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治平
重拾機遇
傅治平
每逢海南學者研討,總會聽到如是嗟嘆:海南建省辦特區以來的發展不盡人意,皆緣錯失了幾次重大的發展機遇。這樣的嗟嘆,既包含著對海南發展的關切,也包含著對海南沒有及時把握好機遇的檢討。
不諱言,自從當年中央在海南劃了一個大圈之后,海南的機遇不斷。中央確定海南建省辦特區、將建設國際旅游島列為國家戰略、實施南海戰略及“一帶一路”倡議、設置三沙市……面對眾多的機遇,海南的確有點應接不暇。其實,海南面對機遇的行為選擇,也是一種常態。基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思維定勢,人們往往也把社會發展的機遇,當成“買彩中獎”或炒股遇“熊、牛”,認為機遇是存在于一朝一夕的一閃念間。殊不知,社會發展的機遇是一個相當穩定的存在,有著幾年、上十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段的存在。就如中央常說的“戰略機遇期”,那是一個相當長的時間段。
得欣慰的是,海南此次的“大研討大行動”,不是發動全省干部群眾去尋找、創造新機遇,而是一次重拾機遇的大行動——從以往的實踐中重拾一度忽略的機遇。這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重溫習近平總書記2013年視察海南的重要講話,在重新認識海南的發展優勢的基礎上,發現、把握和利用好已有的且未過時的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海南的重要講話,并非就某一時某一事發表的評價與指導,而是昭示著海南發展的巨大機遇。他在那次講話中,為海南布置了一個重大的任務: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這個“范例”,不單指某一個方面,而是一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范例。總書記對海南提出的“實踐范例”要求,是看到了海南創造范例的優勢,也為海南發展提供了機遇所在。
因此,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就能重拾機遇。重拾機遇,從哪里拾?海南的發展機遇就蘊含在諸多的發展戰略之中——
辦大特區是個大戰略。海南辦經濟特區雖已近30年,但其特區政策沒有撤銷,特區功能沒有變,特區的發展機遇期也就沒有過時,仍然可以重拾而創造范例。
建設國際旅游島是個大戰略。雖已實施好幾個年頭了,誠如省委書記所言,以往“國際旅游島建設”做得更多的是“旅游”文章,而在“國際”二字下功夫不足。如果使旅游島更具有國際化特點,才能成為真正的范例。要創這方面范例,不僅要做大量的工作,且有更多的機遇可以重拾。
建設生態文明也是個大戰略。在世界環境普遍惡劣、重視生態文明成為世界潮流的大背景下,風景獨異、生態獨好的海南,其發展機遇何時何處不在,又何時何處不可拾?……
重拾機遇,并非俯拾地芥,不僅需有用睿智的目光,通過大研討追尋,而且需有堅持不懈的大行動去把握。因為,機遇從來都是為有準備者所獲。因此,我們應該在大研討中重溫囑托,在大行動中重拾機遇,并更好地把握機遇,去迎接一個美好新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