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雨蕾
基于語料庫的英語同義詞的語義韻辨析
——以begin,start為例
柴雨蕾
本研究在回顧語義韻研究的基礎上,選用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CLEC),利用WordSmith Tools 5.0軟件,將英語學習中常見的同義詞begin和start作為研究對象,辯析其語義韻分布特征以及詞匯搭配特征,并對英語教學提出建議。
語義韻 語料庫 同義詞
語料庫語言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興起于20世紀中后期,它研究大量真實的語言數據并對其進行深層次、多方位的語言實證和理論研究。可以說,語料庫語言學的出現為語言及其應用帶來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它不僅揭示了隱藏于語言現象背后的語言意義及語言規律,也為國內對語言學習的教育研究提供新路徑。同義詞是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象,而對于國內學習英語的二語習得者來說,英語中的同義詞現象一直都是難題,不恰當的用詞會造成信息交流的有效傳遞。詞語搭配是最能顯現同義詞之間的差別,詞語搭配中的語義韻研究是近年來語料庫語言學研究的一大熱點。
Stubbs(2001)指出,話語的主要目的是傳遞說話人的態度、立場與觀點,此目的是由語義韻完成的。語義韻的主要有態度標識、諷刺修辭三大主要功能,是用來表達說話人或者語言使用者的態度和評價。需要注意的是,語義韻不同于傳統詞匯學的褒貶概念,褒貶是詞匯本身固有的屬性,具有獨立性。但是,語義韻是由節點詞和搭配詞共同形成的語義氛圍,構成一種具有意識性的語義聯想,因此語義韻對詞項具有依賴性。這種依賴性需要借助文本的語境和語料庫的研究方法,才能得到對語義韻的定性描述。
本研究在語義韻的理論指導下,采用語料庫的的研究方方法,利用中國學習者英語語料庫(Chinese Learner English Corpus;CLEC)和WordSmith Tools 5.0作為目標語料庫和研究工具,選定begin和start這一組同義詞,辨析其語義韻特征以及搭配詞的非配特征。CLEC語料庫收集了包括中學生和各個水平大學生在內的五類學生的作文語料,詳盡地描述了中國學習者的英語使用情況,是研究國內英語學習者二語習得的一個重要語料來源。
本研究選用庫容量為100萬詞的CLEC作為目標語料庫,利用WordSmith Tools 5.0軟件,將BEGIN(包括begin,begins,begun,beginning)和START(start,starts,started,starting)作為節點詞并對其進行檢索,在節點詞左右各5個詞的范圍內提取搭配詞,分析搭配詞的特點,比較高頻搭配詞的特征。
將BEGIN*(begin,begins,begun,beginning)作為節點詞進行檢索后,發現一共有424種搭配,其中以begin的形式出現的有202例,以beginning形式的有179例,以begins形式的有43例。
BEGIN*作為動詞使用時,既能作及物動詞也能作不及物動詞,常與介詞組合用來搭配名詞,各類語義韻在搭配詞中所占比例。
同樣,將start*(start,starts,started,starting)作為節點詞進行檢索,發現一共有164種搭配,其中以start為核心的搭配用例有86種,started的有54種,starting的有24種。
START*通常作為及物動詞來使用,相同語義氛圍內的搭配詞以名詞或代詞為主,其語義韻分布特征比重。
分析以上數據可以得知,國內英語學習的二語習得者更傾向于使用BEGIN*和START*的原型詞形,搭配詞主要集中在中性語義韻和積極語義韻。這說明BEGIN*和START*這組同義詞在語義韻分布特征方面差別細微。
分別鎖定BEGIN*和START*左右各五個搭配詞的范圍,可以發現:
以BEGIN*和START*為核心的搭配詞中,出現的概率最高的介詞,其次為冠詞和代詞。在與介詞的搭配中,與BEGIN*搭配的介詞有to,of和from,而to和with與START*進行組合搭配,在這方面BEGIN*和START*有細微的區別。
通過以上對比分析,可以發現雖然BEGIN*和START*這組同義詞在語義韻方面都呈現出中性和積極性語義氛圍,但是兩者在于介詞的搭配方面顯現出各自的特點。語料庫這一研究方法為辨析同義詞的語義韻提供了直觀、可靠的數據,可以把隱藏在詞匯背后語義韻特點挖掘出來。同時,語義韻詩詞會搭配行為的驅動力量,是詞匯習得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教師對語義韻的顯性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傳統的英語詞匯學習只注重單詞的記憶,把詞匯的意義與語境隔離,忽略詞語的語義韻特征和搭配行為,從而導致學習者無法精確掌握詞匯的適用語境,誤解甚至誤用詞匯。更何況,一些語義韻特征十分相近的同義詞,即使是母語學習者也很難察覺,但是語料庫為同義詞辨析提供大量的預料證據,因而分析同義詞的語義韻一定離不開與語境的結合。基于語料庫的語義韻研究無論是對英語教學還是對英語學習都有著十分深遠的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應重視起語義韻,需要進一步挖掘詞匯在語境中態度意義,如果忽視了這一點,那么學生就很難學到地道的英語;在另一方面,教師應時刻監視學習者的學習狀態,分析學習者在使用英語詞匯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強化學習者對語義韻的認識,從而避免詞匯的錯誤搭配及其使用。
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
柴雨蕾(1993-),女,漢族,浙江杭州人,研究生,浙江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