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國梅
摘要:在英語語言教學中,英語寫作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目前的高中英語寫作中依然存在諸多的問題,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文章對支架理論視角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法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支架理論 高中英語寫作 教學方法
支架式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更加遵從于寫作的基本原則,對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表現給予了重點關注,注重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同時,通過支架式教學方法,也充分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也更加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一、高中英語寫作現狀
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英語逐漸成為國際化交流的一種重要工具,其社會地位越來越重要。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有幾個主要的環節分別是聽、說、讀、寫。在這幾個環節之中,讀和聽屬于接受性的表現,而寫和讀屬于產生性的表現。在英語交流的過程中,“說”固然重要,但是“寫”也不可或缺,在日常生活中,“說”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重視,但是“寫”的能力卻經常被人們所忽視。在高中階段的英語課程中,學生的寫作情況依然不是十分的樂觀。傳統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學生的實際需求,甚至影響了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采取一種全新的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支架式英語寫作教學模式,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構建英語知識框架,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對于提高高中學生英語寫作能力很有幫助。
二、支架理論教學簡介
支架理論教學簡單來說,就是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學生提供一種幫助,幫助學生構建知識框架,這種框架的構建更加有利于學習者理解問題。因此,就需要把一些相對復雜抽象的知識進行分解,分步驟的引領學生去學習和理解問題。這種教學模式目前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并受到了很多建構主義者的青睞。支架式教學最初在教育領域,被定義為“一個過程”即一個新手在他人的幫助之下,順利的解決了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
三、支架理論視角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方法
(一)傳授寫作技巧
支架式教學應用在高中的英語寫作課堂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在每節課的開始之前,對于本節課所涉及到的英語知識和寫作技巧進行明確,在英語課正式開始之后,把這些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加有利于英語寫作課程的順利開展。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的學習任務和目標,設定一些練習話題,通過這些話題更加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英語交流和表達能力,激發學生無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例如在學習寫作“通知”的內容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學生們對于這一類寫作題材的看法和意見,包括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一些口語,不同的學生肯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如“Girs and Boys”、“gentlemen and ladies”等等,這些詞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時間,其使用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在學生們正式的開始英語寫作之前,教師都需要把這些相關詞匯的含義傳授給同學們。
(二)小組探討,各抒己見
支架式的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把班上的同學分成不同的小組,通過這樣的方式每一個同學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討論中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激發了學生們英語學習的熱情。通過支架式教學,教師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從寫作的各個環節對學生展開指導,并及時的發現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消除學生對于英語寫作的恐懼感。例如,學生在學習完了書信寫作格式之后,教師就可以以“A letter for my parents”為主題,給自己的爸媽寫一封書信,教師可以讓每一個小組的同學都用英語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通過這樣的形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也更加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英語寫作積極性,同學們在相互協助之中不斷進步,通過小組的方式,也讓同學們發現了其他同學的優點,從而找到自身的不足和缺陷,互相幫助,共同成長。
(三)考量成果,確定下一階段目標
支架理論視角下,教學、學習都講究總體目標下的逐層進展,這即是說,在完成階段教學后,應考量教學成果,之后確定下一階段的教學內容和目標。該環節的核心有兩個,一是考量成果,二是確定下一階段內容、目標。
成果考量方面,可以選擇將學生的作品進行收集,并與課堂教學之前的作品進行比較,了解差異、判斷學生的進步程度。其重點包括單詞、語句使用、語法運用、文章結構等方面,鑒于高中生學習英語時間已經較長,考量應當嚴格,假如此前單詞語法錯誤率為5%、語句不流暢、文章結構有問題,那么教學后錯誤率應該在4%以下,語句不流暢、結構問題也應減少為此前的80%以下,如果未能達到這一指標,可判定為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應在下一課時重復本次課堂的內容,并尋找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針對性的進行改善[2]。
如果教學效果較為理想,可以進行下一階段內容、目標的選定工作,支架理論視角下,總體目標是分段達成的,因此下一階段內容、目標應是較高于本階段,具體標準可以參考學生學習能力而定,教學、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屬于長期工作,因此不必急于求成,可以將標準的確定置于總體計劃之下,緩慢、逐漸提高。比如本階段的核心目標是提升單詞的掌握量,在考量時發現成果不理想,原定三個課時的單詞教學工作可以延至四課時。如果考量結果較好,則進入下一階段教學,可以在本階段基礎上設定為詞組應用。“horse”和“horse driver”存在明顯的銜接關系,前者意思為“馬”,后者則為“騎馬人”,同時,“horse rider”也可以在這一期間引入,其意也是“騎馬的人”,二者在大部分情況下是通用的,這類內容可以作為教學內容,目標則是讓學生熟練的在寫作中使用。
支架理論下,通過層次性的教學可以較為理想的的逐步提升教學成果。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有一定的應用優勢。
四、結語
提高英語寫作能力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多的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機會。支架式教學模式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的過程,更加符合現階段高中生的學習需求,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對于高中生英語寫作水平的提高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1]李美霞.支架理論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聊城大學,2014.
[2]陳麗.支架理論視角下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法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