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 胡明進 朱鴻翔 俞宇宙 吳榮鑫 查文華

【摘要】 目的 分析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移行帶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密度(PSA-TZ)、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檢中的診斷意義。方法 112例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 觀察病理結果, 檢測血清總前列腺特異性抗原(TPSA)、游離前列腺特異性抗原(FPSA)、前列腺體積(PV)、PSA, 計算FPSA/TPSA(F/T)、PSAD、PSA-TZ, 比較良惡性患者相關指標的差異。結果 112例患者經前列腺穿刺后病理診斷明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1例, 前列腺癌患者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與前列腺癌患者年齡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9, P>0.05), PV、PSA、FPSA、F/T、PSAD、PSA-TZ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69、2.75、2.13、2.40、4.68、4.69, P<0.05)。結論 聯合運用PSAD、PSA-TZ可以提高前列腺穿刺陽性率, 同時為再次穿刺提供指導。
【關鍵詞】 前列腺癌;前列腺特異性抗原;移行帶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密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27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在泌尿外科均為常見病、多發病。在歐美, 前列腺癌的發病率居男性惡性腫瘤的第二位, 我國的發病率也隨著人口老齡化和飲食習慣的改變不斷升高。最新數據表明[1], 2012年我國的前列腺癌發病率達9.92/10萬, 大城市的發病率高達(17.57~32.23)/10萬, 而且前列腺癌的5年生存率僅有50%, 遠低于西方發達國家。前列腺癌的診斷主要依靠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的檢測、肛門指檢、前列腺磁共振檢查, 其中PSA在臨床上廣泛運用于鑒別前列腺良惡性的篩查指標[2-4]。但是PSA僅具有器官特異性, 而不是前列腺癌特異性指標, 因此在臨床工作中常遇到PSA>4 ng/ml患者, 常規予以前列腺穿刺, 但結果穿刺陽性率較低, 患者穿刺所受身心痛苦較大, 且需較多費用, 加重患者身體、心理及經濟負擔[5-6]。本研究通過對2011年9月~2017年8月在溧水區人民醫院112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檢患者, 檢測血清TPSA、游離PSA等, 前列腺磁共振測量PV及移行帶體積, 計算PSA、PSAD、PSA-TZ等, 觀察PSA-TZ 、PSAD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
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9月~2017年8月在溧水區人民醫院就診的112例患者行經直腸前列腺穿刺活檢。入選標準:①PSA>4 ng/ml;②直腸指檢觸及前列腺質硬或較硬結節;③前列腺磁共振顯示前列腺異常信號。排除標準:①穿刺前診斷明顯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②有明顯泌尿系感染;③有嚴重心肺疾病不能耐受穿刺;④凝血功能障礙。
1. 2 方法
1. 2. 1 血清PSA檢測 患者1周內無射精、前列腺按摩、經尿道侵入性檢查, 于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得患者血清TPSA、FPSA、PSA。
1. 2. 2 PV及移行帶體積測量 患者1周內無射精及前列腺按摩、經尿道侵入性檢查, 采用西門子1.5T MR成像儀, 使用體部矩陣線圈發射結合脊柱矩陣線圈接受信號, 前列腺局部行薄層軸, 矢狀位和冠狀位FSE-T2W1掃描。測量前列腺及前列腺移行帶前后徑、左右徑、上下徑, 分別計算PV及移行帶體積。
1. 2. 3 穿刺方法 應用飛利浦多普勒超聲儀, 端掃式腔內探頭, 帶有穿刺引導孔, 穿刺針為18G巴德自動活檢槍。患者取膝胸位或左側臥位, 常規消毒、鋪巾, 在B超引導下對前列腺行11~13點穿刺, 標本用福爾馬林浸泡固定, 送病理檢查。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經穿刺后的病理結果, 并記錄良惡性患者的年齡、PV、PSA、FPSA、F/T、PSAD、PSA-TZ。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12例患者經前列腺穿刺后病理診斷明確,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1例, 前列腺癌患者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與前列腺癌患者年齡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59, P>0.05), PV、PSA、FPSA、F/T、PSAD、PSA-TZ比較,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4.69、2.75、2.13、2.40、4.68、4.69, P<0.05)。見表1。
