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濤
英漢習語翻譯在跨文化對應關系下的應對策略分析
王 濤
本文針對英漢習語翻譯在跨文化對應關系下的應對策略研究,將從英漢習語翻譯概述入手,結合跨文化對應關系下的英漢習語差異分析,對英漢習語翻譯在跨文化對應關系下的應對策略展開論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英漢習語翻譯中民族特色的體現提供參考性建議。
英漢習語翻譯 跨文化 對應關系 應對策略分析
語言是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習語又是語言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在英漢習語中,存在三種對應關系,分別為完全對應關系、半對應關系、不完全對應關系。在每種對應關系中,都必須能夠正確理解英漢習語中不同文化所傳達的含義,這是英漢互譯的關鍵點。因此,加強英漢習語翻譯在跨文化對應關系下的應對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我國與西方國家的來往更加密切。跨文化交際頻率的不斷增多,加大了英漢互譯的需求。但是,由于各國之間文化存在較大差異性,導致不同國家在相同事物與現象面前表現出不同的反應,習語就是差異性的一部分。習語的組成成分包括固定詞組、俗語、格言等,能夠深切體現出民族文化特色,英漢習語就是傳達不同民族文化特色的載體。在英漢習語翻譯中,文化因素是跨文化翻譯的難點和障礙。習語翻譯的關鍵就是,理解并翻譯出不同民族語言的文化意義。
通俗的講,習語就是隨著歷史文化發展,在使用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固定表達方式,能夠反應出一個民族的語言特色與內涵。其特點為無法在字面表層進行直接理解,包括成語、慣用語、俗語等內容[1]。在各民族語言文化中,無論是英語還是漢語,都包含著大量的習慣用語。這些語言大多為約定俗成、無法更改的,具有言簡意賅、形象生動的特點。基于不同的民族的風俗習慣、歷史文化、思維方式、宗教信仰的差異下,蘊含的文化內涵都具有不同價值。因此,在進行英漢習語翻譯時,需要充分考慮中西文化的差異性。
英漢習語中的不完全對應,是指其內容和形式都不相同。比如,“cast pears before swine”常被譯為“對牛彈琴”[2]。又比如“a fond dream”譯為“南柯一夢”等,這樣的譯法沒有合理解釋,但是已經蒂固在腦袋中。翻譯這類習語時,不可按照自己的理解的進行翻譯。應當平日多查閱相關書籍,理解習語承載的文化信息。
英漢習語中的完全對應,是指其內容與形式都相互對應。此對應關系中,可采用直譯法進行翻譯。比如,英語中的“burn the boat”可直接翻譯為“破釜沉舟”。該習語出于我國民族歷史事件,內涵可通過字面意思傳達。又比如“walls have ears”,可翻譯為“隔墻有耳”[3]。后者源于我國歷史文學《管子 君臣下》中,英文翻譯出自西方凱瑟琳女王的故事,寓意為秘密商量事情被他人偷聽。二者傳達的含義和意象都相同,被視為完全對等習語。完全對等關系下的習語分為兩種。其一為修辭色彩相同,采用直譯法。如“God bless you”譯為“菩薩保佑”,“fuel to the fire”譯為“火上澆油”等。其二,漢語借用英語習語進行表達。如“The cold war”譯為“冷戰”,“save face”譯為“留面子”等。
不完全對應就是英漢習語中的半對應,即字面意思相同,但文化內涵不同。如“一個巴掌拍不響”,英譯為“a clasp does not make sound”,英文含義有兩層:一是意義重大的事情無法靠一個人完成,此為褒義含義。二是矛盾糾紛不是單方面引起的,含貶義,而中文含義中只有貶義。又比如,“以五十步笑百步”譯為“it is the pot calling the kettle black”,該習語源于一則寓言,比如譏笑和自己犯同類錯誤的行為[4]。從英文翻譯上看,二者雖然含義相似,但并不能看作相同。因此,在翻譯中不能進行直譯。不完全對應關系下,需要進行謹慎斟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習語是一個民族語言的精華,與其文化密不可分。本文針對英漢習語翻譯在跨文化對應關系下的應對策略研究,是從英漢習語翻譯概述入手,對跨文化對應關系下的英漢習語差異進行了分析。然后,本文分別從完全對應、不完全對應、不對應等三種對應關系角度,對英漢習語翻譯在跨文化對應關系下的應對策略展開了論述。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為英漢習語翻譯中民族特色的體現提供一份借鑒,進而促進我國跨文化交際的順暢進行。
[1]蘇婕.英漢語言文化差異及其翻譯——評《文化話語視角下的英漢語言對比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7(02):146.
[2]劉靜平.翻譯研究中的文化因素探索——評《跨文化視野下的英漢翻譯教學研究》[J].大學教育科學,2017(02):142.
[3]林揚歡.中國特色時政術語的外宣英譯——從“一帶一路”的譯法談起[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16,23(02):78~83.
[4]楊丹屏.變譯理論觀照下跨文化旅游英譯研究——貴州青巖古鎮旅游英譯之管窺[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5):91~96.
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
王濤(1981-),山西大同人,碩士,三峽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