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柏蒙 曾慧
海南省漁民群體海洋意識調查分析
周偉 柏蒙 曾慧
近年來,提升國民海洋意識日益成為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重要議題。海南省作為我國的海洋大省,在全力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的進程中,作為重要參與者的廣大漁民群體,其海洋意識狀況尚不能滿足現實發展的需要。為此,需要在學習培訓、宣傳教育、信息溝通、產業支撐、政策保障、組織參與等方面不斷進行優化與完善,從而為“海洋強國”戰略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助力。
海南省;漁民群體;海洋意識;調查分析
海洋意識是海洋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內在支撐,同時也是沿海地區公民素養的必備要件。海南省作為我國的海洋大省,授權管轄著約200萬平方公里的南海海域,是“海洋強國”戰略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的戰略支點。早在2012年,海南省就召開了首次全省海洋工作會議上,提出了“舉全省之力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目標。2013年海南省委省政府又通過了《關于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決定》,提出“到2020年,海洋生產總值達到2862億元,占全省生產總值的35%以上”①。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海洋事業的快速發展,海南的區位優勢和地緣價值更加凸顯,不斷提高居民尤其是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既是海南建設海洋強省的現實需要,也是推進國家整體戰略布局的客觀必要。
進入新世紀后,學界對海洋意識的研究逐漸興起,目前已經有較多的學者對其進行了探討。綜合來看,研究主題主要集中在海洋意識的含義、海洋意識的類型及其指標體系、國民海洋意識現狀調查、海洋意識宣傳教育等。就海洋意識的含義而言,目前學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定論,大致形成了“海權說”“人海關系說”“實踐—認識說”三大流派②。關于海洋意識的類型,已經有多位學者對其進行了劃分,他們分別從維護海洋權益、發揚海洋文化、發展海洋經濟等角度,把海洋意識劃分為若干個子類型③④。在海洋意識指標體系研究方面,目前相對比較匱乏,如有的將海洋意識劃分為權益、安全、開發、戰略、保護、教育和參與等七個方面⑤,或者基于“態度ABC”理論和“縱-橫”結合劃分法,將海洋意識劃分為知識、認知、情感與行為傾向四個方面⑥。而在國民海洋意識現狀調查領域,比較有影響力的是2010年和2011年,海洋出版社、深圳互通調查機構、中國民意調查網聯合在國內18個城市進行了抽樣調查。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也對國民海洋意識進行調查,并于2016年對外發布了研究報告。除此之外,還有一批學者專注研究海洋意識的宣傳教育,可以說是對上述研究領域的有益補充。總體而言,上述研究從不同角度豐富了海洋意識的內涵與外延,拓寬了學界在這方面的理論與實踐探索,為后續研究的深化形成了必要的積累和鋪墊。但存在的不足和盲點之處在于,研究視角上缺乏對與海洋直接相關的漁民群體進行聚焦,他們的海洋意識呈現什么樣的狀況,存在哪些方面的突出問題,如何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等,而這將是本文研究的重點和目地所在。
作為人類意識的一種具體表現,海洋意識是人們對于海洋一種覺知,進而體現在頭腦中的一系列主觀反映,并外化為人們對海洋的一種態度。而在有關態度的研究中,心理學家弗里德曼(Freedman)提出的“態度ABC”理論受到了學界的廣泛認同。在他看來,態度由認知(Cognition)、情感(Affect)和行為傾向(BehaviorTendency)三個維度構成。⑦“態度ABC”理論中對態度的建構,切合人們認識事物的基本過程,有助于研究的具體化與可操作化。將其應用到海洋意識領域中,“認知”就是指人們對有關海洋知識與概念的掌握情況以及基于此而形成的看法與評價;“情感”是指人對海洋這一客觀事物所持的態度體驗;“行為傾向”是指人們對態度對象做出某種反應的意向。基于以上“態度ABC”理論及現有的研究成果,我們大致可以將海洋意識理解為:人類對海洋的一種覺知,是人們在對海洋的認識和實踐過程中,形成的對海洋的基本認知、情感體驗以及行為傾向等。
為了對海南省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狀況進行總體了解,尤其是廣大漁民對海洋的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筆者主要通過現場問卷和實地訪談的方式進行調查,試圖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進與完善,以便為海南省海洋經濟的發展提供內在支持。
