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戰
【摘要】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春秋時期的孔圣人就已經意識到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現在對于我們這些老師來說,更應該關注學生的興趣。很多人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學習感興趣,學生才愿意去學習。那么,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呢?本文將對這個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 激發興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134-01
作為老師,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總是發現學生對哪門學科感興趣就能把那門學科學好。數學這門由數字構成的一門抽象的學科,如果僅憑教師主動去要學生學,遠不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潛能,甚至讓學生感到數學枯燥難學。如何使學生在學習數學上由“要我學”到“我要學”,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都應該對以往的教學進行反思、總結,并嘗試找到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方法。通過觀察和了解數學程度不同的學生,我總結了學生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或興趣不大的原因,并對此探索出了一些方法來激勵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的原因
1.學生本身對數字不敏感,做數學題經常出錯
成就感是一個人繼續前進的動力,不管是學習還是做其他的事,都是這個道理。數學學習也是如此。學生付出努力了,上課認真聽老師講,下課也認真寫作業,但成績就是提不上去,做題時還經常出錯,長此以往,定然要對數學失去信心,更不要提對數學是否感興趣了。
2.感覺數學離生活太遠,太抽象
數學這門學科本身數字多,或多問題都是轉化為數字去解決的。如果不能理解數學運算的規律,不會連接數學題與所學數學知識,學生做題時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從哪里下手,更不用提舉一反三,做一道題,會一類題了。
3.不擅長邏輯思維,思考時總想不到點上
很多同學想學好數學,也努力去學習了,但就是不出效果。
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
1.教師個人魅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學生都處于容易被情緒左右的年紀,尤其是對于管理他們的教師。教師要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包括講課風格、生活上對學生的關懷、管理上的獎懲有度,去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拉近和學生的關系,同時不失教師威嚴,做一名讓學生既敬又愛的教師。俗話說,愛屋及烏。喜歡一個人就能喜歡和這個人有關的事物。學習也一樣,喜歡一個教師,就喜歡這個教師所教學科。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提升個人魅力,首先,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借鑒好的教學經驗,同時不斷學習多方面的知識,豐富自己的閱歷。其次,探索自己的風格,風格明顯的教師更容易贏得學生的喜愛。上課用語盡量風趣幽默,有起伏變化,這樣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第三,課下多跟學生交流,除了解決學生學習上的難題,也要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上的困難,尤其對于寄宿生來說,生活上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教師要時刻關注,并及時幫助解決。
2.聯系實際生活
聯系生活,讓學生感覺到生活處處是數學,數學有跡可循。比如講加減法或者乘除法時,建議學生跟父母去購物,需要花多少錢,讓學生算。學生能夠實際運用數學,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完成父母布置的任務,達到自己的目的,就會有自信、有成就感,因此也就會對數學感興趣。對數學感興趣就能把數學學好,從而考試時就能考得好成績,也就會更有自信和成就感,如此就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3.定期舉辦數學講座、學習經驗交流會
學生本身是很想學好數學的,因此對于能讓自己學好數學的相關活動也是非常關注的。因此,教師可以定期為學生舉辦數學講座或者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更加了解數學,更靠近數學。同時學習一段時間后或者每次考試后,讓成績好的同學站在講臺上跟大家分享學習經驗。有時同學之間的經驗,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榜樣就在身邊,大家相差不大,關鍵是方法和興趣。
4.創設情境
初中、小學的學生對新鮮事物都感興趣,教師要以此為切入點,遇到合適的課題、章節,就創設相關學習情境。讓數學教學更加形象化、生動化。教師可以用與課程相關視頻、圖片或者故事創設情境。
5.利用競爭機制激發興趣
不管是在社會上還是在學校里,競爭都能為一個群體帶來活力。對于每天沒什么變化的學習生活而言,如果學習路上有同伴也有競爭對手,那學習生活將會變得豐富多彩。學生本身就有爭強好勝的勁頭,總希望自己做的比別人好。比如把學生分成若干組,做題的時候,按組提問,比賽哪個組先把問題解出來,如果有幾個問題,就采用得分制,最后看哪個組得分高。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設置一些小獎勵,以激勵學生繼續努力學習。
總的來說,興趣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我們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當然,不同的教師會對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不同的方法,但目的一致,都希望能夠讓課堂上的45分鐘更有效,都想要提高學生數學素質。
參考文獻:
[1]王繼華.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中華少年,2017(25).
[2]朱國選.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課程教育研究,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