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衛紅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上海市與江西省成年人體質狀況對比研究*
匡衛紅*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從2010年國民體質檢測數據庫中選取上海市(簡單隨機抽樣)和江西省共23323名20-59歲成年人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和身體機能三方面19項原始指標,比較兩地區居民體質狀況,利用體質監測中的調查問卷結果分析其基本生活情況。結果:上海成年人身高、體重均顯著高于江西成年人(P<0.01);上海成年人握力與反應時優于江西成年人(P<0.01),江西成年人閉目單腳站立優于上海成年人(P<0.01);江西成年人臺階指數高于上海同齡成年人(P<0.01),上海成年人肺活量大于江西成年人(P<0.01)。
上海;江西;成年人;體質狀況
我國先后于2000、2005、2010年及2014年進行了四次全國國民體質監測工作,前兩次均發現不同區域與群體之間體質差異較大,國民體質水平總體上呈現較強的群體性和區域性特征[1],如何提高我國不同區域之間國民體質健康水平,是一個重大課題。上海市和江西省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條件相似,但二者在經濟發展與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和生活水平必然對兩地區居民體質健康水平帶來深刻影響。本研究通過2010年數據資料對兩地20-59歲成年人基本生活情況及體質健康水平進行對比與分析,以期找出其差異與不足之處,為提高兩地區成年人的體質健康水平提供參考依據。
(一)數據的來源和樣本
數據來源于2010年上海市和江西省國民體質檢測數據庫。樣本包括上海市和江西省20-59歲23323位成年人的體質檢測數據。其中,江西省共有11594名(男性5778位,女性5816位),上海市有效樣本量為29322個,為使其與江西樣本量接近,采用簡單隨機抽樣抽取11729名成年人(男性5833位,女性5896位)體質檢測數據。
(二)體質指標及評價
身體形態指標包括身高、體重、胸圍、腰圍、臀圍、腹部皮脂、上臂皮褶、肩胛皮褶。身體素質指標包括坐位體前屈、握力、反應時和閉目單腳站立。身體機能指標包括安靜心率、肺活量、臺階指數、收縮壓、舒張壓。衍生指標有:體質指數(BMI)=體重/身高2,腰臀比(WHR)=腰圍/臀圍。體脂百分比(F%)計算公式:(4.570/D-4.142)×100[男性D值=1.0913-0.00116(A+B),女性D值=1.0897-0.00133(A+B),A為上臂皮褶厚度,B為肩胛皮褶厚度][2]。
按照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的中國成人肥胖標準:BMI:18.5-23.9kg/m2為正常,24-27.9kg/m2為超重,≥28kg/m2為肥胖[3];男性WHR≥0.90、女性WHR≥0.85為腹型肥胖[4],F%成年男性超過20%,女性超過30%為肥胖。血壓采用WHO-ISH建議的評判標準進行評判,正常血壓為收縮壓90-140mmHg和舒張壓60-90mmHg[5]。
(三)問卷調查
受試者基本情況及參與體育活動等情況來自于受試者填寫的《2010年國民體質檢測調查問卷》。
(四)統計學分析

