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紅
【摘要】 目的 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療中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的應用及護理體會。方法 5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 均采用巴德植入式靜脈輸液港進行化療, 分析應用方法, 總結護理體會。結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植入成功, 成功率為100%。放置時間均在6個月內。50例患者中, 1例患者術后1個月出現局部皮膚感染, 經抗感染、硫酸鎂外敷等治療后, 癥狀消失。2例拔管前出現靜脈血栓, 經對癥處理后, 順利拔管。無血胸、氣胸、導管堵塞、導管破裂、皮膚潰瘍、港體外露等出現。結論 乳腺癌患者術后需要長療程化療, 應用靜脈輸液港建立靜脈通道, 可避免化療藥物外滲、減少反復靜脈穿刺及化療藥物對外周血管的刺激、損傷, 術后規范、有效的護理能保證靜脈輸液港長期使用。
【關鍵詞】 靜脈輸液港;乳腺癌;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87
乳腺癌患者術后多需要長療程化療, 化療藥物對血管刺激性大, 可引起靜脈炎, 如果出現藥物外滲, 容易引起局部皮膚壞死, 需長期換藥, 給患者造成心理及身體上的痛苦, 部分患者行外周靜脈穿刺困難, 因此, 乳腺癌患者術后需要建立可靠的靜脈通道。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的出現, 解決了上述問題, 但是PICC管外露, 部分患者出現接觸性皮炎, 日常生活不便等缺點, 限制部分患者的使用, 隨著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的出現, 上述問題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它是一種可以完全植入體內的閉合靜脈輸液系統, 包括尖端位于上腔靜脈的導管部分及埋植于皮下的注射座??捎糜陂L期輸注高濃度化療藥物、完全腸外營養液、血液制品及血樣的采集等[1]。本文分析乳腺癌患者化療中巴德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為臨床總結經驗。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2016年50例乳腺癌術后需要長療程化療的患者, 年齡 38~65歲, 中位年齡47歲。
1. 2 植入方法 患者均應用巴德植入式靜脈輸液港進行化療。完善術前相關檢查, 排除手術禁忌, 術前超聲標記出頸內靜脈大致走向, 術中護士配合, 將患者采用適當頭低腳高位, 使頸內靜脈充盈, 囑患者抬頭, 胸鎖乳突肌鎖骨頭和胸骨頭兩頭間的三角形間隙頂點下為穿刺點, 術前估算植入長度。常規消毒鋪巾, 將導絲導入頸內靜脈, 然后將導管經導絲植入該血管, 在鎖骨下1橫指處切開皮膚, 制作囊袋, 囊袋與穿刺點之間建立隧道, 注射座放入囊袋, 再將導管與注射座連接, 回抽見血后肝素鹽水封管, 皮膚切口間斷縫合, 無菌敷料包扎。行胸片檢查確定導管位置。
1. 3 護理
1. 3. 1 植入術前護理
1. 3. 1. 1 心理護理 患者對手術存在緊張、焦慮, 甚至恐懼, 因此術前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及時、有效溝通, 告知患者及家屬為什么植入靜脈輸液港, 靜脈輸液港的優點、缺點, 術前、術中及術后的注意事項, 手術過程中和手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 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的疑問, 使患者對靜脈輸液港有比較詳細的了解, 能夠有效配合醫生手術。
1. 3. 1. 2 術前準備 和醫生一起核對患者相關資料, 包括術前檢查, 如血常規、血凝、心電圖等, 查看患者手術區域情況, 排除手術禁忌證。
1. 3. 2 植入術中護理 協助患者擺好體位, 準備好術中用藥, 比如局部麻醉藥、肝素鈉等?;颊咧踩脒^程中, 注意觀察患者心率、自主呼吸、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手術結束后, 協助醫生包扎, 手術用品避免污染, 待患者拍片提示位置正常后(以胸6~7位置為最佳), 整理手術器械, 協助患者安返病房。
1. 3. 3 植入術后護理
1. 3. 3. 1 傷口護理 靜脈輸液港植入術后, 囑患者術側上肢減少活動, 告知患者術后手術區域有不適感, 需要2~3 d, 不適感可消失。當出現疼痛時, 可給予止痛藥物對癥治療。術后換藥時, 注意觀察傷口有無紅腫熱痛等炎癥變現, 出現上述情況, 及時告知醫生, 并予以對癥處理。如患者恢復過程順利, 術后7 d拆線, 拆線后, 可進行洗浴, 年齡大、營養狀況差的可以適當延長拆線時間。
1. 3. 3. 2 常規護理 患者化療前需要插入蝶翼針, 具體過程:核對患者, 向患者解釋操作過程, 囑患者平臥, 檢查靜脈輸液港上方及周邊的皮膚, 觸摸靜脈輸液港體的邊緣以確定準確的穿刺點, 洗手、戴口罩。打開換藥包, 將無菌物品置入無菌包內, 夾入消毒棉球, 戴無菌手套, 用注射器抽取10~20 ml肝素生理鹽水, 連接無損傷針, 以靜脈輸液港注射座為中心由內向外順時針消毒3遍, 消毒直徑10~20 cm, 更換無菌手套, 鋪洞巾, 確定底座位置, 用左手拇指、食指、中指固定港體, 右手無損傷針頭從中點處垂直插入港體底部, 插入時動作應輕柔, 回抽血液確認針頭位置無誤, 沖管, 剪適當紗布放在穿刺點處, 貼透明敷貼, 寫上插針時間、簽名, 穿刺針可以保留1周。為了避免靜脈輸液港出現堵塞, 在治療間隙可以1個月沖管1次, 告知患者及家屬靜脈輸液港不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 但是不可進行打球、引體上舉、游泳等體育鍛煉, 嚴禁做核磁共振成像(MRI)、CT等檢查[2]。