(一)海南省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狀況調查
本次調查的對象主要為海南省從事漁業生產富有傳統和影響地區的漁民群體,涉及的區域范圍包括瓊海市潭門鎮、文昌市清瀾鎮、鋪前鎮,陵水黎族自治縣新村鎮以及臨高縣調樓鎮、新盈鎮等。調查組成員深入到漁港碼頭、魚排聚集區、海產品養殖區、造船廠、漁家排檔、漁民家中發放問卷,并且選擇了有代表性的漁民同胞進行了訪談。總體而言,調查范圍基本覆蓋了海南省主要的漁業生產市縣,訪談對象基本涵蓋了不同資歷、年齡和性別的漁民,相關內容將被整合成文本運用在下文中。
1.基本認知層面
從微觀層面來看,漁民群體對與自身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海洋知識了解較多,認知程度也相對較高,但對海洋領域專業知識的了解卻基本不多。在調查中,我們詢問了被訪者關于海南省2016年休漁期的具體時間以及對本地海洋節日與風俗習慣的了解情況。結果表明,近90%的受訪者對這兩個問題都非常清楚。雖然海南省漁業整體發展水平不及其他漁業大省,現代化程度也不夠高,但是漁民對海洋基本知識的了解程度并不低。在訪談中我們了解到,漁民對于漁業生產的各個方面都有較為清楚的認識,包括海洋生產技術、船舶維修、漁業資源狀況以及海上安全等方面。此外,受訪漁民多是自己手工編織漁網、維修漁船和自制部分捕撈工具,他們對相關海域的漁業資源情況了解充分,會根據生物的習性以及季節變化合理安排捕撈時間和路線。這些知識均是漁民日常生產活動中日積月累的,也是順利進行漁業生產的必備要素,但總體上呈現出零散化、不成體系的特點,范圍僅局限于自己所從事的漁業生產活動。與此形成比對的是,漁民群體的海洋專業知識卻比較匱乏。在調查中,幾乎沒有受訪漁民能夠完整回答出“船舶的型深是指什么”這類專業性較強的問題。受訪漁民大多是小學或初中畢業,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在從事漁業生產之前也未經過任何專業培訓,且相當多受訪漁民表示,他們現在所掌握的知識已經能夠滿足需要,沒有動力也不必要再去更新知識,只有那些從事大型漁業生產的人員才需要知曉專業知識。
從宏觀層面來看,漁民群體對海洋的整體認知模糊不清,這首先體現在漁民對海洋管理的認識上。一方面,漁民對海洋宏觀管理的關注度不高。在調查中當問及有關海洋管理的問題時,聽到最多的回答是“讓政府去做嘛”,他們平日里談論最多的是與漁業生產相關的話題。另一方面,漁民對政府的宏觀管理工作不甚明了,即使是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海洋政策、培訓活動等,他們大多也只是有些印象,并不明確具體內容和要求。此外,調查中還發現受訪漁民對發展海洋事業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整體認知程度較低。當被問及是否同意“我國陸地面積廣闊,海洋事業對我國整體發展的影響作用不大”這一說法時,受訪漁民中近四成表示說不清此問題。但值得一提的是,受訪漁民的海洋維權意識非常強。在被問及我國與鄰國的海洋爭端問題時,多數受訪漁民態度明確,表示“國家利益不可侵犯,我們要堅決維護自身利益”。
2.海洋情感層面
漁民群體對海洋的情感是處于不斷變化之中的。從歷史角度來看,人類對海洋的情感經歷了從敬畏到接受再到依賴的變化過程。當前,世界范圍內海洋爭端不斷,其實質是對海洋資源和利益的爭奪。不同于最初對海洋的恐懼以及被動接受,現在人們已將海洋視為一個天然寶庫,積極主動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注重海洋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對于漁民群體來說,也正印證了“依海而生、靠海吃海”的說法。然而,隨著人類對海洋的過度開發與利用,漁民也逐漸產生了擔憂和悲觀的情緒。在被問及對未來漁業收入的預期時,超過半數的受訪漁民認為,收入只能維持現狀甚至下降。而他們做出此判斷的理由,主要是漁業資源日益減少,生產成本日益升高等。除此之外,漁業生產中的亂象也影響著未來發展預期。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許多地方存在著惡性競爭、大船主欺壓小船主、電魚毒魚、休漁期小漁船仍出海捕魚等違法違規現象,一般的漁民對這些現象無可奈何。他們普遍表示,如果任由這樣發展下去,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無魚可捕,嚴重影響到未來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指出的是,政府有關部門的管理不到位,也引發了部分漁民的抱怨和不滿情緒。受訪漁民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漁業補貼的發放,包括休漁期補貼、柴油補貼、船只補貼、生產補貼等,較多漁民都提及政府不發放補貼、拖欠補貼等現象。此外,他們還普遍希望政府能夠加強對漁業亂象的管理,注意保護小漁船主群體的利益,同時協調各方之間的利益沖突。
3.行為傾向層面
