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靜 宗衛華 周利榮

【摘要】 目的 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術后患者排痰效果、肺部感染的影響。方法 100例
心胸外科術后患者, 采取計算機隨機數字分組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 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排痰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胸腔引流時間、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可有效促進其術后排痰, 減少肺部感染的發生, 有利于促進術后恢復, 改善其術后生活質量。
【關鍵詞】 心胸外科;綜合護理干預;排痰效果;肺部感染;手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84
Evaluation on impact valu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xpectoration effect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after cardiothoracic surgery MA Jing, ZONG Wei-hua, ZHOU Li-rong. Zhaoqing Cit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Zhaoqing 5260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expectoration effect and pulmonary infection in cardio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cardiothoracic surgery patients were divided by computer random number grouping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Nursing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expectoration effective rate as 96% than 82%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shorter chest drainage tim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 treatment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quality of life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cardiothoracic surger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postoperative expectora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ulmonary infection. It is beneficial to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improve their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 Cardiothoracic surger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Expectoration effect; Pulmonary infection; Surgery
心胸外科手術主要涉及到心臟、肺部、食管等臟器和組織, 手術對患者會造成一定的創傷, 術后存在肺部感染風險, 往往會出現痰液粘稠難以咳出情況, 導致支氣管阻塞或肺不張, 對患者的預后相對不利, 故在心胸外科手術中還應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1]。綜合護理是指一系列護理措施的綜合體現, 本研究旨在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術后患者排痰效果、肺部感染的影響, 為此, 針對2014年1月~2017年endprint
1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00例手術患者進行研究比較, 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的100例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均接受心胸外科手術治療, 均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且均對本研究知情了解, 自愿參與。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采取計算機隨機數字分組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 年齡42~73歲, 平均年齡(56.45±13.29)歲,
包括肺癌22例、食管癌15例、心臟瓣膜置換術5例、縱隔腫瘤5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3例;觀察組中男27例、女23例, 年齡41~72歲, 平均年齡(55.94±13.41)歲, 包括肺癌23例、食管癌16例、心臟瓣膜置換術5例、縱隔腫瘤4例、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 即術前做好手術準備、術中做好手術配合、術后做好病情觀察。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 主要從心理護理、呼吸功能訓練、排痰護理方面進行干預。具體如下。
1. 2. 1 心理護理 為患者講解手術相關知識、術后可能出現并發癥, 告知患者呼吸功能訓練的重要作用, 還可邀請一些手術成功且預后較好的病例現身說法, 分享手術治療體會, 給予患者正向激勵, 同時, 對患者的心理問題進行了解, 對其進行針對性疏導, 引導患者學會合理宣泄內心壓力和負面情緒。
1. 2. 2 呼吸功能訓練 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訓練, 雙手置于腹部上方, 腹部內收時呼氣, 腹部隆起時吸氣, 緩慢呼吸;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嗽訓練, 囑咐患者在深吸氣后屏住呼吸, 將肋間肌收縮, 將膈肌抬高, 再張口呼氣, 腹部收縮用力, 連續咳嗽。
1. 2. 3 排痰護理 幫助患者定時翻身, 適當拍打患者背部, 如患者痰液粘稠而無法排出, 可給予其霧化吸入藥物, 促進排痰;病房內空氣保持清新, 定期對病房內地面、用具進行消毒, 限制探視人流量。
1. 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排痰效果、肺部感染發生率、胸腔引流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生活質量評分, 其中, 排痰效果根據患者術后48 h內排痰情況進行評估, 分為自行咳痰、協助咳痰、吸痰, 將自行咳痰、協助咳痰均歸為有效[2];生活質量評分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GQL-74)進行評估, 量表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功能、物質生活4個項目, 單項滿分100分, 得分越高, 則患者生活質量越好[3]。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排痰效果比較 觀察組排痰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肺部感染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共發生7例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發生率為14%, 觀察組共發生1例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發生率為2%, 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術后胸腔引流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觀察組胸腔引流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4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心胸外科手術主要是用于治療肺部病變、心臟病變、食管病變等疾病, 其解剖結構相對復雜, 手術中進行氣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往往會對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造成損傷, 導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術后痰液粘稠易阻塞氣道, 引發肺不張, 還容易引發肺部感染, 對患者的術后恢復十分不利[4-6], 因此, 做好心胸外科手術后的排痰工作和肺部感染預防工作十分重要, 需要采取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
綜合護理模式是一種現代化護理模式, 其護理措施無統一標準, 是一系列護理措施的綜合體現, 充分體現了護理措施的靈活性, 護理措施圍繞著護理風險因素落實到位, 有利于全面規避醫療活動中存在的護理風險因素, 減輕護理風險因素對患者的影響[7-10]。本研究中, 觀察組采取綜合護理干預, 即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施行綜合護理, 結果顯示, 觀察組排痰有效率為96%,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肺部感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胸腔引流時間、ICU治療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在心胸外科手術患者中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有顯著的排痰效果和預防肺部感染效果, 可促進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 針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可有效促進其術后排痰, 減少肺部感染的發生, 有利于促進術后恢復, 改善其術后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滕莉, 燕鞠萍, 趙軻, 等. 心胸外科術后患者頑固性肺部感染改良體位引流痰液效果探討. 護理學雜志, 2013, 28(10):25-27.
[2] 滕莉, 燕菊萍, 趙軻, 等. 改良式體位引流在心胸外科術后頑固性肺部感染中的應用.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3, 19(15): 1843-1846.
[3] 孫麗燕. 人工排痰與機械排痰對胸外科術后應用的舒適度及效果比較.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7, 11(4):166-168.
[4] 李紅, 邱莉, 林惠珠, 等. 構建成人心胸外科術后病人手法振動按壓法協助排痰效能評價體系及臨床實證研究. 護理研究, 2013, 27(7):590-594.
[5] 浦偉青, 劉凱, 王晶晶, 等. 心胸外科術后患者胸部物理治療的護理體會.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6, 33(17):53-54, 65.
[6] 吳婧, 陳婷, 楊銀玉, 等.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心胸外科圍術期護理中的臨床應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34(12):3379-3381.
[7] 李紅霞, 唐玉. 綜合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術后患者排痰效果和肺部感染的影響分析.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8):86-88.
[8] 張海燕, 朱希燕, 張榮澤, 等. 護理干預對心胸外科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分析.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14, 24(6):1489-1490, 1493.
[9] 楊麗, 王躍, 張慧. 護理干預對胸外科術后肺部感染的影響分析. 醫藥衛生(全文版), 2016(11):16.
[10] 王玉春, 李冰梅. 胸心外科術后患者有效排痰方法的探討. 中華全科醫學, 2008, 6(6):652-653.
[收稿日期:2017-08-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