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凱文
【摘要】本文結合微課的概念、開展微課的意義、微課的類型、結構特征及制作方法,從微課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應用特點,闡述如何制作出科學合理的信息技術課程微課。
【關鍵詞】微課 信息技術 教學 應用探索
【中圖分類號】G633.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142-01
初中信息技術課是實踐操作課,基本的教學形式就是邊操作邊講解,一些操作因為具體細節較多,學生在短時間內很難掌握,加之現階段初中信息技術課時較少,信息技術教師所代課班級又多,同時信息技術教師所承擔的信息技術事務也較為繁雜,為解決時間少任務重的矛盾,提高教學收益,把微課程引入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一、初中信息技術學科開展微課的意義
初中信息技術是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素養與基礎的學科,教學內容以基礎操作和常用軟件的使用為主,在日常教學中,因為每個學生由于自身學習基礎、個體素質與掌握知識能力的差異,造成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不夠吃”的現象,導致老師反復講解某些知識點,浪費了有效課堂教學時間,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學習發展和創新性思維的養成,影響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
微課可以解決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掌握知識能力差異的難題,教師將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制作成微課,使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及學習能力,在上課時自主選擇適合的微課資源,從而彌補了學生個體能力差異較大的問題,通過集中講授一兩個知識點,針對特定的目標群體,系統性、全面性地傳遞特定的知識內容,從而達到拓展學生學習空間的目的。
二、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微課的特點
一節優秀的微課不僅能為學習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個性化學習內容,同時還需具備信息技術的特點。
從教學形式來看,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方式符合微課學習的特點。首先,信息技術課堂有著獨特的網絡環境優勢與硬件基礎,網絡化的教學平臺與環境更有利于微課的傳遞與學習,形成邊學邊練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自由點播、中止和回放微課視頻。其次,信息技術教師對微課制作軟件和后期編輯的操作處理比其他學科教師更有優勢,經過簡單學習和培訓就可以直接上手操作。
三、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微課的類型
信息技術課程微課類型按照課堂教學方法可分為:
(1)講授型:圍繞學科重點、難點講解課程知識點,是最常見的一種微課類型。
(2)演示操作型: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錄制操作視頻,對學生進行示范展示,使學生通過實際觀看獲得感性認識,印證所學知識。
(3)自主探究型:以教師引導為主,學生主動參與,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問題開展自主探索,提高學生創新實踐能力、思維發展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4)問答引導型:信息技術教師按照課程目標與教學要求向學生提出問題,通過測試問答形式來引導學生鞏固獲取知識。
以山西省《綜合實踐活動 信息技術(北京理工大學版)》教材為例,微課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每一單元都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如下圖所示)。如七年級信息技術第3單元的“word文字處理”、第4單元的“Flash動畫制作”等內容中,操作演示型的微課既可以幫助學生檢點知識點的遺漏,又能強化鞏固已學知識,所以,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微課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必要補充和資源拓展。
四、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微課的制作
在制作信息技術微課時,教師不僅要考慮到知識的構建過程,同時也需要結合微課主題的特點靈活制作微視頻,盡量將課程分割成微小的知識點,讓學生能夠有效完成學習任務。
如:在學習八年級第5單元“網頁制作”第5節“規劃網頁的布局”時,學生要設計出理想的構圖與動畫的難度較大,教師可以將“Photoshop處理文字特效”和“濾鏡的使用”選為微課制作內容,并以一個網頁制作課例為對象來設計模塊。在設計中要考慮到學生對Photoshop的操作能力,故要將Photoshop軟件的基本操作、應用難點和精選作品作為微課的主題講解內容。
此外,制作微課視頻時要注意微課資源要符合平臺上傳的標準,確??稍诓煌苿釉O備與計算機上播放。視頻文件要具有較強的格式通用性,我們在微課制作時要做到:
(1)動靜結合。要利用信息技術特點,將教材上的知識講解與操作過程緊密聯系,將操作難點呈現,讓學生先從視聽感官上受到吸引。
(2)圖文并茂,并配有生動的講解。配圖是重要的素材,特別是課程難點部分的操作,文字注解也是輔助學習的重要手段,將文字呈現并加上教師講解能有效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有利于對重點難點內容的深入理解。
(3)色彩布局、文字合理搭配。微課視頻整體的色彩要柔和,色溫、色差要合理,不花哨,字體類型、字體大小等設置都要易于觀看學習。
(4)視頻聲像和插圖質量要好,教師講解聲音不可過大或過小,視頻畫面清晰,插圖分辨率要便于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