整體來說,漁民群體的行為傾向呈現出一種消極被動的姿態,這首先體現在舉辦或參加海洋風俗節日與活動的頻率上。海南省可以說是全國傳統文化保留較為完善的地區,在海洋方面,海南沿海各地可見到有關海神的各類廟宇,漁民出海之前也通常會舉辦隆重熱鬧的儀式,以祈求海上平安無虞。但是在調查中發現,近年來這些傳統活動的舉辦頻率大大降低,與以前相比,海洋傳統文化的氛圍明顯不再濃厚。此外,在與政府的關系互動上,漁民群體更加表現出被動的姿態。訪談中最常聽到的兩句話是:“政府做政府的,我們過我們的”,“政府怎么說我們怎么做就是了”。從這些話語中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漁民群體與政府部門之間的關系狀態是比較消極的。我們在調查中也對相關政府部門進行了訪談,了解到他們正在積極完善海洋管理和服務,對漁民也采取了許多利民便民措施,包括生產培訓、安全宣傳、政策宣講等。雖然這些活動漁民的參加率也比較高,但大多將參加活動視為完成任務,因此活動的效果并不太樂觀。從漁民群體的角度來看,面對漁業生產中的各種問題,他們有著突出的訴求和期望,希望政府能夠積極主動地加以解決。然而在實踐中發現,漁民們卻沒能將自己的訴求和期望通過有效的渠道清晰地表達出來,雙方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信息脫節和斷裂現象,相互缺乏有效的溝通交流與緊密的互動合作。
(二)影響漁民群體海洋意識的相關因素分析
從上述調查結果來看,海南省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狀況,在基本認知、海洋情感和行為傾向等方面,都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與形成,也有著較為復雜的影響因素。具體而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歷史文化因素
中國雖然也具有悠久的海洋文明,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海洋文化,但古代中國強調“重農抑商”,農業的地位與作用被放到突出的位置,尤其是明清“海禁”政策的推行,使得海洋文明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人們對國土范圍和國家利益的認識局限在陸域疆界之內。即便是四周環海、漁業生產歷史悠久的海南省,也難以完全擺脫這種長期以來形成的“重陸輕海”觀念與思維。此外,近年來海南省獨特的海洋文化日漸式微,傳統的祭祀海神、隆重的出海儀式等活動逐漸被簡化甚至消失,海洋歷史文化面臨著難以為繼、后繼乏人的困境。上述歷史文化因素的合力,導致海南省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相對不足,難以為海南省現代海洋漁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2.漁民自身因素
一般而言,漁民群體海洋意識與其受教育程度有著很大關聯。教育的缺乏帶給漁民的不僅是專業知識的不足,更是學習能力的欠缺。一方面,他們對新技術、新思想、新觀念的理解能力相對有限,需要花較長時間來接受新事物;另一方面,在參加政府組織的各類活動時,包括培訓、教育、宣講等,漁民積極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就是理解不了所講內容,其結果是既影響了漁民與政府的合作,也影響了漁民群體自身的發展進步。此外,漁民學習的動機強度也影響著海洋意識的提升。人類總體上屬于利益驅動型群體,在做出行為之前會本能地進行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時才會采取行動。對于漁民群體來說,更新現有理念、學習專業知識對他們來說效用值太低,因為現有的認知已經能夠滿足他們實際生產的需要,低效用值自然導致學習方面的低動機強度。
3.政府作用因素
漁民群體海洋意識的建構及其提升,政府部門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海洋發展戰略,可以引導人們正確認識海洋,促進海洋事業的發展。另外,政府部門的海洋政策也發揮著導向的作用,政策制定是否合理、目標是否具體等,都會直接影響到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此外,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執行尺度和實施效度等,也會顯著影響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近年來,海南省對發展海洋事業的重視程度持續加強,這從不斷出臺的發展規劃以及政策實施中可見一斑。但美中不足的是,在海洋意識宣傳教育方面的工作還有待提高。如在調查中就發現,雖然各級政府部門在休漁期期間對漁民群體開展了系列培訓和教育活動,但工作過程中的形式化現象較為明顯,落實不夠深入具體,收效也不能達到預期,對鞏固和增強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效果不太理想。
4.外部環境因素