2 結果
50例患者均一次性植入成功, 成功率為100%。放置時間均在6個月內。50例患者中, 1例患者術后1個月出現局部皮膚感染, 經抗感染、硫酸鎂外敷等治療后, 癥狀消失。
2例拔管前出現靜脈血栓, 經對癥處理后, 順利拔管。無血胸、氣胸、導管堵塞、導管破裂、皮膚潰瘍、港體外露等出現。
3 討論
乳腺癌發生率逐漸增加, 多數患者需要接受化療, 化療周期為4~8個周期, 如果需要靶向治療, 治療時間長達1年, 長時間的化學藥物輸注必然會引起外周靜脈組織出現靜脈炎、藥物外滲等并發癥[2-4]。而且, 乳腺癌患者手術切除腫瘤組織時會常規清掃腋窩淋巴結, 相關血管、淋巴管會被結扎, 患側輸液顯然無法進行, 影響藥物治療效果[3]。在靜脈輸液港之前, 常使用PICC置管來解決上述問題, 但PICC管暴露在皮膚外側, 需要每周至少1次護理, 日常生活不便, 還可能出現感染、接觸性皮炎等并發癥[5-8], 增加患者心理負擔, 增加護理工作量, 需要有更好的產品出現。植入式靜脈輸液港是一個完全封閉的靜脈輸液系統, 通過手術植入患者皮下, 與PICC相比, 留置時間更長, 維護間隔時間長, 感染率低, 且患者日常活動的限制最小和自我形象不受影響, 從而更大程度地提高乳腺癌化療患者生活質量, 且護理維護簡單, 減少了護士的工作量[4, 9-11]。但是靜脈輸液港費用高, 需要手術植入人體內, 手術有一定風險, 維護成本較高, 日常護理對護士的要求較高, 限制了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endprint
綜上所述, 總結靜脈輸液港使用過程中的經驗教訓, 降低局部感染、靜脈血栓、港體外漏等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靜脈輸液港護理的技能, 更好的服務患者, 為患者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 可提高靜脈輸液港在臨床中的使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王建榮, 蔡虹, 呼濱.輸液治療護理實踐指南與實施細則.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1:8.
[2] 莊雅娟, 解寶泉, 劉晨, 等.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肺癌化療中的應用效果分析及護理.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 2016, 27(2):164.
[3] 成劍煥. 乳腺癌化療患者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健康指導與護理干預. 齊魯護理雜志, 2016, 22(24):25-26.
[4] 黃維明, 莫錦萍, 鄭婉婷, 等.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乳腺癌化療患者臨床應用中的護理.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31):149-150.
[5] 張偉蘭, 關次宜, 曾志強, 等. 乳腺癌化療病人應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的觀察與護理. 全科護理, 2015(3):258-260.
[6] 王靜. 靜脈輸液港應用于乳腺癌化療患者護理體會. 醫學信息, 2016, 29(30):178-179.
[7] 王建新, 蘇金娜, 焦俊琴, 等. 乳腺癌患者應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的護理.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15):337-339.
[8] 郭春蕊.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及護理.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6):124-125.
[9] 王虹, 劉曉娟, 冷育清, 等. 年輕乳腺癌化療患者應用植入式靜脈輸液港的臨床觀察及護理對策. 海南醫學, 2015, 26(21): 3274-3276.
[10] 王偉娜, 王建新, 張彥茹.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乳腺癌化療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對策分析.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7, 21(12): 142-144.
[11] 李華玉, 唐玲. 植入式靜脈輸液港在乳腺癌化療病人中的推廣應用. 當代護士旬刊, 2010(11):42-43.
[收稿日期:2017-09-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