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摘要】 目的 研究結直腸癌致老年急性腸梗阻經過不同手術方法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56例結直腸癌致老年急性腸梗阻的患者, 32例行急診手術, 24例選擇最有利的時機施行手術(擇期手術), 20例行Ⅰ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 19例采用Ⅱ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 17例行腸造瘺術。分析比較術后患者情況以及并發癥情況。結果 56例患者中, 有54例(96.4%)均有所好轉, 死亡2例(3.6%)。行擇期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1%, 顯著低于急診手術后的28.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行Ⅰ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并發癥發生率為35.0%, 顯著高于Ⅱ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的5.3%及腸造瘺術的5.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結直腸癌致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有利的時機施行手術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臨床上值得推廣。
【關鍵詞】 結直腸癌;腸梗阻;急診手術;擇期手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15
在胃腸道中結直腸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 早期癥狀不明顯, 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排便習慣改變、便血、腹瀉、腹瀉與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癥狀, 晚期則表現貧血、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在中老年人中發病率較高, 且在近年來處于上升的趨勢[1], 經常合并腸梗阻。老年人的免疫力降低主要由結直腸癌并發腸梗阻所致, 容易引發其他疾病, 生活質量明顯下降, 生命健康也受到影響。臨床上針對結直腸癌致急性腸梗阻選用手術治療, 不同時間段和不同手術方式使治療效果不同,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2016年收治的56例結直腸癌致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37例, 女19例, 年齡60~89歲, 平均年齡(74.5±4.8)歲, 就診時間(10.0±
5.8)d。合并糖尿病7例, 合并高血壓5例, 合并冠心病2例, 合并心絞痛3例,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24例為完全性腸阻塞, 32例為不完全性腸阻塞。右半結腸癌21例, 左半結腸癌35例。所有患者均同意參加本次研究, 并已簽署相關同意書。
1. 2 納入標準 臨床上均有嘔吐、腹脹、腹痛等癥狀。經過免疫學檢測血清癌胚抗原均出現不同程度的升高。經過影像學檢查, 腹部X線可明顯見到結腸中的積液、積氣及液平面, 少數患者可發現腹部的腫塊影及結腸袋, 腸梗阻的近端管呈現出結腸獨特的影像學表現。采用腹部計算機斷程掃描時可發現結腸腸管擴張, 使得遠端的腸管逐漸衰敗。
1. 3 排除標準 排除手術外傷史引發的粘連性腸梗阻及嵌極性疝;排除腸蛔蟲堵塞、腸扭轉等;排除患有心臟、腎等重要器官功能存在問題以及精神障礙患者。
1. 4 方法 56例患者中32例采用急診手術, 24例選擇最有利的時機施行手術(擇期手術)。手術方式為Ⅰ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Ⅱ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和腸造瘺術[2]。①Ⅰ期
腫瘤切除腸吻合術針對原發性腫瘤的切除, 無顯著的遠處轉移, 對Ⅰ期腸吻合患者無明顯不利因素。②Ⅱ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對原發腫瘤還可治愈, 存在于Ⅰ期腸吻合無明顯不利因素的患者, 如Ⅰ期短暫性的近端造瘺, Ⅱ期腸吻合跟關閉結腸造口同步實行;Ⅰ期對端契合及切除腫瘤, 近端結腸造口減壓, Ⅱ期合上造口;Hartmann手術, Ⅰ期將封閉遠端, 近端造口, Ⅱ期遠端腸管對端吻合術。③腸造瘺術主要針對腫瘤晚期患者, 對無法根治或無法切除腫瘤的患者才實施腸造瘺術。對腸管內容物過多患者酌情行術中結腸灌洗術, 操作者可采用雙手從回盲部至遠端結腸輕揉出糞塊, 洗凈腸內部直至腸管內無積糞為止。手術后觀察創口有無出血、保持敷料的清潔和干燥。
1. 5 觀察指標 分析術后患者情況以及經過不同時間、不同方式出現的并發癥情況。觀察患者術后是否好轉以及是否出現死亡狀況, 如出現死亡狀況做好記錄并分析原因和構成比[3]。記錄急診手術與擇期手術并發癥發生的例數, 分析并發癥情況。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術后患者情況 56例患者中, 有54例(96.4%)患者經過手術治療后均有所好轉, 2例(3.6%)患者因呼吸衰竭及多個器官衰竭導致死亡。
