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香
如何變課堂突發事件為語文資源
于文香
韓愈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教學中我們常會遇到一些問題學生,在課堂上制造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發事件,作為一位中學語文老師,我認為妥善的處理這些事件就有可能轉化為語文教學中不可多得的語文教學素材,長此以往教師的“大語文”意識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會在良好的行為習慣中潛移默化提升。
突發事件 課堂機智 大語文意識 語文資源 語文素養
作為老師,課堂中遇到突發事件是常見的,有時簡直令我們手足無措,哭笑不得,但靜下心想想,可能學生制造突發事件是在給我們敲“警鐘”,如果我們合理利用這些突發事件為教學素材,用我們的耐心和愛心引導學生提高素養,同時也提升自己的素養,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天上課,我和往常一樣走上講臺。經過精心的備課,這節詩歌賞析課我講的得心應手,學生的互動也很好。可是就在我轉過身在黑板上板書時候,突然 “啪”的一聲一支粉筆頭打在黑板上,我心里“咯噔”一下有些蒙了,這些學生們我給他們帶了一年課,而且擔任班主任關系挺融洽,按理不該這樣捉弄我啊。轉念間后腦勺又被擊中,這下可好,正在兩人一組討論學習的學生們停了下來,教室瞬間鴉雀無聲,想裝作不知道也不行了。
我聽見自己的心“咚咚咚”的跳,血液涌上腦門,嗓子發干,手也開始發抖,我轉過身看見幾個同學的目光都盯著李飛,各種表情。這真是莫大的不尊重啊,他們在等著看我的處理,我該怎么辦?冷靜,我腦中急速思索——
首先,師者,為人表率,剛步入中學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不管李飛出于何因,我不能此時起不良的表率啊,我明白了該怎么做。在學生眼中我們是值得尊重和信任的人,我們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他們,一旦我們行為不當學生甚至會和我們對著干。古人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應該將此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常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師德規范。
我靜了靜,讓同學們討論下一個問題:假如你是老師,今天的事你怎么處理。有些說讓丟粉筆頭的站出來向老師認錯,有的甚至提議要狠狠教育一下。看著孩子們稚氣未脫的目光我瞬間被融化了,看來我還有很多方面做得不夠好啊。
其次,“身教勝于言教”,在如今信息發達的社會,我們的學生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趨于半成熟狀態,這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教師在處理學生各種瑣碎事件時有時難免會出錯,這時需要我們放下“面子”,真誠地向同學認錯,做好學生的導師,真正在學生心目中樹立教師的威信與尊嚴。
我坦率地把我的感受告訴同學們,我說,我很慚愧,有同學扔我粉筆頭,說明我的工作還有很多缺陷,比如平時對你們關心、了解不夠,可能有時會不留情面的批評你們,處理有些事情可能只站在我個人角度……打我“黑槍”(這時學生都笑了,氣氛緩和許多)的同學是在提示我啊,以往有做得不對的我向同學們道歉,請同學們批評,我看見李飛慢慢低下了頭眼睛紅紅的。我告訴同學們我今天發現一面鏡子,這鏡子就在我們身邊,我從丟我粉筆頭的同學身上看見了,我自己的不足。
此時,我也找到了本節語文課練筆的好素材。
我布置了課后作文以《找回自己》為主題,要求同學們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敢于剖析自己正視自己缺點,做真實的自己,讓生活充滿陽光。
忙碌一天,我準備回家,這時一聲膽怯的報告,李飛進來了,他遞給我足足有三張紙的東西,說:“老師,對不起……”好險,今天要是發了火,不是又要……
原來昨天他上學路上遇到一位腳扭傷的小同學,饞他到醫院并叫來了他家長,返回學校都中午放學了,下午我當全班同學批評了他,他覺得自己在老師眼里永遠是搗蛋鬼,就自暴自棄發生了以上一幕……他寫了好多自己的缺點希望能得到老師和同學原諒和幫助……兩年后他考取了育才高中。
第三,學生犯錯的原因在哪,自己教育方式是否得當,這是我們教師應重視的問題。教師能及時多角度地換位思考反省自己,學生自然也會受到熏陶,李飛能轉變很快,一改往日態度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就是老師能及時發現自己的失誤向同學們道歉,并且明明看出是他丟的粉筆頭而留給他時間讓他自己反省看出老師的良苦用心,老師感化了他。以人為本,換位思考,這是教師必須做到的。
第二天,學生交上來的作文令我感慨不已,全班每位同學都不同程度地從內心剖析了自己,尤其對自己的缺點、小毛病寫得不遮不掩,還提出了改進的方法,真情盡在其中。一改平時練筆、作文套格式,假、大、空的現象。這可是我平時反復強調的,學生很多都克服不了的啊。我的心病瞬間煙消云散,從未有過的輕松。在此我引用培根的一句話送給同學們:深窺自己的心,而后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
第四,“言為心聲,文以載道”文學作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應變能力要不斷提高,要抓住時機,善于發現素材,進行拓展。有“大語文”意識。這樣才能拓寬自己的語文素養,才能有創新地教育教學,讓學生在學知識中成長,在成長中增長知識,在知識的海洋中提高自己。可見 ,課堂就是老師的陣地,我們要正確處理課堂突發事件,并且盡可能的作為語文資源“為我”所用。習近平主席的講話中指出,“教育實踐活動要著眼于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用這句話來詮釋語文教師的工作實在是太妙了。
(作者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高級中學)
于文香,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涇源高級中學,大學本科,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