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歷偉
【摘要】藝用人體解剖學既是獨立的藝術學科,又是各造型類學科的基礎,藝用人體解剖學的教學工作更是各藝術院校中造型類學科的教學重點。對此,筆者擬從教學實際出發,淺析“藝用人體解剖學”的教學體系新探,旨在構建具有實操性的體系框架,以求在實訓操作中,有實際的指導作用。構建具有實操性的解剖框架體系。以期今后的專業建設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藝用人體解剖學 口訣式記憶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J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2-0253-01
一、當前藝術類高校中藝用人體解剖學的課程教學問題
(一)課程教學的目標定位不清
藝用人體解剖學起源于傳統造型藝術專業,如傳統油畫、傳統雕塑等專業方向,是其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石,由于這樣的歷史起源,其課程的發展便與生俱來地帶有偏向于變現學科自身美感的屬性。總結起來具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第一、理論知識龐雜繁多,需要記憶的骨骼與肌肉名稱就有百個之多。第二、訓練方式和變現形式過于單一,多以素描表現為主。如人體結構素描和解剖結構素描。同時,每一幅練習習作本身都是一幅成熟的素描藝術作品。
但隨著新興學科的出現和發展,藝用人體解剖學被更多新興學科所涵蓋,也成為更多的新興學科不可或缺的基石。
(二)藝用人體解剖學課程的知識點繁雜龐大、不易學習記憶
在藝用人體解剖教學中,因其學科的特殊性,需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記憶和背誦龐雜的解剖術語及知識點名稱,導致學習起來相比其它學科較為吃力。
二、藝用人體解剖教學體系優化的路徑探析
(一)優化教學目標定位、升級認知體系
對于藝用人體解剖教學目標的定位,決定其學科發展的方向性規劃。面對藝用人體解剖學科在當前各藝術類高校的屬性變化,應從實操性的目的出發,如何能快速使學生掌握其體系,應用其性能為宗旨的教學目標,是教育者對藝用人體解剖學的全新定位。
(二)創新藝用人體解剖課程的教學理念、形成具有實操性的口訣式記憶體系
本節分為兩部分來敘述口訣式記憶體系:
第一部分:框架性梳理
認知觀點:在傳統藝用解剖的體系中,教學順序為頭部、軀干、上肢、下肢。雖然內容全面,但需要學生學習、消化、理解,再到實際應用的過程是漫長的,筆者在傳統框架的基礎上做了兩點改變。第一,從動態解剖的角度出發,分解人體運動規律的組成部分,并進行組塊化歸納,仿照搭積木游戲的思維方式、把人體分成十四個組塊。組塊之間的自由組合便形成了人體的不同姿勢與狀態。第二,從幾何角度出發,把形體組塊幾何化、物象化,便于進行理解記憶。這樣,在實際應用中能夠有體系、成系統地運用解剖學知識來塑造形體。有利于在新興學科中,為基礎較薄弱的學生快速掌握解剖學,增強對藝用人體解剖學知識的駕馭力。
口訣表述:“頭頸肩胸臂手臀,背腰腹腿膝腳肘,組塊圓球加鼠標,魚頭積錐切一刀,鎖鏈方塊圓三角,蝴刀圓矩一張表”。
“頭頸肩胸臂手臀,背腰腹腿膝腳肘”,這是對人體結構分解的十四個組塊,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普遍在有具體圖像參考時可以對人體進行構建,但要求進行自主塑造人體形態時,便出現無法駕馭解剖知識,思維混亂的現象。
第二部分:框架結構的內容添充
認知觀點:在傳統的解剖教學中,加強學生知識量儲備是重點,但龐雜的知識點也增加了學生的記憶難度,且達不到實訓時的應用效果和應有的學習成效。作為教育者,這時應該逆向思維、反向思考,從結果出發,總結影響形體的主要結構組織,并系統地概括歸納。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把能夠影響形體運動的主要肌肉進行了總結并以口訣方式進行歸納。
頭部肌肉口訣歸納:“魚頭積錐切一刀,鎖鏈方塊圓三角,蝴刀圓矩一張表,頭部肌、分兩部,在側面、咀嚼肌,上顳肌、下咬肌,在正面、表情肌,眼周圍、輪匝肌,上額肌、分兩片,眉中間、降皺眉,口周圍、輪匝肌,拉口角、顴三角,向外拉、笑頰肌,頦中間、有頦肌,枕骨上、有枕肌。”這里需要掌握的肌肉為:顳肌、咬肌、眼輪匝肌、上額肌、降眉間肌、皺眉肌、口輪匝肌、顴肌、三角肌(頭部)、笑肌、面頰肌、頦肌、枕肌。
軀干肌肉口訣歸納:“胸大胸鎖三角斜,腹外腹直背闊前,岡上下大小圓,二腹肌肉全部完”。這里需要掌握的主要肌肉為:胸大肌、胸鎖乳突肌、三角肌、斜方肌、腹外斜肌、腹直肌、背闊肌、前鋸肌、岡上肌、大圓肌、小圓肌、二腹肌。
上肢肌肉口訣式歸納:“肱二肱三夾肱肌,屈肌伸肌橈肌群,第一骨間大小圓,上肢肌肉全部完”。這里需要掌握的肌肉為: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肱肌、小臂屈肌群、小臂伸肌群、橈肌群、第一骨間肌、大圓肌(手部)、小圓肌(手部)。
下肢肌肉口訣式歸納:“臀大臀中闊筋膜,股二股四筋膜股,半腱半膜腓腸比,縫脛趾腓髂恥長”。這里需要掌握的主要肌肉為:臀大肌、臀中肌、闊肌膜張肌、股二頭肌、股四頭肌、股薄肌、髂脛束、半腱肌、半膜肌、腓腸肌、比目魚肌、縫匠肌、脛骨前肌、趾長伸肌、腓骨長肌、髂腰肌、恥骨肌、長收肌。
至此,全身主要肌肉口訣式歸納結束,筆者用口訣的方式把肌肉體系化,旨在便于實訓中對于解剖知識的記憶與應用。
筆者在原有模式的基礎上,提出框架式組塊概念,把人體分解為組塊模式,同時口訣式記憶。
參考文獻:
[1]張寶才.人體藝術解剖學[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8.3.
[2]郭子瑤.藝用人體結構[M].湖北美術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