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彬智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一八屆十九班,河南 鄭州 450000)
數形結合思想在高中物理解題中的應用
孫彬智
(鄭州外國語新楓楊學校一八屆十九班,河南 鄭州 450000)
物理學是一門研究物體運動規律以及運動形式的自然學科.通常來講物理學包含一定程度的物質運動形態,而數字與物質形態可以在一定條件之下,完成相互轉化活動.隨著現如今數形結合思想理念逐步被推廣,高中物理解題方式變得愈發簡潔和方便.生動靈活的解題方式能夠有效激發我們高中生的學習興趣,幫助高中生在解題過程中掌握正確的解題思路.本文結合數學結合的特點,以及高中物理考試內容,分析數形結合在物理解題中有哪些應用.
數形結合思想;高中物理;應用
數形結合意思就是將數字與圖形相結合.令我們在解答物理題目時能夠在物理圖形與物理數字之間相互轉化,找準學習內容,拓寬我們解決物理難題途徑.因此在我們平時解答物理內容時,可以更為直觀的了解幾何變量,更為直觀的發現物理知識問題.使得在物理解題時可以利用相應的物理方程式,或是構建物理圖形提高物理解題效率.
1.使復雜的圖形變為簡單的數字內容
比如在某地的物理高考試卷中,有這么一道題目,線圈ab、cd繞在同一軟鐵芯上,如圖1.在ab線圈中通以變化的電流,用示波器測得線圈cd間電壓如圖2所示.已知線圈內部的磁場與流經線圈的電流成正比.

圖1

圖2
本題要求根據線圈ab中電流時隨著時間變化關系,找出正確的數字變化過程.這項題目對于許多物理基礎知識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理解并不難,只要找準解題思路,以及電流變化關系圖像,便能夠快速解答此題.不過并不是所有的學生對于圖形理解能力都是那么強力,多數學生在圖形解題中,往往會發蒙,不知道從何處下手.而如果我們可以轉變一下思想,將本題直接轉化為數字內容,找出電流正比,則可以輕松解答此題.
又比如我曾經見到過這么一道題目,O、A、B為同一豎直平面內的三個點,OB沿豎直方向,角BOA=60°,OB=3/2OA,如圖3.將一質量為m的小球以一定的初動能自O點水平向右拋出,小球在運動過程中恰好通過A點.使此小球帶電,電荷量為q(q>0),同時加強電場,場強方向與△OAB所在平面平行.現從O點以同樣的初動能沿某一方向拋出此帶電小球,該小球通過了A點,到達A點時的動能是初動能的3倍;若該小球從O點以同樣的初動能沿另一方向拋出,恰好通過B點,且到達B點的動能為初動能的6倍,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圖3
這道題目有兩點要求,一是讓學生計算出,在無電場時,小球到達A點時的動能與初始動能比值.二是計算電場強度大小以及方向.本題在計算中需要學生掌握小球動能大小,以及當小球通過A點時附加的電場強度.如果將這道題目轉換為簡單的數學數字的話,學生在解答題目中,通過直觀的數字便可以更為直接的去解答題目.相反這種圖形對于學生解答本題卻毫無幫助.僅僅是一副為了配比題目而構畫的圖片,并不能幫助學生準確了解題目中要求的解題方向,以及幫助學生找準解題思路.
然而當學生將圖片直接轉化為數字內容后,學生可以更為直觀的找出物理解題方程式.通過數學的表現手法,通過物理知識分步計算,能夠高效完成物理題目的解答.
2.使繁瑣的數字內容變為立體幾何物理圖形
在物理題目解答中還存在這么一種情況:題目中數字內容過多,對學生解答物理知識時后產生誤導.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物理題目解答干擾,同時也是一種出題人與學生開的小玩笑.
比如我曾見過這么一道題目:取水平地面為重力勢能零點.一物塊從某一高度水平拋出,在拋出點其動能與重力勢能恰好相等.不計空氣阻力,該物塊落地時的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多少.如果采取傳統的解題思路,學生許多時候將會陷入深深思考,難以在第一時間將題目解答出來.不過這種題目如果通過畫圖便能夠更為直觀,更為便捷的將題目解答出來.根據機械能守恒,根據物體在拋出點的勢能在落地瞬間轉化為動能,畫出圖像得知答案應該等于4分之π.通過數字轉化為圖形,可以更好更為直觀幫助學生觀察物理問題,掌握物理題目解答需求的物理方程式使用.

圖4
又比如我在一個物理試卷中見到的題目.兩氣缸AB粗細均勻,等高且內壁光滑,其下部由體積可忽略的細管連通;A的直徑為B的2倍,A上端封閉,B上端與大氣連通;兩氣缸除A頂部導熱外,其余部分均絕熱.兩氣缸中各有一厚度可忽略的絕熱輕活塞a、b,活塞下方充有氮氣,活塞a上方充有氧氣;當大氣壓為P0,外界和氣缸內氣體溫度均為7℃且平衡時,活塞a離氣缸頂的距離是氣缸高度的4分之一,活塞b在氣缸的正中央.這道題目有兩個問題,一是讓學生通過電阻絲緩慢加熱氮氣,掌握當活塞b升至頂部時,氮氣的溫度.二是如果繼續緩慢加熱,使活塞a上升,當活塞a上升的距離是氣缸高度的16分之1時,求氧氣的壓強.這道題目則可以通過畫出如下圖形,如圖4.來幫助學生正確處理題目問題,通過圖像了解解題思路.最后得知氮氣溫度為320K,而氧氣壓強則為3分之4大氣壓強.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利用數形結合思想,有效減緩我們學生的解題壓力,同時培養學生立體幾何概念,有效解決較為抽象的物理圖形問題.利用數形結合思想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物理難題,同時還可以將其應用于生活,更好的服務于我們日常生活去解決關于物理知識的問題.
[1]胥中勝.數形結合思想在中學解題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5(05)153.
[2]袁小平,楊圣紅.淺談數形結合思想[J].經營管理者,2015(31)482.
[責任編輯:閆久毅]
2017-07-01
孫彬智,男,河南省駐馬店市正陽縣,學生.
G632
A
1008-0333(2017)28-00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