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雪
【摘要】 目的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120例行頭皮靜脈輸液患兒, 隨機分成常規組和管理組, 每組60例。常規組采用常規輸液護理, 管理組在常規組基礎上進行護理風險管理。比較兩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及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結果 管理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67%, 明顯低于常規組的40.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為91.67%, 顯著高于常規組的65.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頭皮靜脈輸液患兒進行護理風險管理不僅能夠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度, 而且在輸液過程中也減少了不良事件的發生, 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小兒頭皮靜脈輸液;護理風險管理;不良事件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102
靜脈輸液作為一種操作技術, 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和搶救患者[1]。對于患兒來說, 用藥的準確性對小兒病情治愈及生命安全緊密相關, 必須要綜合考慮兒童年齡和體重制定用藥劑量[2]。在臨床治療上, 通常采用靜脈輸液方法作為小兒用藥途徑。但是由于小兒皮膚較為松弛, 并且受好動等因素影響, 在輸液過程中常會造成一些安全風險, 引起患兒家屬對臨床護理治療不滿。因此如何提高小兒頭皮靜脈輸液質量, 提升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對在本院進行頭皮靜脈輸液的120例小兒患兒進行研究, 旨在了解護理風險管理在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 為臨床應用提供數據的支持,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
本院收治的頭皮靜脈輸液兒童患兒中選出120例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成常規組和管理組, 每組60例。常規組患兒中男33例, 女27例;年齡6.1個月~7歲, 平均年齡(1.8±2.3)歲;患有支氣管炎18例, 腹瀉癥狀15例, 淋巴結炎7例, 上呼吸道感染10例, 化膿性扁桃體炎10例。管理組患兒中男31例, 女29例;年齡8.2個月~6歲, 平均年齡(3.8±1.2)歲;患有支氣管炎22例, 腹瀉癥狀13例, 淋巴結炎6例, 上呼吸道感染8例, 化膿性扁桃體炎11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常規組 患兒進行常規輸液護理, 具體為:①關注患兒的各項生命體征, 醫護人員負責指導患兒規范用藥。②向患兒家屬講解輸液的相關知識和注意事項, 讓患兒家屬注意觀察患兒的輸液情況。③由于小兒在輸液時會緊張害怕, 所以要安撫其情緒, 能夠鎮定接受輸液治療。
1. 2. 2 管理組 在常規組基礎護理上加入護理風險管理, 具體為:①組建護理風險管理小組[3], 小組內定期召開會議, 對小兒頭皮輸液過程中容易產生的風險事件進行統計分析, 對各項風險事件進行歸類, 分析出現此類風險事件的原因, 找出解決對策。②由于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術水平是造成風險事件的原因之一, 所以要定期進行護理人員小兒頭皮輸液技術的培訓, 提升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對臨床工作中常出現的風險給予充分的重視, 找出不同風險的應對措施。③定期檢查護士的護理工作質量, 對護士的醫療行為進行指導, 以提高護士的護理質量。④護理風險防御措施:a.對護理人員進行小兒頭皮靜脈輸液相關技術知識的培訓, 提高護理人員的穿刺技術, 盡量選擇顏色較深且體積較粗大的血管進行穿刺, 避免出現反復穿刺的情況[4]。b.培養護理人員的耐心, 對待患兒要有親和力, 加強良好護患關系的建設, 安撫患兒的緊張害怕情緒, 轉移患兒的注意力, 避免患兒發生哭鬧和抵抗行為。c.對護理人員進行針頭固定培訓, 可以采用繃帶固定, 定時對患兒進行巡視工作, 避免因患兒哭鬧、手抓等現象將針頭拔出。d.護理人員要加強自身的衛生管理工作, 避免在靜脈輸液時發生感染, 對患兒造成傷害。同時要控制好輸液的速度, 以防造成患兒血管的傷害。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比較。不良事件發生率=發生例數/總例數×100%;運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患兒家屬進行調查, 滿分100分, >80分為十分滿意;60~80分為滿意, <6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
(十分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 常規組患兒出現針頭脫落事件9例(15.00%), 液體滲出事件7例(11.67%), 進行反復刺穿8例(13.33%), 不良事件發生率為40.00%;管理組患兒出現針頭脫落事件2例(3.33%), 液體滲出事件3例(5.00%), 進行反復刺穿2例(3.33%), 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1.67%。管理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對比 常規組患兒家屬十分滿意18例(30.00%), 滿意21例(35.00%), 不滿意21例(35.00%), 護理滿意度為65.00%;管理組患兒家屬十分滿意30例(50.00%), 滿意25例(41.67%), 不滿意5例(8.33%), 護理滿意度為91.67%。管理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靜脈輸液是醫院治療患兒的常用手段之一, 由于兒童年齡小, 較為活潑好動, 所以通常采用頭皮靜脈輸液的形式[5-7]。兒童的皮膚組織比較松弛, 在輸液過程中容易造成不良事件, 不僅對患兒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 而且還會增加患兒家屬對醫院治療工作的不滿, 致使醫療糾紛的產生[8-10]。
為了提升醫療效果, 降低輸液過程中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提高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本研究通過對120例進行頭皮輸液的患兒進行兩種不同的護理方式, 分析對比兩種護理方式的臨床效果。結果顯示,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輸液過程中, 既能夠降低不良事件發生率, 又能提高患兒家屬對醫院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總之, 護理風險管理為一種有效的臨床護理方法,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翟曄.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探討. 河南醫學研究, 2016, 25(4):765.
[2] 張麗娟, 張朋.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39):49.
[3] 陳云宏.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生物技術世界, 2016(3):169-170.
[4] 熊英, 王儒芬, 楊娜.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當代護士(旬刊), 2017(3):156.
[5] 宋李梅.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飲食保健, 2017, 4(4):4-5.
[6] 陸婉暉, 王志敏.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 19(7):34-35.
[7] 蘇瑜, 李莉, 陳芳, 等.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臨床應用效果.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6(3):402-403.
[8] 安偉華. 探討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實用醫藥, 2015, 10(34):251-252.
[9] 張長梅.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效果觀察. 中國醫藥指南, 2014(33):348.
[10] 趙桂云. 護理風險管理在小兒頭皮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17):195.
[收稿日期:2017-08-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