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青
高職合唱指揮課程建設
張慧青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音樂事業(yè)的發(fā)展也越來越受到人的關注。本文首先對高職合唱指揮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然后對相關的一些問題提出一些應對策略。
高職教育 合唱指揮 應對策略
近年來,我國的音樂事業(yè)正處于迅速發(fā)展階段,尤其在合唱這一方面。眾所周知,合唱對于人的音樂天賦的要求沒有獨唱那么高,所以大多數(shù)人經(jīng)過一定的訓練,都可以參與到合唱當中去,這也是合唱受人歡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指揮人才的作用顯得越來越突出。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就是適應當前社會的需求,針對的就是社會的人才缺口。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重視合唱指揮課程的建設。
(一)對合唱指揮課程不重視
雖然目前我國對于合唱指揮人才有著很大的需求,但是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如此大的人才缺口并沒有做出重視。與此現(xiàn)象相對應的就是很多高職院校根本就沒有開設合唱指揮的相關課程,或者有的學校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了合唱指揮的相關課程。既然是選修課,那么學生對于這一門課程便不會投入太多精力,學習熱情也不會過于積極,學生可以學到的東西也是寥寥無幾。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職院校對于合唱指揮課程的不重視。學校不重視,學生的積極性也不會高。
(二)合唱指揮課程內容存在不足
到目前為止,我國高職院校的合唱指揮課程大多還處于起步階段,對于合唱指揮這門課還有很多需要完善地方,課程內容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對于一些已經(jīng)開設了合唱指揮課程的高職院校來說,對于課程的安排大多是參考一些本科院校,但是眾所周知,高職院校學生水平和本科院校的學生還是存在著一些差距的,許多高職學生從來沒有正式接受過音樂方面的培訓,基礎薄弱,本科生的教學內容對于高職學生來說過于困難,所以不能完全的把培養(yǎng)本科生的那套教學內容照搬過來培養(yǎng)高職學生。
(三)教師對合唱指揮課程的理解存在偏差
在目前的高職院校合唱指揮課程中,許多教師對于合唱指揮課程的理解還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合唱指揮課變成了教師組織練習合唱的課。合唱指揮課程本身強調的是讓學生主動進行實踐,而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反而是將學生置于了被動的地位,學生對于學習的主動性難以發(fā)揮。教師只是注重對于知識的教授,卻沒有讓學生切身的體驗到合唱的整個排練過程,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如果將來學生在實際的合唱排練中遇到一些問題,由于缺乏經(jīng)驗,可能就會對這些問題無從下手。
(一)重視合唱指揮課程
為了滿足社會各界對于合唱指揮人才的巨大人才缺口,各大高等職業(yè)院校必須重視合唱指揮課程的建設。對于那些還沒有開設合唱指揮課程的高等職業(yè)院校來說,應該盡快建立健全自己的合唱指揮相關課程,要結合本校的特點,積極借鑒其他高等職業(yè)學校成功的先例,加快自己的合唱指揮相關課程的建設;而對于那些已經(jīng)開設了合唱指揮課程的高等職業(yè)院校來說,更要嚴格的按照自己的教學大綱去實現(xiàn)自己的教學目標,不定時的與其他高等職業(yè)院校負責合唱指揮課程的教師進行交流,可以做到共同進步。
(二)充實合唱指揮課程內容
應把多個學科的知識匯合在合唱指揮課程中,比如音樂的聲樂、視唱練耳、古典音樂和現(xiàn)代音樂等內容。在實踐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好合唱指揮課程的這一個優(yōu)點,通過獎勵機制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提高合唱課程的含金量。這些教學方法可以使合唱指揮課程與其他很多課程相聯(lián)系,不僅充實了合唱課程的內容,也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給同學們提供了一個提升個人音樂素養(yǎng)的機會。另外,聲音的練習是合唱指揮課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想把觀眾帶入歌曲中的情景就需要一把好的嗓音。所以在訓練聲音的過程中,一個合唱團不僅需要有優(yōu)美的聲音,還需要有各具特色的好聲音。在未來的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目前的需要查漏補缺,尋找現(xiàn)在團隊缺少的特色聲音。然而,想要把聽眾帶入劇情只有聲音是不夠的,還需要優(yōu)秀的創(chuàng)作人才為合唱設計好的舞臺背景。所以合唱指揮課程中也需要包含審美訓練、舞臺設計和舞美安排等課程,這樣在實際排練過程中,演員可以根據(jù)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安排舞臺設計。
(三)提高對于合唱指揮課程的理解
教師對于合唱指揮課程的理解程度要進行提高。要明確自身的教學任務,對于合唱指揮課程來說,不光要重視對于知識的具體講解,尤其還要重視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為高職院校的培養(yǎng)目標就是培養(yǎng)實用型人才,所以教師要改進并完善自己的講課方法,比如說在講授音色音調的過程中,老師應該讓學生自己體會出不同的聲音表達出來的不同的情感,對一些經(jīng)典的作品著重賞析一下,進而使學生具備一定水平的創(chuàng)作能力。在合唱課程中,老師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授課,更應該把實踐當做一種更好的授課方式。這樣可以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把理論轉化為現(xiàn)實,加深了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總而言之,在合唱指揮課程的工作道路上,必須首先考慮到社會需要的是什么,再結合合唱指揮課程的最初設想,使合唱指揮課程發(fā)揮出自己獨創(chuàng)性的亮點。隨著社會發(fā)展腳步的不斷加快,應不斷改善合唱指揮課程的內容,使之始源于藝術,服務于社會。
[1]朱元清.高職院校合唱指揮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途徑探索[J].北方音樂,2015,35(11):184~185.
[2]盛夏.淺探高職院校合唱與指揮的教學模式[J].北方音樂,2015(3):187~188.
(作者單位:開封文化藝術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