3 討論
由于前列腺癌的發病率逐漸升高, 前列腺癌的臨床篩查也越來越普及。PSA是臨床上監測前列腺癌發生和轉歸的重要指標, 也是用于篩查的主要指標。臨床上常將PSA>4 ng/ml作為PSA異常的截點。有文獻報道[2], PSA>4 ng/ml患者行前列腺穿刺的陽性率僅為25%, 經臨床觀察一段時間后, 部分患者再次行前列腺穿刺的陽性率也僅有22%。說明依靠PSA篩查能夠檢查出部分前列腺癌患者, 但大量不必要前列腺穿刺給患者帶來了許多身體痛苦和經濟負擔, 也嚴重影響患者對前列腺癌篩查的接受程度。
現在認為, 一般情況下, 由于前列腺組織的內皮層基底細胞層和基底膜構成的天然屏障限制了PSA的滲出。前列腺癌組織因癌性病變使基底膜破壞, PSA可直接進入細胞間隙與血流, 導致臨床上檢測到血清PSA水平的升高。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因前列腺體積增大, 導致PSA分泌的增多, 血清PSA水平隨之升高[7, 8]。兩者引起PSA升高的原因不
同, 程度也有所差異。
PSAD是指單位體積前列腺組織中含有的PSA的量。它的提出是為了減少了因前列腺體積增大所引起的分泌PSA增多的影響。良性前列腺組織內PSA水平相對固定的, 而前列腺腫瘤組織中PSA水平明顯高于正常前列腺組織, 馬志遠等[9]研究認為, 檢測PSAD能顯著提高PSAD是指單位體積前列腺組織中含有的PSA的量。檢測PSAD能顯著提高PSA 4~10 ng/ml前列腺癌的診斷率。PSA-TZ是指血清PSA水平與前列腺移行帶體積的比值。前列腺增生多源于前列腺移行帶腺體增生, PSA隨著移行帶腺體增大而增多。前列腺癌多發生于外周帶, 前列腺移行帶體積無明顯增大。因此, 可以認為前列腺癌患者的PSA-TZ比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高。Tang等[10]對189例病理未定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 水平在4.0~10.0 ng/ml和10.0~20.0 ng/ml研究證明, PSA-TZ以0.37 ng/ml作為臨界值, PSA-TZ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可達68.8%和72.6%。本研究由于樣本量較小, 有待進一步研究。endprint
總之, 聯合運用PSAD、PSA-TZ可以提高前列腺穿刺陽性率, 同時為再次穿刺提供指導。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泌尿外科分會. 前列腺癌診斷治療指南. 繼續醫學教育, 2007, 21(6):30-39.
[2] Penson DF. Re: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with th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test: 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 Journal of Urology, 2014, 192(2):422-423.
[3] 劉澤龍, 郝斌, 許長寶, 等. F/TPSA、PSAD、PSA-TZ在PSA大于10ng/ml的大體積前列腺患者中診斷前列腺癌的價值. 醫藥論壇雜志, 2011(2):32-35.
[4] 趙耀瑞, 徐勇, 張殿舉, 等. 血清PSA、PSAD和PSAT在前列腺穿刺活檢中的意義. 中華泌尿外科雜志, 2005, 26(9):622-625.
[5] 甘為民, 陳海文, 王子明, 等. 前列腺液細胞學檢查診斷前列腺癌的臨床意義. 醫學爭鳴, 2007, 28(18):1677-1679.
[6] 伍建業, 王建業, 劉明, 等. 經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在前列腺癌篩選中的意義. 中華老年醫學雜志, 2004, 23(8):
546-548.
[7] 蘇秀瓊, 任蓬程, 鄭崗, 等.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在診斷前列腺癌中的臨床意義. 臨床醫學工程, 2013, 20(12):1498-1499.
[8] 傅強, 姚德鴻, 蔣躍慶. PSAD與PSAD-TZ在前列腺良、性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中華男科學雜志, 2002, 8(6):411-413.
[9] 馬志遠, 趙林海, 王陽, 等. PSA密度對TPSA灰區前列腺癌的診斷意義. 臨床泌尿外科雜志, 2011, 26(2):132-134.
[10] Tang P, Du W, Xie K, et al. Transition zone PSA density improves the prostate cancer detection rate both in PSA 4. 0-10. 0 and 10. 1-20. 0 ng/ml in Chinese men. Urologic Oncology, 2013, 31(6):744.
[收稿日期:2017-09-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