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飛速發展的現代科技促使網絡變成社會輿情的前沿陣地,日益復雜的網絡輿情也正以特殊的方式向社會各個角落傳播、滲透,影響人們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下,大學生的生活、學習和網絡不可分割,網絡成為必要的信息交流平臺,成為高校重要的輿情陣地,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要考慮的部分。下面主要分析和探討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以便為更好地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支撐。
關鍵詞:大學生 網絡輿情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影響
網絡輿情是信息衍化物,傳播信息的一方是最關鍵的,這就要求研究高校網絡輿情傳播的工作者要正確認識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這對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至關重要。
一、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影響
(一)有效激發大學生關心政治的興趣與積極性
網絡信息資源稱得上是一本百科全書,涉及的范圍之廣、傳播信息的速度之快、表達信息的透明度之高都是其顯著的優勢。網絡輿情中的信息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歷史等,信息交流也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網絡也因此成為當代大學生們有序參與政治的主要渠道,網絡輿情傳播的迅速性、表達的直接性有效激發他們參與政治的興趣與積極性。所以公開發表的網絡輿情已經變成表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新形式,而大學生是民族的希望,他們在網絡輿情背景下應主動而積極地關心政治、關心國家大事,發揮各自的主人翁精神,用所學專業知識理性評判國家的政治經濟制度、熱點問題。網絡輿情的傳播方式、表達方式不但與大學生關心政治的熱情是契合的,還與大學生內心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特征是契合的,他們通過網絡知曉新聞動態,在論壇上自由發表言論,積極討論國家的時事,增強對價值內容的正確選擇能力。
(二)有助于當代大學生增強對網絡的免疫能力
免疫能力通常是指人的生理反應,能有效攻擊人體被病毒感染的細胞,確保人體健康。同理,在網絡輿情下,增強大學生對網絡的免疫能力指的是增強大學生甄別網絡信息的能力,促使他們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及輿情對自己的侵害。一是增強大學生甄別網絡輿情的能力。網絡輿情日益復雜,如果大學生沒能練就火眼金睛,就極易在網絡里迷失自我。面對網絡里海量的信息,大學生只有學會甄別,才能正確判斷是非、篩選有用信息,自覺將干擾信息甚至是錯誤信息排除掉,有效開展各項活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二是促使大學生正確對待網絡負面信息。隨著大學生瀏覽網絡信息的時間及閱歷的不斷增長,當他們看到文章的標題就能進行大致的判斷,明確文章是只為博眼球的標題黨還是有實質內容。當初步判斷網絡信息及輿情之后,大學生就能正確選擇自己的行為,對負面信息做到視而不見,避免對自己的學習、生活、行為等造成負面影響。同時,負面報道將社會丑惡的一面揭露在大學生的眼前,能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在現實生活中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嚴格約束自己,對不良行為要自覺抵制,主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三)對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助益
在復雜的網絡輿情背景下,高校的文化建設已經進入網絡時代,各種網絡社團、文化宣傳網站等應運而生,進一步豐富高校網絡文化。作為傳播信息、加強人與人溝通的一個重要平臺,網絡在高校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弘揚健康、文明、和諧的網絡文化環境主旋律,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大學生正確樹立理想、信念與價值觀進行正面的引導,這是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轉折點。網絡輿情背景下的大學生要充分認識網絡的地位,對網絡輿情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發揮網絡輿情的優勢與積極影響,盡可能從中汲取先進知識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真而充分地學習馬克思主義,落實黨的大眾路線、方針及政策等,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接班人。
二、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消極影響
(一)逐漸消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念