獨特的社會氛圍與產業發展環境也影響著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與其他沿海省份相比,海南的生活節奏相對較慢,居民的日常生活狀態比較悠然自得。這種社會氛圍同樣也影響著漁民群體,雖然生產生活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但從事傳統漁業生產的漁民們大都比較滿足現在的生活,他們似乎沒有很大的“野心”去擴大生產,也沒太多心思去關心海洋技術的更新、海洋產業的發展等。此外,產業發展環境也是影響漁民群體海洋意識的重要因素。海洋產業既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依托于地區經濟的發展層次與水平,二者是相互依存和依托的關系。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在海洋捕撈、加工、銷售、運輸等環節中都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會給漁民群體生產生活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在此過程中,他們的海洋意識也會不斷得到培育,以便更好適應環境發展的需要。從目前來看,海南這方面的產業環境還有待優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漁民群體海洋意識的提升。
5.社會組織因素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非政府組織對漁民群體海洋意識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非政府組織通過利益共同體和情感公共體來聯系漁民群體,讓漁民能夠更好地接受和理解海洋方面的教育,同時也能有效輔助和幫襯政府部門的工作。以海南各地的漁業協會為例,目前普遍面臨著發展中的困境和難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漁業協會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互幫互助,當遇到風浪時,協會內部的漁民可以更好地組織起來,共同應對惡劣天氣;二是信息溝通,協會內的漁民通過相互交流,共享關于漁業生產的信息,共同提高整體收益;三是組織學習,在對漁民進行教育培訓時,他們的組織系統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共同提升群體素質。然而在實際運作中,漁業協會作為漁民群體的自治組織,卻面臨著獲得支持不夠、作用發揮受限、活動空間不足等問題,進而影響到漁民共同體海洋意識的扎根與勃興。
針對上述問題及影響因素分析,為了有效提升海南省漁民群體海洋意識的整體水平,更好地服務于海洋強省、海洋強國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可重點針對以下方面著力進行打造和強化:
(一)漁民群體要轉變觀念和加強學習,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與目標
海洋產業作為海南省的支柱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海南省各級政府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全力推動海洋經濟和海洋事業的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未來海南的海洋產業將會迎來較快速度的增長,由此帶動的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將會對傳統的漁業生產帶來較大沖擊,無法適應環境并及時進行轉變的漁民將會面臨諸多挑戰。然而,目前仍有較多的漁民認為,現有知識和技術已能夠滿足生產需要,目光顯得較為狹隘和短視,缺少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和長遠考量。有鑒于此,漁民群體應主動加強學習,提高參加海洋教育培訓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理解和配合政府部門的海洋管理和保護活動,共同推動海洋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和利用。
(二)政府部門要加強海洋宣傳教育,并與漁民群體建立良性溝通與互動
海洋宣傳教育對公眾的海洋意識有著規范和引導作用。目前,海南省在這方面的工作還有待加強。為此,政府部門應當制定系列化的海洋教育政策,尤其是針對漁民群體的海洋宣傳教育,注意運用政策工具來規范和引導他們提高自身的海洋意識。在此過程中,要注重政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擴大政策的支持度和參與度,不斷健全和完善各種配套措施,努力化解政策執行中的阻力,確保政策執行的效果和效能。另一方面,政府部門還要注意加強與漁民群體的溝通和互動,認真傾聽他們的期望和訴求,及時回應他們的呼聲和要求,雙方通過建立良性的互動關系,提高政府海洋管理和海洋服務的工作成效,共同推進海洋政策和海洋教育的有效實施。
(三)構建多樣化的學習和活動形式,提高教育培訓的實效性與針對性