(一)問卷調查結果
1.一般情況調查
把受教育程度分為7個層次(未上過學、掃盲班、小學、初中、高中或中專、大學或大專以及研究生以上學歷),對兩地區成年人受教育程度進行調查發現,獲得大學或大專以上學歷,上海人數比例(42.18%)明顯高于江西省(34.25%),這可能受到經濟發展、文化背景與思想觀念等多種原因的制約。
對兩地區成年人健康狀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身體狀況一般的江西成年人(48.38%)略高于上海(45.08%),認為自身身體狀況較差或差的比例均略高于上海。是否知道自己患有某種疾病,反映了成年人對自身健康的關注程度,上海有6.06%的成年人不知道自己是否患有某種疾病,江西該比例則達到了24.32%,上海遠遠低于江西,這可能與上海擁有較好的經濟條件和相對完善的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有關。此外,頸椎病是上海成年人(29.20%)和江西成年人(30.56%)患病率最高的疾病,其發病率之高可能與現代人生活及工作方式存在一定聯系。
2.體育保障情況與參與體育活動情況
本調查結果顯示,上海與江西兩地成年人所在工作場所擁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比例分別為47.39%和47.61%,相差不大;然而,上海成年人居住小區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比例(83.60%)卻大大超過江西(44.63%),這可能與兩地區居民收入水平及當地政策相關。單位是否有體育鍛煉補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或工作單位對于體育鍛煉的重視程度。然而,不論是上海還是江西成年人獲得所在工作單位體育鍛煉補貼比例都極少,上海為11.94%,江西為6.81%,這就說明社會與工作單位對人們的體育鍛煉重視程度不高。
同時,成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頻率,也能表現出體育鍛煉意識,良好的體育鍛煉意識能夠更好地引導人們參與體育鍛煉。上海與江西成年人每天利用休閑時間進行鍛煉人數比例均較低(上海為22.64%,江西為20.90%),而從不鍛煉者比例較高(上海為38.03%,江西為45.50%)。
(二)體質測試結果
按照地區、性別以及測試項目不同將研究對象共拆分為8組(上海市成年男子、女子分別為20-39歲組、40-59歲組,共4組;江西省成年男子、女子分別為20-39歲組、40-59歲組,共4組)。分別以性別、地區和年齡組為自變量,因變量為身高、體重、腰圍、臀圍、腹部皮脂、上臂皮褶、肩胛皮褶、坐位體前屈、握力、反應時、閉目單腳站立、安靜心率、臺階指數、肺活量、收縮壓、舒張壓。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得知:性別主效應非常顯著(P<0.01);年齡主效應非常顯著(P<0.01);地區主效應非常顯著(P<0.01);性別與地區交互作用非常顯著(P<0.01);年齡與地區交互作用非常顯著(P<0.01)。因此,需要對此進行進一步檢驗與分析。
1.身體形態指標

表1 上海市與江西省20-39歲成年人身體形態指標比較
注:**P<0.01,*P<0.05:上海市和江西省同一年齡段相比較,下同。

表2 上海市與江西省40-59歲成年人身體形態指標比較
注:**P<0.01,*P<0.05:上海市和江西省同一年齡段相比較,下同。
如表1、表2所示,上海市成年人身高與體重均值明顯大于江西省成年人(P<0.01),但是反映兩地成年人身體充實度的BMI無顯著差異。20-39歲組中兩地成年人均處于正常范圍內;在40-59歲組中,上海男性已超重(BMI>24),江西男性BMI也即將達到標準范圍上限。有研究表明[6],單純運用體重或BMI來評價肥胖的可靠性僅有33%左右,肥胖67%是皮下脂肪所造成。體脂百分比是衡量人體內脂肪含量多少的重要指標之一,因而,本研究采用衡量人體內脂肪含量多少的體脂百分比來評價兩地成人肥胖程度。表1、表2可得知,上海成年男女體脂百分比雖總體高于江西成人,其中,男性組差異顯著(P<0.01),40-59歲女性組差異顯著(P<0.05);但兩地區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成年人的體脂百分比均屬正常范圍內[7]。從WHR來看,20-39歲組兩地男性WHR雖處于正常范圍之內,但已接近肥胖臨界值(0.9);40-59歲組兩地成年人WHR都已超過正常范圍,提示兩地區該年齡段成年男女都存在腹型肥胖,且上海大于江西(P<0.01)。
2.身體素質指標

表3 上海市與江西省20-39歲成年人身體素質指標比較

表4 上海市與江西省40-59歲成年人身體素質指標比較
表3、4可見,20-39歲組上海男性握力、反應時、背力和縱跳都好于江西同齡男性(P<0.01),而江西男性的坐位體前屈與閉目單腳站立則明顯優于上海同齡男性(P<0.01),且該年齡段江西女性閉目單腳站立也明顯高于上海女性(P<0.01),但是仰臥起坐和縱跳則是上海女性優于江西女性,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40-59歲組中兩地區男性坐位體前屈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P>0.05),握力與反應時上海男性較江西男性更優(P<0.01),但江西男性閉目單腳站立明顯優于上海男性(P<0.01)。此外,該年齡段上海女性各項身體素質指標中除閉目單腳站立,其余都比江西同齡女性好(P<0.01)。總體來看,兩地區成年人身體素質各項均呈現出發展不平衡的特點,上海成年人上肢力量素質(握力)與快速反應能力(反應時)明顯優于江西成年人,且20-39歲組上海成年人下肢力量素質(縱跳)也都優于同齡江西成年人,但是其維持身體平衡能力(閉目單腳站立)卻較江西成年人差。
3.身體機能指標

