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松鵬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423)
普通高校籃球教學改革的設想與思路①
蘇松鵬
(廣州體育學院 廣東廣州 510423)
籃球教學活動一直都是高校體育運動重要的一部分,同時也是備受學生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高校籃球訓練的發展不僅對于學生的身體發育與健康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且還能夠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但是就目前高校的籃球教學活動的進展來說,已經難以進一步地滿足籃球教學改革的需求和學生不斷變化的需求。因此,本文首先對目前高校籃球運動項目的現狀進行簡要的分析,然后通過對其中呈現出來的問題進行剖析,由此進一步地提出改革高校籃球運動的相關建議,以此促進高校籃球課程的改革。
高校 籃球 教學 改革
籃球教學活動一直都是高校體育運動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備受學生歡迎的體育運動項目,同時也是學生增強體質的重要手段,通過籃球教學活動的設置,能夠使得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較好的提升,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標。但是就目前高校的籃球教學活動的進展來說,已經難以進一步滿足籃球教學改革的需求和學生不斷變化的需求,以下將對這些問題進行一個具體的剖析,以此來促進高校籃球教學的改革之路。
籃球活動意識指的是在體育鍛煉和生活學習中,會自發性地對于籃球活動產生興趣,從而進行籃球運動的意識。根據已有的調查結果顯示:籃球活動受到了大多數人的歡迎,相比于其他的項目來說,要占有十分明顯的優勢。在籃球之后的選擇是排球,也比較符合高校學生的體育活動特點;選擇籃球的占38%,排球的占20%,乒乓球的占18%;此外,選擇足球項目的占8%,選擇健美操項目的占5%,選擇田徑和其他項目的分別占6%和5%。
通過以上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在現在的高校學生中,對于籃球運動的興趣還是較高的,這說明高校籃球的教學在大學生中還是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地位的。這主要是因為籃球項目自身的特點能夠吸引很多學生參與進來,比如說強烈的對抗性特點和隊友之間協作性的特點,都能夠比較符合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和身體需求,因此從整體上來說,大學生參與到籃球教學中的意愿還是較強的。
根據已有的調查結果顯示:非常喜歡籃球運動的占總人數的34%;喜歡的占47%,人數最多,這兩項所占比例較大。從性別上來看,非常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中男生占81%,女生占19%,男生明顯多于女生;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當中男生占69%,女生占31%,也是男生明顯多于女生。進一步調查發現,不喜歡籃球運動的男生僅占6%。調查結果顯示:對籃球運動持無所謂態度的共占15%,這部分學生是一個潛在的籃球活動群體,要發展籃球運動,這部分學生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要讓這部分學生轉變對籃球運動的認識,就需要對籃球課的教學方法及手段進行改進,積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加強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認知度,使更多的學生加入到籃球運動項目中去。

表1 大學生參與籃球活動意識現狀調查

表2 大學生參與籃球活動的態度調查(%)
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有67%的人是在學校的體育課上進行籃球運動,有28%的人是在課外活動中進行籃球運動的,這一部分進行課外籃球運動的人男生占到了96%的比例,女生只有4%的比例,另外還有5%的人是通過專門的興趣班進行籃球運動的。通過調查數據的顯示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接觸籃球運動的主要方法還是通過學校的籃球教學活動進行的,而在課余時間之外進行籃球運動的人數僅僅占到了在學校進行籃球活動人數的1/3。
在對大學生的校內參加課外籃球鍛煉形式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形式主要是同學一起活動,選擇此項的學生占總人數的81%;與家人一起活動的人數最少,僅占8%;個人單獨活動的也僅占11%。對男女不同性別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到,男生中80%的學生會選擇與同學或朋友一起參加籃球活動,女生則為54%,男生的比例明顯高于女生;而在個人單獨活動的選項中女生只有6%。從以上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籃球運動是多人或團體運動項目,參與者都希望彼此之間有一定的熟悉程度,運動起來彼此之間的配合比較默契,會增加一定的愉悅感,所以一般都是選擇和關系較好的同學或朋友一起成群結隊進行活動;而大多數女生運動時比較害羞且自我防范意識較強,又比較看重面子,因此很少有人單獨參加課外籃球活動;大學生有很強的獨立探索社會和社會交往意識,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和家人一起活動。進一步調查發現,有32%的學生喜歡進行全場籃球比賽,68%的學生則喜歡半場3對3或4對4的比賽,這是因為大部分學生認為半場比賽比較方便,容易好組織;全場比賽人員不好組織,場地條件受限制,所以喜歡半場比賽的學生還是比較多。通過調查顯示,籃球運動作為集體項目,在學生中不僅能起到增強體育鍛煉的目的,而且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對大學生參與籃球活動的時間與頻率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經常參加(每周4次以上、每次持續60min以上)籃球活動的人數最多,占44%;一般參加籃球活動(每周2~3次、每次低于60min)的占24%。調查還發現大學生參加籃球活動的頻率和持續時間都很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受籃球活動的場地和器材的限制;大學生學習壓力大,沒足夠的閑暇時間;沒有形成傳統項目;在籃球活動的對抗中容易造成運動傷害等。
根據以上的調查報告的結果中顯示,籃球運動的主要活動者是男生,女生比較偏向于健美操、羽毛球等對抗性不強的運動,這是因為男生和女生在力量和運動能力等上的不同而帶來的結果,但是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女生對于籃球運動并沒有表現出較強的抗拒心態。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籃球運動上所花費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相對來說,年級更低的學生會有更多一些的時間去進行籃球運動,這是由于大學生在就業壓力的不同環境下所導致的不同結果。