雖然現階段政府部門與漁民群體的關系存在一定的脫節和錯位,但這并不意味相關部門無所作為。以漁業部門為例,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他們的工作非常繁忙,也采取了許多措施來提高漁民群體的海洋意識,如學習、培訓、宣講、演練等,應該說這些活動本身是非常有益的,但客觀和實際效果卻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就在于活動形式不夠通俗易通和喜聞樂見。對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漁民群體來說,他們既聽不懂也提不起興趣。有鑒于此,活動主辦方要轉變下思路,充分考慮活動受眾的實際情況和現實需求,注意采用多樣化的形式來增強活動的實效性與針對性,這樣既能提高漁民群體的興趣和積極性,也有助于他們學習理解以及學以致用。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一些地方在進行安全宣講時,就選擇到漁船上去現場講解,在輕松活躍的氣氛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瓊劇在海南民間非常受歡迎,也可以考慮以瓊劇的形式來開展各項活動;還可以充分利用現在發達的信息技術和社交媒體,加強對漁民群體的網絡化、移動式宣傳教育等。
(四)優化產業環境,搭建發展平臺,培育和發揮非政府組織的積極作用
如前所述,漁民群體海洋意識的提升與整個產業的發展環境密不可分。為此,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大力發展漁業時應具備全局視野,不斷優化與漁業相關的產業環境,大力支持配套產業與行業的發展,給漁民群體的生產和生活提供足夠的支持,并通過搭建各種平臺,增加他們的發展機會,擴大他們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培育和發揮非政府組織的積極作用,建立漁民群體和政府部門之間的有效聯接,有針對性地提高漁民共同體的海洋意識。從目前來看,海南這方面的非政府組織發展還不成熟,未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與效能。因此,政府部門要積極扶持這方面的非政府組織,并在政策傾斜和組織管理上加大投入,不斷增強非政府組織對政府工作的協助和支持效應。
注釋:
①羅霞.海南省出臺《決定》加快建設海洋強省[EB/OL].新華網,2013-08-15.http://www. hq.xinhuanet.com/finance/2013-08/15/ c_116948150.htm
②同春芬,張紹游.海洋意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5(2):78.
③陸水明,陳璐.海洋意識與海防建設[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5(1):81-84.
④陳艷紅.發展海洋文化的關鍵在于海洋意識教育[J].航海教育研究,2010(4):12-15.
⑤趙宗金,伊永超.我國海洋意識的歷史變遷與類型分析[J].臨沂大學學報,2012(4):65-69.
⑥同春芬,張紹游.基于態度ABC理論的海洋意識指標體系構建[J].大連海事學院學報,2015(4):83-84.
⑦ [美]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第八版)[M].侯玉波,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97-98.
[1]同春芬,張紹游.海洋意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5(2).
[2]陸水明,陳璐.海洋意識與海防建設[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5(1).
[3]陳艷紅.發展海洋文化的關鍵在于海洋意識教育[J].航海教育研究,2010(4).
[4]趙宗金,伊永超.我國海洋意識的歷史變遷和類型分析[J].臨沂大學學報,2012(4).
[5]同春芬,張紹游.基于態度ABC理論的海洋意識指標體系構建 [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5 (4).
[6]王新剛,王麗玲,肖繼新等.大學生海洋意識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 (1).
[7] [美]戴維·邁爾斯:社會心理學(第八版)[M].侯玉波,等,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8]羅霞.海南省出臺《決定》加快建設海洋強省[EB/OL].新華網,2013-08-15.http://www. hq.xinhuanet.com/finance/2013-08/15/ c_116948150.htm
(作者單位:海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F016
A
1004-700X(2017)03-0054-0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1CGJ023)、海南省高等學校科學研究重點項目(Hnky2016ZD-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