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津寧
【摘 要】 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善于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措施,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要我學”逐步轉向為“我要學”,加強教與學的反思,聚焦課堂教學,高效開展,促進學生全面提升。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 小學;數學;教學;策略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營,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主要任務是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措施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學會自主探究,培養對數學課堂的學習興趣。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其主要任務是在教師的引領下不斷思考、探究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領會數學思想,不斷發展和完善自己。因而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善于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措施,聚焦課堂教學,高效開展,促進學生全面提升。
一、課堂導入,激活思維
精彩的課堂導入能夠成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入渴望參與課堂活動的狀態。在課堂導入中,設置符合學生學習口味的問題,能夠活躍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性。
比如,帶領學生學習《分一分》這節課時,我為學生創設一個游戲情境,導入課堂。首先,我對學生說:“親愛的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玩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動手不動口,問題的答案是幾就拍幾下手。”學生們一聽說做游戲都興趣高漲,表現得十分高興。然后,我開始帶領學生做游戲,對學生們說:“現在老師有兩塊月餅,想要平均分給兩位同學,每位學生分得多少塊月餅?”學生聽到問題迫不及待的都拍了一下手。我又連續著對學生說了幾個可以整分的數,學生玩得不亦樂乎。緊接著,我拿出一塊大月餅,問學生:“老師現在有一塊月餅,應該怎樣分給兩位同學呢?”學生一聽說要將一塊月餅分給兩個人,便不知如何來回答了,學生也發現自己的經驗不足以解決問題了,從而激發求知欲。看著學生抓耳撓腮的樣子,最后,我對學生們說:“每人分得半個月餅,也就是分得一個月餅的一半,現在大家看黑板上,老師寫了一個1/2這樣的數,你們認識嗎?”從而自然而巧妙地引出本節課題。
利用游戲導入課堂,能夠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促使學生產生探究問題的欲望,激活學生思維,使學生形成學習內驅力。
二、生活情境,學以致用
眾所周知,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相關的聯系。但是,在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會忽略這一點,使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脫節。然而,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能夠幫助學生更快地處理抽象的數學問題,幫助學生加深知識印象,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將數學課堂更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引導學生從自己身邊尋找答案。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時、分、秒》這一節課時,學生正聽得津津有味時,突然學校停電了,學生先是進入恐慌狀態。我示意學生平靜下來,經過短時間的騷動后,學生都平靜了。然后,我對學生們說:“現在學校停電了,我們也聽不到鈴聲了,請大家一起來算一算,我們上課的時間是9時25分,一節課長為40分鐘,現在是10時3分鐘了,我們到下課時間了嗎?”學生一聽說要計算下課時間,都拿起筆了,認真地計算著。經過幾分鐘的計算,學生們一致得出“還沒有到下課時間。”我笑了笑,對學生們說:“剛才老師讓大家算這個時間點時,確實還沒有下課,但是,大家又經過了一小段時間的計算后,已經下課了,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
這樣,利用生活情境,將數學知識與生活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身邊處處有數學,數學無處不在,使學生在應用中鞏固了所學知識,加深學生學習印象,課堂也與生活變得相得益彰,從而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三、小組合作,共同提高
新課程改革方案的推出,不斷提倡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變成了本次課程改革積極倡導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促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共同提高,共同進步。
比如,在帶領學生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這一節課時,當教師為學生講解完本節課主要內容后,首先,教師要先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將學生合理分成五個學習小組,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習水平相當,并讓每一個小組推舉一名學生當小組長。然后,為學生設計與本節課知識相關的知識點,引導學生共同復習,查漏補缺,共同提高。接下來,請每一個小組的小組長自由設計出十道關于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算式,以便小組成員練習,鞏固提高,而五名小組長之間可以互相交換著做題,這樣可以做到不重不漏,使每一位學生都有鞏固、提升的空間。最后,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表現水平,進行有效的指導,提出需要完善和值得提倡的地方,引導學生利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參與課堂活動,調動學習興趣,保持學生學習的熱情。
利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優等生充分發揮自身能力,中等生得到鍛煉,學困生得到幫助和提高,在小組合作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僅能夠學到新知,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激活學生思維,促使學生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上,教師要本著“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斷改進教學策略,努力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要我學”逐步轉向為“我要學”,加強教與學的反思,增強課堂趣味性,保持學生課堂學習熱情,聚焦課堂,高效開展,激活思維,譜寫教學新篇章。
【參考文獻】
[1]劉麗華.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5(08)
[2]李思國.例談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有效滲透的途徑[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4(01)
[3]陳安寧.淺談數學思想方法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示——以雞兔同籠問題為例[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6)
[4]尹紅娜.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思考[J].新西部(理論版).2013(Z2)
[5]王小霞.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J].基礎教育研究.2011(07)
[6]姜嫦君,劉靜霞.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02)
[7]周新高.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教學的有效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