多元化的網絡輿情致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發生多元化傾向,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念逐漸被消解。網絡是開放的系統,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思維方式、傳統文化以及價值觀念等在其中匯聚、摩擦、碰撞,大學生也在其中接觸很多東西,顛覆其已經形成的價值觀念,引起大學生重新思考、認識價值觀。但大學生正處于形成價值觀的重要時期,身心發展尚不穩定,欠缺人生閱歷,極易被西方思潮所影響、蠱惑。西方的價值觀念與中國社會主義主流價值觀念相互碰撞、沖突,將大學生陷入迷茫境地,時間一長就導致大學生的思想出現混亂,其價值取向也因此紊亂,消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弱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盡管人們對建設自由、公正、平等、法制的社會主義社會是普遍認同的,但部分人難免會受到網絡輿情背景下的多元化價值觀念的影響,出現異類思維。中國馬克思主義最終追求共產主義的實現,自由、公正、平等、法制不但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更是對社會基本屬性的體現。中國始終致力于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當代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認同的,但在網絡輿情背景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出現多元化分裂,滲透在網絡世界的西方價值觀念對大學生既有的民主信仰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定的歪曲作用,導致大學生動搖既有價值觀念,弱化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程度。
(三)淡化大學生們的愛國主義精神與道德品質
盡管當代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狀況整體良好,具備愛國主義精神、誠信、友善等道德品質,但網絡輿情正在慢慢淡化這些品質。由于網絡的開放性、虛擬性,導致大學生主體在上網時放松約束自己的行為,包括玩網絡游戲、網絡聊天、網絡論壇等,引發一系列思想問題、道德問題,甚至發生一些違法違紀行為。雖然網絡的出現拓寬了大學生相互溝通與交流的空間,但也使他們的人際關系面臨巨大的危機。當代大學生大多為90后獨生子女群體,他們崇尚獨立卻從小被嬌生慣養,自我意識相當突出,這樣的性格特征致使他們更愿意在網絡虛擬環境里相對獨立地學習、娛樂,體驗虛擬的感受,在虛擬的滿足中沉醉,人與人的信任感逐漸缺失,只能將自己的情感宣泄在虛擬空間之中。endprint
三、結語
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們要從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在發揮網絡輿情積極影響的同時抑制消極影響,有效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方面,當前大學生在價值觀方面出現了享樂、拜金的趨向。網絡信息傳播的過度自由導致網絡輿情里充斥著大量不健康的信息,網絡文化又缺乏約束力,導致西方文化不斷滲透,特別是西方的價值觀念、文化產品等在網絡里觸手可得,很多大學生在耳濡目染之下逐漸淡化了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價值觀,之前所接受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為主導的教育被破壞,其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重新整合,難以抵制消極影響的侵蝕。另外,無線網絡、移動通信等媒體被商業利益所驅使,在市場經濟價值規律的調節下選擇以丑為美,以吸引包含大學生在內的收視群體,頻頻搶播一些負面報道,正面形象越來越邊緣化,導致大學生的既有科學價值觀有所動搖。
另一方面,大學生的認知偏向直觀化。如今的大學生不僅重視自身感受、體驗,還倍加排斥空談,喜歡真人真事現身說法;大學生輕視理論,認知方式里摻入了感情因素,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不夠扎實,缺乏歷史知識和社會實踐鍛煉,對國情沒有足夠深刻的理解,因而他們在復雜的網絡輿情背景下存在較強的從眾心理,缺乏理性。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程度離不開其心理意志品質的支撐。外在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客觀存在的,只有加上大學生主觀的內動力,并將其轉化成理想信念,而只有在意志品質強有力的支撐下才能使大學生內化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會輕易變動、不斷趨于穩定。
總之,當代大學生尚不成熟,其可塑性很強,各方面素質也亟待提高,只有充分認識到網絡輿情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雙重影響,才能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更有效,才能使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經得起網絡輿情的考驗、沖擊。與此同時,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多元化的網絡輿情背景,高校只有時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作為指導,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不僅要常抓不懈,還不能急于求成,從而有效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大學生更好地建立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周矗,李利麗,房虹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大學生網絡輿情引導探究[J].世紀橋,2016,(12).
[2]聶瑩.網絡境域下高校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探析[J].未來與發展,2015,(07).
[3]馬驕,成曉曼.論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路徑[J].黨史博采(理論),2014,(04).
[4]汪求俊.高校網絡輿情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感的互動機制研究[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
(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課題“復雜網絡輿情背景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項目(編號:16C0937);作者簡介:徐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