在現在的籃球運動中,教師在進行教學安排的時候主要還是依照傳統的籃球運動教學要求來進行的,而籃球運動作為一種集競技和休閑特點于一體的活動,其重視程度遠遠沒有其他競技類的體育活動高,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置的時候,更加重視那些田徑和球類以及體操類的運動。其實這樣的安排從本質上來說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這樣一來就使得籃球運動的教學時間被大大地擠壓了,在相同的情況下,教師對籃球運動的安排時間也會大大地降低,因此每一年的籃球運動教學安排,大都是處于一種表面化的訓練和教學,因此也就使得籃球運動的教學活動的展開,并不能做到深層次教學,傳授給學生的知識也大多數都是表面化的,并且還缺少連續性,這樣就使得籃球運動教學效果變得較差。
在調研中,很多學生認為當前學校的籃球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大多數教師沒有突破傳統教法模式,而在被調查的教師中,也很少有教師能夠在籃球運動教學的過程中重視個性化的教學,由此也就會使得他們對于籃球教學的改革需求以及改革的要求不會十分重視,因此,現在很多體育教師在籃球運動教學中會很少使用到各種先進的和全新的教學手法來輔導籃球運動教學。另外,現在很多教師在進行籃球運動教學的時候,大多數都是抱著應付的心理,并不能引發學生對于籃球運動教學的積極探討,長此以往,也就十分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籃球的興趣,從而也就使得這樣的一種籃球運動教學難以達到籃球課改的要求。
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存在成為阻礙課程改革的重要影響因素。受到應試教育評價標準的影響,使得學生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更加注重對于籃球運動教學目標和結果的獲得,從根本上就已經改變了當時學習籃球的初衷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以及獲得自身的喜好體驗。首先,學生在籃球運動教學的過程中,更加注意的是對于技巧性的訓練,比如說什么樣的學習能獲得更多的分數和更好的評價。其次,會使得學生在這樣的籃球運動教學失去對于學習籃球運動本身的興趣。最后,是教師在籃球運動教學過程中,承擔的更多的是一個評判者的角色而不是一個教學者的角色,由此也就會失去教師的教學能力,失去創新的能力,嚴重地影響著籃球運動教學的效果和目的。
在進行籃球運動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及時地引導學生對于學習籃球運動的興趣,要從他們的興趣點出發,改變以往的那種以成績作為唯一的評價標準的現狀,積極地發現更多的籃球技巧和籃球的相關活動,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個性化教學,讓學生能夠不再以單純的成績標準去進行自身學習能力的評價,更多的是在籃球運動教學中去享受籃球帶來的樂趣,由此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籃球運動教學中,不斷地吸取有關籃球的相關知識。另外教師和學校方面應該要積極地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活動,比如說可以在學校內部舉辦相關的比賽,通過競技比賽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投入到籃球運動教學中去。同時也可以積極地促進學校籃球活動和校外籃球活動的有效結合,讓學生能夠不斷地學習到有關籃球運動的新的技巧和知識,并且能夠有效地促進高校籃球運動在社會中的知名度,有利于將籃球活動不斷地推廣到社會上去,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籃球運動教學的社會學習氛圍,進而能夠反過來又促進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興趣。
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不斷開發和利用,使得籃球運動的現代化教學有了全新的手段。首先,學校方面要積極地加強資金的投入,讓籃球運動教學能夠實現更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教師也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現代化教學工具的運用手段,以此來實現不斷地吸引學生參與到籃球運動教學的目的,從而能夠使得籃球教學實現一定程度上的革新,并且不斷地促進學生對于籃球運動教學的興趣增長。
目前高校籃球教師中,主要采取的是聘用制的制度,并且由于高校人員流動較為緩慢,培訓機制不健全,高校體育教師在有關教學方面并不需要及時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大多數時候只需要按照已有的教材進行講解就可以實現自己的教學活動,由此也就帶來了籃球教學活動開展的滯后。為此,要定期對這些體育教師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并且對他們的知識水平進行定期的考核,以此來實現不斷地激發他們去學習新的知識,并且能夠在教學活動中將這些新的知識傳遞給學生的目的。
學校領導加強對籃球運動的重視程度,擇選熱心或有籃球特長的教師作為籃球愛好者的固定指導員,并耐心開導女生根據個人特點參與到籃球活動中去,根據女生的身體素質特點和心理特點,制定出適合女生運動的籃球練習項目,讓女生對于籃球活動的熱情上升,從而達到所有學生都能夠享受到籃球帶來的快樂和健康。
總之,就是需要針對目前高校籃球教學中的主體人群——大學生在籃球課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教學方案以及其他活動、觀念的更新,才能夠不斷地保證高校籃球運動能夠真正地滿足大學生的需求,滿足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需求。
[1]朱虹.高中女生體育課興趣現狀及培養的探討[J].天津市學校體育改革與研究,2005(8):165-169.
[2]鐘振新,黃琳.湖南省高知人群的體育意識及鍛煉現狀[J].體育學刊,2005,6(11):55-56.
[3]王延祥,王欣娜,吳建軍,等.對我校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天津市學校體育改革與研究,2005(8):41-45.
G841
A
2095-2813(2017)09(b)-0117-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6.117
蘇松鵬(1987—),男,廣東湛江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籃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