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冠婷+毛永健+蕭波+謝世洪

摘要:學生體質測試的順利開展離不開嚴謹的工作流程,華南師范大學體質測試工作進行了多年,已有較為完善的測試計劃及先進的測試儀器。通過此次調查不僅了解到華南師范大學體質測試的現狀,更為體質測試工作做到更好提出意見及建議,使體質測試的作用達到最大化。
關鍵詞:體質測試 大學生 華南師范大學
為了貫徹落實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的“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的精神,促進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各學校須進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下文簡稱為體質測試)。通過體質測試,可以令學生清楚地了解自己體質與健康的狀況,還可監測自己的體質與健康狀況的變化程度,有助于設定鍛煉目標并有針對性的選擇鍛煉策略,制定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校區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網絡、書籍、雜志、報刊上關于大學生體質測試的相關文獻資料以及高校體育課程的最新研究成果而進行的系統歸納和分析,了解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情況及未來走向。
2.訪談法
通過走訪華南師范大學公共體育部教師(下文簡稱公體老師)、曾經參與體質測試的工作人員和長期從事體育教育的專家及教師,對與本研究有關的問題進行了訪談,且在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校區每個學院(除體育科學學院)就與本研究有關的問題隨機訪談3-4名學生。最后對訪談記錄做了書面整理和分析,獲得珍貴的意見和建議。
3.問卷調查法
提前制定好相關的問卷,并進行效度信度檢驗。在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校區各學院進行隨機的發放,發出問卷650份,收回有效問卷580份,有效率達89.2%。
二、結果與分析
(一)體質測試實施情況分析
第一階段為體質測試準備階段,根據“教育部關于印發《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通知”精神和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和上報工作通知的要求,華師體科院公共體育部召開會議,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全校學生(除體科生)的測試時間安排,并報向校體育運動委員會(下文簡稱校體委)審批。得到反饋后在華師官網公示測試時間、標準等,按照分工,每學院有一名公體老師進行跟進聯系并進行測試的相關技術指導,做好體質測試的宣傳等前期準備工作,并做好有關體質測試流程、儀器使用、秩序維持的培訓工作,并檢查測試儀器及測試場地的布置工作。
第二階段為體質測試實施階段,體科院公體部安排好教師及志愿者學生按測試時間安排按時到場進行測試,檢查學生證件,按照體質測試要求,公平公正的完成測試,不允許出現替考等不良現象,按時完成體質測試工作。在第一次測試結束后,安排兩周的補測時間,針對沒有按時參加第一次測試的學生及第一次測試未能及格的學生。
第三階段為體質測試數據整理階段,學生體質測試完成后,由公體部老師整理學生本年度的體質測試數據,并按時上報至省教育廳。
(二)體質測試項目和測試地點
從表1可知,測試項既有室內項目又有室外項目,男女生測試內容有部分差異。
(三)體質測試工作人員情況分析
華師學生體質測試工作人員由體科院公體部老師老師和體科院碩士生組成,據了解,華師每學年都會開展有關學生體質測試儀器使用的培訓,且代表廣東省作為體質測試專家抽查其他省份中小學體質測試成績,2014-2016年間分別去往廣西、北京、浙江杭州進行抽查工作。體質測試開展時,教師采取每人一天共4人輪流值班監場,學生作為測試工作人員以6個人一組進行體質測試工作。
(四)體質測試工作存在的問題
1.各學院不夠重視體質測試,使得體質測試流于形式,只為了完成體質測試任務,沒有利用體質測試的硬性要求,督促學生進行運動鍛煉。學生據問卷調查分析來看,學生每周鍛煉的次數少,70%的學生每周的鍛煉次數為0-3次。60%的學生鍛煉時間不足40分鐘,僅僅是在公體課進行了一下體育鍛煉,每次鍛煉持續的時間也不長。63.4%的學生認為沒有空余時間是限制他們鍛煉的主要原因。
2.測試工作中,未強調各學院輔導員老師應按時到場,現場測試工作人員在做體質測試工作時,還需要維持秩序,檢查證件,大大拖延了測試時間,且學生的積極性也因不受關注而下降。
3.學生對體質測試工作的認知不夠,且沒有完善的獎懲機制,學生在測試當中不盡力,甚至出現替考現象。據問卷調查分析,75%的學生認為體測成績與畢業、評優、學分掛鉤能提高學生體質,17%不能確定是否因此提高對體質測試的重視程度,僅有8%的學生不在意體質測試獎懲辦法。同時,據參加學生體測監考工作的老師反映,學生體測成績兩極分化較為明顯,且體測成績差的同學并沒有為提高體質水平而努力。訪談部分學生后得知,積極參加體測的同學是因為運動能力較強,想通過體質測試成績表現自己,尤其是在長跑項目中,拉大與其他同學的差距以滿足自我的優越感;運動能力不突出的同學,擔心體測成績太差而丟臉還是會盡力去考試;而運動能力較差的同學,已經對成績高低并無所謂,所以成績只會越來越低。但是即使是對畢業、評優、學分等沒有任何影響的體質測試,也出現了替考現象,且某體校的學生經常來到該校替考,已成專業戶。不少老師表示現在的體測只是個形式,學生能否達標并無影響,部分學生不情愿甚至是懶得進行測試且在學校對替考現象不做懲罰的情況下,不少學生選擇鋌而走險,其中也包括想追求較好的成績,自己又不愿意去努力的學生。
三、結語
(一)結論
1.通過多年的經驗累積,在體質測試工作上有明確嚴謹的工作流程,能確保體質測試工作的順利開展。
2.體質測試工作人員安排方面相對合理,能合理安排工作,熟練掌握測試流程和測試儀器的操作,嚴格按照體質測試要求及標準,順利完成體質測試工作。
3.擁有較為先進的體質測試儀器,標準且充足的測試場地。
4.體質測試工作開展時有隨行的醫務人員及機動人員的后勤保障。
(二)建議
1.學校體質測試工作離不開各學院領導的支持,在體質測試開展前,各學院可以展開動員會,多鼓動學生走出宿舍走出教室到戶外運動,放松身心,增強體質,提高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強調提高體質對自身的利益,不讓體質測試流于形式。
2.各學院輔導員可適當跟進學生體質測試的情況,及時與公體部負責老師溝通聯系,多鼓勵學生用心完成體質測試。完成體質測試后,應了解學生體質測試水平并與其他學院進行對比分析。
3.構建體質測試獎懲辦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質測試;規范考試秩序,將替考現象減少到最低。
4.公體部整理完本年度的體質測試成績后,可與前幾年的成績作對比以及與其他高校的成績作對比,及時作出合理的分析評價,進而做出相關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方案,促進學生進行合理高效的身體鍛煉。
參考文獻:
[1]彭伙妹,成耀智.《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上報實施方案現狀的分析[J].學校體育學,2015,(13).
[2]陳晨,刁興亞.淺談構建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大學生體質測試體系[J].祖國,2016,(11).
[3]莊希琛,任平社.陜西省高?!秾W生體質健康測試》實施現狀分析[J].科技信息,2009,(32).
(作者簡介:[1]馬冠婷,在讀本科生,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體育教育系,體育教育專業,研究方向:體育教育專業;作者單位: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體育教育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