《職工薪酬》準則變化對企業的影響從五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分析,可供相關人士參考。
參考文獻:
[1]賀瓊.淺析職工薪酬會計準則的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J].人力資源管理,2014(12).
[2]周抒穎.淺議職工薪酬會計準則的變化及其影響[J].當代會計,2015(01).
[3]向仕雄.職工薪酬會計準則的變化及對企業的影響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5(02).
[4]祝文琪.2014新企業會計準則中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和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5(04).
[5]謝瑾.探析職工薪酬準則的變化以及影響[J].現代商業,2015(07).
(作者單位:山西省輕工建設有限責任公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