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維然
摘要:目前,職業倦怠作為一種隱性的職業傷害,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師工作中表現得越來越突出,致使其在日常教學中不積極鉆研業務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素質等,這將直接影響專業發展。基于此,本文以德宏職業學院為例,探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能力方面出發,提出針對性的緩解對策以促進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職英語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
國家的發展,民族的繁榮,邊疆的穩定需要培養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需要涌現一大批好老師。少數民族高等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位于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德宏職業學院在培養少數民族人才,服務民族地區經濟建設和推動社會發展等方面,承擔著一般高校所無法取代的特殊使命。在社會經濟迅猛發展,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德宏職業學院的英語教師隊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承擔著全校學生的英語教學任務,可謂“任重道遠”,而高職學生的整體水平較差,加上民族地區教育對象的差異性和復雜性造成英語教師不同程度地遭受職業倦怠的威脅。
那么,如何解決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問題,更好地促進高職英語教學的健康發展呢?
一、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的內涵及表現
職業倦怠(burnout)是由美國心理學家登伯格(Freudenberger)于1974年首次提出的。他認為職業倦怠,又叫職業枯竭,是個體無法應付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要求所產生的心理、興趣、情感、行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狀態。具體來說,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表現在對英語教學失去熱情和興趣,不愿意備課,厭倦上課,敷衍學生;不關心英語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對科研工作缺乏熱情和鉆研精神;對學生漠不關心,不愿與學生交流;對自身缺乏正確的評價,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價值,在工作中體會不到成就感,不愿再付出努力等。
由此可見,職業倦怠一旦產生,不僅會危害教師本身的健康和發展,影響教學質量,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甚至會影響到整個學校的教學改革與發展。
二、民族地區高職英語教師職業倦怠成因分析
邊疆民族地區高職英語教師的職業倦怠并不是對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時反應,而是在較長一段時間內,慢慢累積的工作壓力表現在情緒和心理上,低強度遞進的反應過程。
1、教學任務繁重,發展空間小。隨著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德宏職業學院招生規模逐年擴大,現有9個系部,133個教學班,共計6720名學生,其中頂崗實習2878人,在校學生3547人,聯辦點學生831人,師生比例嚴重失調,教學資源緊缺。特別是13位英語教師,他們要負責全校一、二年級在校學生的英語教學,還要負責其他和教學有關的事務,往往是超負荷工作。(表1)
據統計,46%的教師周工作量達到了16節以上。除了上課,其中4位班主任管理班級,5位中層領導負責系部和科室的工作,所有教師還要忙于備課,改作業,寫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完成上課之外的隱形任務。加上國家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后,對英語教研組也是一個不少的沖擊,基本每一個學期都有老師休產假,這樣又增加了其他英語教師的工作量。
在這樣的工作負荷下,英語教師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外出進修或參加學術交流,更沒有時間去關注英語教育教學理論和科研發展新動向,這極大地制約了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另外,由于教育經費短缺,學校對英語這類基礎課程建設的投入也少,關注也少,目前,只有一位教師到英國進修過。和專業教師相比,英語教師在學校的地位相對比較不重要,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英語教師的教學熱情。
2、科研任務重,評價機制不完善。德宏職業學院是由原來的州內四所中專合并升格而來,因時間還不長,大多數教師思想上、行動上還未正式轉入高校教師,做科研的觀念還未深入人心。而高職英語教師是以傳授英語知識,培養英語技能為主,長期以基礎教學為重,“存在著思辨缺席”的現象,同時缺乏英語科研知識和方法的培訓,沒有掌握正確的科研方法,不知道英語科研從何入手,寫出來的文章缺乏深度和特色,無法在英語教學類的期刊發表,科研任務無法完成,造成焦慮感加重。另外,職業院校很重視省內外的技能大賽,專業教師參賽機會多,可以訓練優秀學生組隊參賽,獲這樣那樣的獎,而英語教師卻沒有這樣的機會,造成考核時無加分或加分項少,這讓英語教師感到非常失落。
除了把論文的數量、質量和技能大賽獲獎作為評價的硬性指標外,被考核的方式局限于簡單的隨堂聽課、參加學校和系部的會議,形式化的期中期末檢查以及學生的評教。實際上,學生評教也容易摻雜人為因素,尤其碰到不負責任的學生,他們很容易把自己對學習英語的不滿轉嫁到教師頭上。這樣的評價體系多是單方面的,強制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英語教師的人文的精神和思想,助長了職業倦怠心理的產生。
3、學校管理模式滯后,英語教師地位低。德宏職業學院雖然已經升格為高校,但許多工作還未厘清,學校的管理運作機制還停留在中專水平,有諸多不合理之處,如職稱晉級還停留在靠投票、開會來作出決定,人為因素偏重,加上英語教師是公共課教師,往往得不到學校的政策傾斜。由于德宏職業學院是由州內幾所中專學校合并、組建,升格時間還不長,造成各個部門工作協調不好,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教輔人員、后勤職工、機關人員之間相互不理解,緊張的人際關系讓人產生壓抑和焦慮,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職業倦怠心理的形成。
4、教師付出多,回報低。《高職英語教學要求》明確提出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教學模式應體現以學生為中心,融‘教、學、做為一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應積極引進和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構建適合學生個性化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新的教學模式,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構建仿真的職業工作場景,提高學生的職場交際能力。”在這種課程改革的形式下,高職英語教師需要課后花相當多的精力和時間精心準備每一堂課,備課量加大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