2. 2 不同手術時間出現的并發癥比較 行擇期手術24例中有1例(4.1%)出現并發癥, 急診手術32例患者中9例(28.1%)出現并發癥, 行擇期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1%, 顯著低于急診手術后的28.1%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經過不同手術方式出現的并發癥比較 在56例患者中, Ⅰ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患者20例, 其中有7例(35.0%)出現并發癥;19例患者進行Ⅱ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有1例(5.3%)出現并發癥;17例患者采用腸造瘺術有1例(5.8%)出現并發癥。行Ⅰ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并發癥發生率為35.0%, 顯著高于Ⅱ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的5.3%及腸造瘺術的5.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加, 器官功能逐漸降低, 免疫力也在下降, 隨之就很容易患上各種疾病, 老年腸梗阻就是其中一種疾病, 其病的病情發展較快, 再加上患者合并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病[4-6], 臨床上出現惡心、腹脹、停止排氣排便等癥狀, 如果不能及時做出診斷和處理, 病情惡化導致出現嚴重的并發癥, 甚至發生死亡。
研究結果顯示, 56例患者中, 有54例(96.4%)均有所好轉, 死亡2例(3.6%), 行擇期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1%, 顯著低于急診手術后的28.2% ,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行Ⅰ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并發癥發生率為35.0%, 顯著高于Ⅱ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的5.3%及腸造瘺術的5.8%,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直腸癌致腸梗阻患者進行手術可解除腸梗阻, 患有腸梗阻的老年患者要根據自身情況決定使用擇期手術還是急診手術, 如病情較急的優先急診手術處理, 再另選擇有利的時機施行手術, 從而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患者中, 行Ⅰ期腫瘤切除腸吻合術的左半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由于腸腔內有大量的糞便堆積于此, 導致細菌繁殖加快、組織水腫等并發癥, 但右半結腸癌患者行該手術時并沒有其他危險的因素存在, 可行性較高。endprint
為了防止結直腸癌致急性腸梗阻的發生, 采取了一系列預防措施:①對患有腹壁疝的患者要及時進行治療, 防止因為嵌頓、絞窄形成的腸梗阻[7-9]。②護理人員要加強宣傳健康教育, 日常生活中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謹防及治療腸蛔蟲病。③前期發現腸道腫瘤要及早治療。④術中的動作要輕揉, 防止腹腔感染以及腹部大手術后前期的活動。⑤預防結直腸癌要注意飲食, 脂肪攝入過高者引發結直腸癌幾率較高。⑥多食用膳食纖維食品可刺激腸蠕動, 減少糞便中的致癌物質與腸黏膜接觸的機會, 使得大便及毒素排除體外[10-12]。
綜上所述, 結直腸癌致老年急性腸梗阻患者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有利的時機施行手術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改善, 臨床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黑濤, 趙正國, 楊偉龍. 不同手術方法治療結直腸癌致老年急性腸梗阻的臨床效果. 中國實用醫刊, 2016, 43(17):68-70.
[2] 李延平. 手術一期切除治療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的臨床療效分析. 吉林醫學, 2017, 38(4):735-736.
[3] 鄭廣才. 不同手術時機及術式對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首都食品與醫藥, 2015(16):54-55.
[4] 梁琦. 不同手術時機及術式對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數理醫藥學雜志, 2015(4):529-530.
[5] 賈春鋒, 戴慶辰, 黃海, 等. 老年人結直腸癌并發急性腸梗阻126例臨床分析. 中外醫療, 2012, 31(27):90-91.
[6] 李洪波. 手術治療左半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臨床療效分析.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9):70-71.
[7] 蔣輝. 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的手術時機及手術方式對臨床效果的影響. 醫藥前沿, 2016, 6(30):173-174.
[8] 魏純春. 不同手術時機和術式對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 承德醫學院學報, 2015, 32(5):400-402.
[9] 李福廣. 老年性結腸癌急性腸梗阻的手術治療與分析.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5(14):27-28.
[10] 高獻洲, 閆亮. 一期切除手術在治療結腸癌導致急性腸梗阻患者的臨床效果. 結直腸肛門外科, 2016(s1):13-14.
[11] 張培, 鄭士友, 王振杰, 等. 26例左半結腸癌致急性腸梗阻Ⅰ期吻合的治療體會. 中華全科醫學, 2015, 13(8):1250-1252.
[12] 李茂恒, 席樹強, 田文敏, 等. 一期切除手術在結腸癌導致急性腸梗阻中的臨床效. 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 2017, 20(2):
126-128.
[收稿日期:2017-08-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