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欣欣
(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淺談學術論文寫作中的文獻檢索與利用
魯欣欣
(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江西 南昌 330022)
對于一名碩士研究生來說學術論文寫作可謂重要,它不僅是學校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也是碩士生進一步深造和發展的知識基礎。學術論文的撰寫必須查閱并掌握豐富的文獻資料,利用學校圖書館、中國知網、超星讀秀知識庫等進行文獻檢索搜集,掌握所研究課題的目前學術狀態,這是寫出一篇優秀學術論文的基礎。本文將就文獻檢索與利用在學術論文寫作中的重要性及文獻檢索的途徑兩方面,并結合自身經驗進行論述。
文獻檢索;論文寫作;文獻檢索途徑
論文寫作中的文獻檢索是指根據課題研究需要從大量的文獻中快速而準確的查詢到與之有關的資料。文獻檢索在學術論文寫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首先,文獻檢索有利于學術論文的選題。學術論文選題要具有學術價值性和創新性,即論文要在理論上有所突破,并且在此基礎上要研究、解決或提出前人沒有研究、解決或提出的問題。這就需要進行文獻檢索,通過文獻檢索掌握國內外同類研究的動態進展以及獲取相關信息,繼承和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從前人的研究方法中受到啟示,拓寬思路,認真分析研究資料,從而得出創新合理的結論。當然,也避免了重復研究。
此外,文獻檢索與利用在學術論文的寫作過程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論文撰寫首先是選題,但是選題做到具有創新性和學術價值性以后也并不是萬事大吉,還要考慮現有的文獻資料能否有力的支持論文寫作。所以,能否搜集到與論文有關的文獻,并加以有效的利用是使論文選題目的得到實現的重要環節。在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始終離不開文獻資料的檢索和利用。因此,必須充分利用文獻檢索以獲取豐富的文獻資料來支持論文寫作。
在撰寫學術論文時,常用的文獻檢索途徑有中國知網、中國國家圖書館、超星數字圖書資源、超星讀秀知識庫、愛如生古籍數據庫、中國基本古籍庫等。關于文獻檢索的途徑與利用,筆者將以自身經驗為案例展開闡述。
筆者研究主題的確定,首先是通讀了和刻本《大明律》,即《大明律集解附例》及王立民主編的《中國法制史》,發現禮在中國傳統社會立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明代亦是如此,這引起了筆者的研究興趣。歷來不乏對《大明律》的研究,為此筆者在中國知網上進行了搜索,找到了一些相關研究,發現對《大明律》中禮的研究尚有不足,于是將研究主題定為《從<大明律>看明代法律的引禮入法》。
研究《大明律》首先要清楚其頒布的歷史背景,因此筆者著重在史料上下功夫。為此,去校圖書館找到了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百納本《明史》,并翻閱了相關部分史料,對當時歷史背景進行了解。為進一步了解,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搜索到了《明實錄》、《明會典》,也對其相關部分史料進行了翻閱。最終得出結論:明朝是在百姓聯合斗爭中打敗元朝的基礎上,由朱元璋領導的農民政權取得了最終勝利而建立的封建王朝政權。因此,明初政治領域中的貪污腐敗、派系斗爭嚴重,經濟領域中的租佃剝削、苛征壓榨突出,社會領域中的越軌不法、起義斗爭接連不斷。所以朱元璋在“刑亂國用重典”的立法思想指導下修訂了《大明律》。
筆者在對《大明律》頒布的歷史背景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礎上進行歷史學與法律學的綜合分析。在研究過程中再次閱讀《大明律》,并結合先前在圖書館看過的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百納本《明史》及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搜索到的《明實錄》、《明會典》,還進一步結合近現代以來學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明代法律的引禮入法。德主刑輔、禮法結合一直是中國傳統的立法思想,明代亦不例外。明初統治者有“刑亂國用重典”表象的一面,但實質上,其更重視儒學的教化作用,即禮法結合,明刑弼教。朱元璋在《明史·刑法志》中曾明確指處:“朕仿古為治,明禮以導民,定律以繩頑”。這是明代法律引禮入法的最好證明。
在研究中,還將《大明律》與其他朝代的律法進行了比較。比如,在校圖書館翻看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律疏議》,在中國國家圖書館搜索并翻閱了中華書局出版的《宋刑統》。經過研究對比發現,雖然三部刑法都有引禮入法的特征,但是明代所說的“禮法結合”和唐宋的已略有差異。在明代統治者來看,法律是推行教化的必要措施,教化與刑罰不應有主輔之分,而應是并列的,不是必須“先教后刑”,也可“先刑后教”。換言之,就是刑罰的實施也有輔助教化的功能。
通過開展這次研究,筆者學會了怎樣進行文獻檢索與利用,也學會了如何收集史料及運用史料。這次研究中用到最多的數據庫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校圖書館和中國知網。此外,還有超星數字圖書資源、讀秀、愛如生古籍數據庫、中國基本古籍庫等數據庫都有很高的利用價值。
綜上所述,文獻檢索與利用是撰寫一篇優秀學術論文的基礎,只有掌握文獻檢索途徑,才能更有效的搜集到與選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只有所檢索的文獻資料豐富,并充分利用文獻資料,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才能撰寫出具有學術價值和創新性的優質學術論文。
[1] 王立民,《中國法制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張廷玉等,《明史》,[M]. 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4.
魯欣欣(1992-),河南信陽人,江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16級在讀研究生。
TS208
A
1672-5832(2017)11-0294-01