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蓉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610225)
創作說明《印象》
趙曉蓉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610225)
我的畢業創作《印象》以自己的生活感悟為基礎,以學校建筑為切入點,融合了水彩畫獨具的表現形式和藝術美,在形式、技法、色彩上加以改造,從而使作品源于自然而變化后形成的效果比自然更有感染力、吸引力,同時更能表達我的情感。商業街、天一廣場、沱江,其實聽起來就是一個城市的建筑而已,但是在我看來它不僅僅是代表了一個地方,而且更突出了一個地區的氣息和生活,所以在這次創作中我把商業街、天一廣場、沱江定為創作的主體物。在我的創作中我追求在形式上突出虛幻色彩和神秘感,表現出一種朦朧美,給人以溫潤唯美、清新婉麗、柔和謙卑的色彩感受,很希望在自己的畫面中將這種美麗定格,通過該創作來表達我對這個城市和學校依依不舍的情感。
風景;情感;表達;油畫
將城市風景作為油畫創作的一個專題來研究,這是油畫創作表現領域中的拓展,以城市物象為依據在其中獲得啟發和靈感。通過城市中物像的選擇、組合和重構,來表現城市風景的獨特美感。我的畢業創作《印象》從創作風格來看,有寫意的趨勢,追求趣味相對比較柔和的,畫面形式上超越了一般意義上的風景畫表現特點即所示景象比較朦朧,具有中國韻味。
1.1 創作題材的選擇。畢業創作選擇風景題材,是我以前上風景油畫這門課程之后,感覺到每張風景畫都有一種能表達思想、情感和意志的情調,所以對于風景畫我感受更深刻一些。起初本是想將創作的內容圍繞在四川阿壩四姑娘山這一帶的風光,用意象和抽象混合,但在感情的表達上,似乎這個城市和學校的風景比阿壩的景象更有說服力,因為我生活了四年,熟悉了這里的一切。雖然這兒的景色沒有阿壩景色的磅礴氣勢,但它卻有著自己的獨有的韻味。因此,我很有感觸,于是便決心繪作有關這座城市和學校的風景畫,借此來表達我對這里的依依不舍之情。
1.2 創作構思。《印象》其構思主要來源于我對這座城市、學校的眷戀,讀書人才是真正的幸福人,很多元素讓我對這里的一切充滿了無限的回憶,似乎習慣了畫畫、吃飯、看書這樣的生活和感覺。沒有生活的壓力、沒有流露街頭的害怕、孤獨和寒冷、沒有喧鬧的汽笛聲、沒有到處是垃圾的馬路、沒有被工廠污染的空氣、好希望一直生活在學校,只為讀書而讀書,只為夢想而奮斗!我準備畫幾張關于這座城市、校園的組畫,它比相機拍下來更有意義,它承載著我對這個城市的情感。這三張畫很有紀念意義,內容分別概括了我們的生活,吃飯、看書、娛樂,當然也有它美的一面吸引著我。
整組畫我準備分為三張。第一張是學校最熱鬧的地方商業街,琳瑯滿目的超市,各種小吃店,理發店……等等,我們在這里忙碌著、奔跑著、玩鬧著,哼唱著。第二張是我們學校的天一廣場,旁邊的教學樓、張大千的雕塑,教學樓上面的大鐘,這些都是我們學校的代表建筑。這是我經常來學習的地方,這里是我最努力的地方。四年大學,最后一年我過得很充實,冬天的每一個的早晨,天剛亮,來到這。這里沉載著我考上研究生的夢想,再一次踏入學校的的期望。這樣一個有紀念意義的地方,懷著這樣的情感,讓我有作畫的沖動。第三張是這座城市最具有代表性的沱江,在那里,它刻上了我們的烙印。夕陽照射的水面波光粼粼,綠中泛著一點藍,好看極了!一直想畫下來,不知從哪下手,昨天傍晚和一個朋友一邊聊天一邊散步,沱江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柔美而有內涵。現在它完全浮現在我的腦海里,遠處傳來斷斷續續的歌聲,幾對情侶談笑著,就在這種氣氛下給我一種想要作畫的沖動。
2.1 素材的積累。集素材是我直接去采風,直接從生活中發現和搜集,經過我的觀察、體驗和記錄自然景象、客觀物象,同時我也間接的搜集了一些畫建筑物的圖片,包括用各種工具表現的,以不同的手段表現的。
3.1 初步構圖。對于我們繪畫的人來說,構圖就是我們在繪畫的過程中依據繪畫題材和創作主題的要求,將二者有機融合起來,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畫面。我這張創作《印象》采取的是以水平式為主的構圖形式,由3個60cm乘以80cm大小的畫框組成,兩張豎構圖和一張橫構圖。總大小的取決是為了突出整張畫面的氣勢和視覺的沖擊效果。
3.2 深入刻畫。筆法上,因為帶點水彩的味道,所以用點、挑、拍、貼、按、觸、擠、等來完成。沱江這張的用筆技巧不同于其它兩張,畫面右邊的建筑物樓層沒有過多的用筆去畫,樓層的疏密讓我想到了松節油的流動性,用一種或者兩種顏料混合隨著油一起流,左右前后調轉畫框,適度的掌握顏料流動的范圍,顏料的流動和滲透形成以線組成的小網格,看上去又自然又好看,之后再在上面做一些文章,一氣呵成。
3.3 調整完成。這個階段,整體觀察一下畫面,表現出自身獨特的面貌,清新脫俗,具有清脆透明的感覺。我的創作色調總體有一種傾向,下雨天的調子呈現一種藍紫灰,是因為這座城市雨天朦朧的美勝過晴天,雨天的意境要柔和一點,讓人感受冬日細雨唯美的意境效果。



生活中的美在藝術家的眼里,往往是具有很強的吸引力的,每個人對生活都會有一定的感受,形成這種感受是有多種原因的,除了客觀條件之外,個人的情感和各種修養形成的感受能力也是需要考慮的。
[1] 李可然. 可染論畫[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5.
[2] 世界美術作品選集編委會.英國水彩畫選[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9
[3] 賀建國.水彩畫技法新探[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4] 周晨陽 .周晨陽寫意風景[M].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
趙曉蓉(1992-),女,漢族,西南民族大學藝術學院2015級美術學專業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
J043
A
1672-5832(2017)11-01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