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創英 歐家旭 黃嫦

【摘要】 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對高血壓病的干預效果。方法 176例高血壓病患者,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88例。兩組均予以藥物控制, 觀察組給予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干預,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 對比觀察兩組臨床效果。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9, 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干預高血壓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具有積極的推廣、使用價值。
【關鍵詞】 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高血壓病;臨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93
高血壓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 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之一。本研究選取從2016年3月起本院腦神經內科、中醫科、大令分院住院部所收治的高血壓病患者實施除積極藥物治療外進行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入中醫科、腦神經內科、大令分院住院部高血壓病患者176例, 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88例。對照組中男48例, 女40例, 年齡42~81歲, 平均年齡(61.7±6.4)歲;觀察組中男47例, 女41例, 年齡45~83歲, 平均年齡(62.4±6.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獲取兩組患者家屬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開展。
1. 2 方法 兩組均予以藥物控制,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如下。
1. 2. 1 健康教育 宣教高血壓病防治知識, 使每例高血壓病患者了解自已的血壓水平, 時刻知曉病情, 包括自測血壓的方法。
1. 2. 2 飲食干預 向患者宣傳合理膳食, 低鹽、低脂、低糖飲食, 適量蛋白及高鈣、高鉀飲食, 尤其是肥胖患者要限制能量的攝入。
1. 2. 3 運動干預 運動是高血壓病重要輔助治療環節, 有利于患者減輕體重, 提高心肌供血、供氧能力, 如步行、慢跑、太極拳, 有規律的體育活動, 從而減少周圍血管阻力, 達到降血壓目的。
1. 2. 4 心理干預 隨著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增大, 不僅使高血壓病發病率增高, 而且趨于年輕化, 并且由于心理精神壓力也直接影響高血壓病的治療。如心理壓抑、多愁善感、寐少夢多等癥狀。予以患者正確面對人生, 合理安排工作, 愉快的生活習性, 家屬理解支持, 解決焦慮情緒, 針對疏導, 配合治療, 以免血壓波動, 從而減少腦卒中及心血管病變
發生。
1. 2. 5 改善不良習慣 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 如吸煙、大量飲酒、熬夜、久坐、暴飲暴食、喜怒失常等, 進行有效控制血壓。
1. 2. 6 出院后隨訪指導 在出院15、30 d分別2次電話隨訪或自行來院復診。了解血壓控制情況、是否正確用藥、血壓監測情況, 指導建立以上規范護理干預模式, 穩定血壓并定期查肝功能、腎功能、心功能、血脂, 如有不適及時就醫。
1. 2. 7 中醫辨證分型 高血壓病屬于祖國醫學“眩暈”、“頭痛”范疇, 主要由情志內傷、肝腎陰虛、痰濁壅滯所致。以滋陰平肝潛陽或除濕祛痰, 補益肝腎辨證施護。①肝陽上亢:眩暈耳鳴、頭痛目脹, 每因煩勞或惱怒而頭暈、頭痛加劇, 面色潮紅, 急躁易怒, 少寢多夢。口苦, 舌質紅, 苔黃, 脈弦。清淡飲食, 保持心情舒暢, 調節情志, 保持大便通暢, 血壓急驟升高時囑其休息, 并針刺曲池、少海穴位。避免劇烈運動及保持情緒穩定。②痰濕壅滯:眩暈而見頭重如蒙, 胸悶惡心, 食少多寢, 體態肥胖, 苔白膩, 脈濡滑。清淡飲食, 忌食辛辣肥甘油膩之品, 屋內通風向陽, 避臥濕地。助痰排出, 保持呼吸通暢, 食海帶、芹菜、蘿卜、冬瓜、山楂。體態肥胖者體位變化時動作不要太急, 站立不宜過久, 避免暈厥發生。③肝腎陰虛:眩暈精神萎糜、少寢多夢、健忘、腰膝疲軟、遺精、耳鳴、五心煩熱、舌淡紅、脈細數。頭痛劇烈可針刺三陰交、足三里穴位。并保持心情舒暢, 保持大便通暢, 適當運動。
1. 3 療效評價標準[1] 治愈:血壓降至14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無明顯靶器官損害和影響預后情況;好轉:血壓有所下降, 但未達到正常標準;未愈:未達至上述標準。總有效率=(治愈+好轉)/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9, P<0.05)。見表1。
3 討論
高血壓病是直接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一種常見疾病, 治療時間長, 而采取護理更是起到重要作用[2-4]。高血壓病是一種以動脈壓升高為特征, 伴有心、腦、腎等器官異常的全身性疾病, 發病原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對高血壓病的治療及預防與控制很有必要, 通過有效的護理工作, 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5-7]。
中醫護理強調辨證性, 提倡于情志、飲食以及用藥等方面予以患者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干預, 中醫學認為, 高血壓病是腦髓空虛、清竅失養或者痰火上饒、擾動清竅而造成[4]。針對于此, 基于中醫的整體觀念和辨證施護原則, 為高血壓病患者實施有特色的中醫護理方法, 促進其氣血運行, 確保經絡的順暢、保證患者情緒處于穩定狀態下, 徹底消除誘發疾病的因素, 繼而保障高血壓病患者的治療效果[8-10]。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7%,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4.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干預能輔助患者提高其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 中西醫結合綜合護理干預高血壓病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 在今后的臨床護理工作中有積極的推廣、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瑾懿. 中西醫結合護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應用效果觀察. 中國保健營養, 2016, 26(1):214-215.
[2] 王慶霞. 63例中年高血壓的中西醫護理體會. 中國傷殘醫學, 2014, 17(13):255-256.
[3] 王燕萍. 中西醫聯合護理干預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急救醫學, 2016, 36(z2):174-175.
[4] 賈廣娟. 高血壓病的中西醫護理干預體會. 中國民間療法, 2015, 23(1):84-85.
[5] 諶櫟. 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血壓的影響. 當代護士, 2006(8):35-36.
[6] 陳梅. 社區高血壓患者綜合護理干預研究. 中國全科醫學, 2002, 5(11):911-912.
[7] 謝艾宏, 羅玉瓊. 中醫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當代護士, 2010(12):83-85.
[8] 陳麗萍, 宋一男, 古繼紅, 等. 綜合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5, 32(6):996-999.
[9] 劉曉英. 中西醫結合防治原發性高血壓的綜合護理干預.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5, 13(4):132-133.
[10] 李麗, 朱桂萍. 中醫護理干預對高血壓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醫學報, 2013(B12):27-28.
[收稿日期:2017-08-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