表5 上海市與江西省20-39歲成年人身體機能指標比較

表6 上海市與江西省40-59歲成年人身體機能指標比較
表5和表6可見,兩地區成年人肺活量、臺階指數、收縮壓與舒張壓等身體機能狀況在40-59歲出現下降趨勢,安靜心率卻并未表現出一定的規律性。橫向比較來看,兩個年齡組中,上海男性舒張壓與收縮壓均明顯高于同齡江西男性;但兩地區女性,收縮壓上海高于江西,舒張壓則無統計學意義。上海成年人肺活量指標大于江西成年人(P<0.01),這可能與其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頻率有關;江西成年人臺階指數高于上海同齡成年人,表明江西成年人運動后心血管承受運動負荷能力較強于上海成年人。
(一)上海成年人受教育程度高于江西成年人;江西成年人對自身健康關注程度低于上海成年人;頸椎病是上海成年人(29.20%)和江西成年人(30.56%)患病率最高的疾病。
(二)上海居住小區擁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83.60%)明顯多于江西(44.63%);上海和江西成年人獲得所在工作單位體育鍛煉補貼比例都極少(上海為11.94%,江西為6.81%);兩地區成年人每天堅持鍛煉的人數較少(上海22.64%,江西20.90%);兩地區成年人從不鍛煉者比例較高(上海為38.03%,江西為45.50%)。
(三)上海成年人身高、體重均顯著高于江西;兩地區不同年齡段成年體脂百分比均屬正常范圍之內,上海男性組顯著高于江西,上海40-59歲女性組顯著高于江西;上海40-59歲組成年人WHR大于江西,且兩地成年人WHR都已超過正常范圍。
(四)上海成年人上肢力量素質(握力)與快速反應能力(反應時)明顯優于江西成年人,且20-39歲組上海成年人下肢力量素質(縱跳)也都優于同齡江西成人,但是其維持身體平衡能力(閉目單腳站立)卻較江西成年人差。
(五)上海成年人肺活量指標大于江西成年人;江西成年人臺階指數高于上海同齡成年人。
結果提示,兩地區相關部門應完善基層醫療及健身保障等措施。40-59歲組兩地成年男女都存在腹型肥胖,尤其上海組,要注意降低腹部脂肪;同時,上海成年人應著重發展平衡能力及心肺耐力,江西成年人應注重發展自身上肢力量、反應能力、下肢爆發力等身體素質。
[1]諶曉安,王人衛.湖南省土家族成年人2000年和2010年體質狀況比較及體力活動調查分析[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12,09:817-822.
[2]吳秀琴,周曉東,葛林偉,等.福建省3城市居民體質指數、體脂百分比和腰臀比特點的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7,05:90-93.
[3]劉亮.山西省成年人體重超重和肥胖變化趨勢的研究[D].中北大學,2015.
[4]葉家楷,佟偉軍,張永紅,等.體質指數、腰圍和腰臀比與糖代謝的相關性研究[J].蘇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05:665-670.
[5]劉無逸,陸大江,張素珍,等.上海市60-69歲老年高血壓病患者體質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4,06:682-685.
[6]鄔盛鑫,馬受良,馬軍,等.超重肥胖與正常體重兒童青少年皮褶厚度的相關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9,12:1109-1111.
[7]張曉丹.圍青春期體脂百分比與BMI最佳關系及增齡消長規律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2,06:117-122+136.
*江西科技師范大學自然科學科研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XJYB005)。
匡衛紅(1968-),女,碩士,江西科技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
G
A
1006-0049-(2017)23-0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